飄天文學 > 長歌當宋 > 第三百五十八章劉娥的“靈魂拷問”
  夏竦出使遼朝了,葉安與他之間的關系算是不錯的,而與晏殊之間的關系卻是有些生疏,主要是兩人沒有多少交集。

  現在晏殊突然與葉安說這些,最直接的原因是他見不到劉娥希望葉安代替他在與劉娥對奏的時候澄清厲害。

  葉安也不傻,自己若是按照晏殊的話來說,必定會得罪劉娥,如何巧妙的勸諫劉娥便成了葉安的一個難題。

  至于邊上裝模作樣踢著石子的藍繼宗,葉安瞧他豎起的耳朵便知道他怕是什么都聽見了。

  當然藍繼宗并沒有多說什么,權當作自己沒有聽見,這是晏殊與葉安之間的對話,也是大宋文臣在保證皇權的表現。

  一旦樞密使換成了張耆,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圣人緊握著不被文臣所轄制的兵權,最終難看的還是天家。

  藍繼宗效忠的人只有大宋的官家,他和文臣一樣并不希望看到劉娥手中的權柄太大,無論是藍繼宗還是文臣都認為劉娥是大宋權利過渡人,而并非是大宋皇權的擁有者,她手中的皇權也并非是來自于她自己身份,而是來自于官家。

  他不喜歡晏殊的說法,但卻知道晏殊是在保護大宋的皇權,這樣默認的態度讓葉安明白這就是大宋的現實,簡直就是后黨與保皇黨。

  但唯一的問題是他知道劉娥不會登基稱帝,她已經擁有了皇權,只要活著她就能把手中的權利延續下去,沒人能奪走。

  葉安自然不會拒絕晏殊的善意,這種善意應該也是來自朝堂和文臣的試探,試探自己到底是不是與文臣“同心同德”。

  轉身對晏殊笑道:“我以知曉你的用意,晏學士放心,此事不宜聲張,待葉安與圣人對奏,自見分曉。”

  沒有人是傻子,葉安知道晏殊的用意,但他也不虧,若是王曾和呂夷簡等人想要用這種簡單的辦法來測試自己的“站隊”問題,那算是白搭。

  小事情自己可能不知道,但對于這種大事情,葉安卻是知之甚詳的。

  跟著藍繼宗前往長生崇壽殿,這時玉清昭應宮中的主殿,也是真宗皇帝在世的時候最喜歡的宮殿。

  劉娥在這里接見了葉安,和在皇宮中的氣質完全不同,此時的劉娥多了幾分柔和,看向葉安這個少年人也充滿了女子的柔美。

  見了葉安也不叫他的勛爵,而是直接道:“長生來了?此處無有外人,本宮也是把你當作自家侄子看待,莫要拘禮隨意些便好,賜坐。”

  聞言陳琳便從邊上搬來一方錦凳,輕輕的放在葉安的后面,待葉安坐下后驚詫的小聲道:“你也不先謝恩?”

  “哦,葉安謝過圣人!”

  劉娥算是明白了,這小子就是個沒規矩的,當然他也不知道這種朝堂上應有的規矩,雖然如此可劉娥心中并未有什么不滿,相反還感親切。

  “正旦往來一事你與夏竦做的不錯,如今他為賀正旦使已經趕往遼朝,晏殊老成持重,又頗有才學,有他相助你也但從速商談,否則有失我大宋風度。”

  葉安躬身道:“若葉安做的有何不妥,還請圣人示下,以免葉安行差踏錯。”

  這也沒有什么好猶豫的,葉安不傻他要打聽清楚劉娥意思,是覺得錢給多了,還是覺得數額可以在接受范圍之內。

  沒有標準和底線的談判從一開始就錯了,雖然葉安本著從大宋利益出發的角度來進行的,但其中終究是有些誤會發生。

  劉娥的底線很簡單:“二十萬貫對我大宋來說實在太多了,這整整是翻了一番,有弱國威!”

  葉安輕輕的搖頭道:“啟稟圣人,此事雖看似我大宋多給錢財,但實際上卻是打開了遼朝的市場,這比什么都重要,單單時酒水一項臣就能給大宋賺回數倍的關稅,這就等同于是一份雙邊的貿易協定,若是把歲幣……正旦往來當作貿易來看,我大宋不過是多花點錢買了某種貿易之權罷了!”

  葉安說的稍顯復雜,但劉娥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不禁開口問到:“若是用你這法子,我大宋豈不是每年都要多給契丹人十萬貫?!”

  “十萬貫很多嗎?和咱們大宋賺到的錢相比,這十萬貫不足為慮…………若是圣人覺得面子上過不去,臣還能想辦法與遼人商談,改變錢財與絹布的比率,多以絹布充抵錢財。”

  劉娥終于放心下來:“哦?如此甚好!”

  葉安卻是心中一喜,隨即開口道:“啟稟圣人,西域胡商有一物名曰棉花,此棉花非我中原之木棉花,只是有些相似罷了。胡人的棉花產量大,重量輕,可絞成棉線,之前臣在宮中縫補傷口所用的便是棉線,而這棉線可織成棉布質地輕柔,保暖,可代替絲麻織物…………”

  “你總是會變出一些讓人捉摸不透的東西來,也不知這些東西時從哪來的,你是不是又打算做棉線生意了?”

  對于劉娥的“靈魂拷問”葉安毫不避諱的道:“圣人英明,葉安沒有別的本事,但在生財上卻算是有道的!棉線替代麻線本就是大勢所趨,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沖擊絲綢的銷量,只需要絲綢十分之一的價格,便能買到保暖更勝于絲綢的布匹,您說這對大宋的尋常百姓家是不是一種福氣?”

  “對尋常百姓是福氣,可對那些絲綢商賈和更多的養蠶,抽絲的人家來說卻是一樁禍事!你可知大宋境內有多少人家樣桑養蠶?有多少人家靠煮繭抽絲過活?只想著掙錢就不怕脊梁骨被戳斷?!”

  劉娥并沒有多少興奮,相反她是真的在考慮大宋百姓的利益,只可惜她的算法錯了,只是算了減法,并未算加法。

  葉安笑了笑道:“圣人明鑒,棉布一旦出世,必定會風靡整個大宋,百姓既然趨之若鶩,那必定會擴大種植面積,棉花可要比桑樹好侍弄,而且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種植棉花,這東西產量大,收益高,只需要幾年的時間,就能全面普及開,甚至不需要朝廷大力推廣,西北之地就很適合種子棉花,棉布雖然輕柔保暖,但相比絲綢還是稍顯遜色的,且隨著棉花的種植多,絲綢的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咱們大宋的絲綢又好又漂亮,自然能賣出個好價錢嘞!”

  大殿中是葉安的演講,劉娥以及站在她邊上伺候的藍繼宗都不約而同的被他的理論所說服,更重要的是他們從葉安這里得到了一個他們所期盼的答案,棉花的保暖性要遠高于這個時代的紡織品,除了用昂貴蠶絲所制成的絲綿。

  冬日里的保暖意味著什么?在大宋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少死人!

  并且通過葉安的說法,若是能把歲幣全部變成絹布,然后再以棉布替代絹布,這對大宋來說實在是太過實惠。

  兩人也終于相信,葉安的長遠打算完全是站在有利大宋的角度出發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