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全部松散的麻纖維沖洗干凈了,就進入下一個的碾料環節。
也就是要把這些松散的麻纖維碾壓成紙漿的漿液。
這一步決定著紙張的好壞,紙張的漿液這時碾壓的越粉碎細嫩,到時得到的紙張也就越好。
這在這個落后的時代,就需要花費一番功夫了。
還有以前無論是碾碎蓖麻子,還是碾碎茶油果。
又或者是碾碎蕨根以及葛根等提取淀粉,在這方面都是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跟力氣。
因此為了節省這方面的人力跟力氣。
曹翊便打算決定發明‘水碓’。
水碓分兩種,一種是靠水流的力量來帶動,但清風寨的山泉眼流淌的水流力量不夠,曹翊放棄了。
曹翊選擇了另外一種水碓。
這種水碓靠著水的重力來帶動水碓。
雖然速度與效率嚴重比不上靠水流來帶動的水碓。
可這種靠重力的水碓要求非常低。
只要水是往低處流的就行。
清風寨的山泉正適合用來建這樣的水碓。
曹翊找來幾名木匠,并且叫一名木匠先把一個木制的木臼制作好,雖然用石頭做的石臼更好。
可現在沒有鐵器,用青銅來開鑿石頭成石臼太難了,還是木制的木臼更方便省力。
而其他的木匠,則也按照曹翊的分工,制作碓所需的舂頭,碓桿,碓支架等部件。
將一切制作好之后,曹翊將碓桿末端的地方掏空成一個可以蓄水的大木坑。
然后便安裝到了山泉眼下方的附近。
先是將木臼固定好,接著將舂頭跟碓桿呈九十度的用榫卯結構拼接好。
然后把舂頭放進木臼里,再用支架在碓桿最省力的地方支撐起來,形成一個最省力的杠桿。
如此只需要用竹筒把山泉水引入碓桿末端的大木坑。
這樣隨著大木坑里不斷裝水,碓桿的末端越來越重,在杠桿的原理下。
碓桿的末端就會下沉,與舂頭連接的碓桿前端就會抬起來。
而隨著碓桿末端下沉,末端大木坑里的水潑出來。
變輕的碓桿末端就會重新抬起來,而碓桿前端就會下沉,與碓桿前端呈九十度連接的舂頭就會大力的沖擊下方木臼里的東西。
而當碓桿末端抬起來,碓桿末端的大木坑又蓄滿水之后,就又會下沉。
如此周而復始的沖擊下,舂頭就能將木臼里的東西沖擊成粉末與漿液。
說簡單點,曹翊‘發明’的這個水碓就是利用了杠桿原理跟水的重量。
不過大家見到曹翊又創造出了水碓這樣‘劃時代’的東西,一個個又目瞪口呆的不行。
而曹翊則把要造紙的麻纖維放入木臼里,開始用水碓沖擊起來。
并且曹翊又讓那幾個木匠多制作了幾個水碓。
這樣一來,只要把水引入,那以后水碓多了,沖擊碾碎東西就方便多了。
“姑爺,你是怎么想到這個東西的?”小玉跟小蓮滿臉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