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催淚系導演 >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泯滅內心的夢想與希望之火!
  《和聲》雖然不是什么大制作,但是影響力卻絲毫不比那些大制作弱。

  再加上有《七號房的禮物》的母子篇的噱頭,以及李易的老影迷的情懷加成,所以,這部電影自正式宣布開拍以來就有著無數雙的眼睛盯著,無數人關注著。

  情懷這東西,有時候,真的沒什么可說的。

  對于楚兮兮,魯新光這樣的李易的鐵桿老影迷們而言,其實哪怕《和聲》拍的差一點,對于他們而言,也足夠緬懷逝去的美好的過去了。

  更何況《和聲》拍的并不差。

  又有情懷的濾鏡在,所以,自然是各種吹爆這部電影。

  當然了,實際上《和聲》的口碑,肯定還是無法和李易過去的那些頂級的高分電影相比,但是卻也絕對算的上是口碑極佳的作品了。

  作為李易的老影迷兼影評人,陳靜寧這一次,拔得了長篇影評的頭籌。

  已經為人母的她,本身也對這部影片有著更深刻的感觸。

  “作為狗導演的老影迷,我不是從《七號房的禮物》開始關注他的,但是卻也曾經多次看過這部影片,或許是因為自身的關系吧,當年和父親的關系并不和睦,所以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更加的有感觸。

  而《和聲》不得不說,狗導演又一次戳中了我的淚點,因為我是單親家庭,母親早早地離開我,所以,特別是作為母親的自己,那種感受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自從《和聲》開拍之初,我想很多影迷就知道,狗導演的電影一定會很扇情,但是狗導演的電影的魅力就在于,哪怕你早有防備,可是仍然在看了電影《和聲》之后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特別是當老教授文玉微笑地面對死亡時候,相信任何一個觀眾的心底都會涌出一陣悲涼;

  她早年因為一時的憤怒,殺了丈夫和她的情婦,帶給自己的是一輩子的牢獄之災,帶給兒女的是無法磨滅的污點——有個殺人犯母親!

  當看到女兒終于接受她了,心里剛感到一陣安慰的時候,以為狗導演會給個大團圓結局的時候,卻急轉直下,她本可以保外就醫,可是她拒絕了!

  還記得早前她問女兒,如果我死了呢?

  當時的女兒回答說:“你死了才是解脫!”

  可是當她真正的面臨死亡的時候,她卻寧愿自己默默地承受,或許到了那一刻,死亡才是對于她真正的解脫吧?

  《和聲》的影片名,讓我們看到“和聲”,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合唱中常用的那個詞。影片所表現的也正是歌唱藝術中的和聲,其主線便是一群女犯成功組成了特殊的合唱團并取得演出成功的故事。

  故事很簡單,這樣一個故事,如果平凡地進行演繹,很容易流于形式。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所見到的合唱團已經多如牛毛,而每一個合唱團成功的背后都會有一個艱辛的故事。但是很少會有人去關注這些!

  為了寫出《和聲》的特殊性,李易導演是很動了一番腦筋的。首先,影片并沒有把組建合唱團的目的和意義放大到女囚們自我價值的實現,或者通過良好的獄中表現來給自己爭取減刑的機會,而是縮小為滿足女主人公貞慧的一個小小的愿望,即:帶兒子小宇到監獄外面度過一天。貞慧組建合唱團的目的就是這么簡單,而她的這個充滿母愛的愿望很快就得到了獄友們和監獄管理方的支持,終于演化成一場溫情流淌的大愛行動。其次,影片有意讓這些女囚每個人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

  貞慧是因為慘遭丈夫的毒打時奮起抗爭,意外將丈夫摔倒在玻璃臺上致死。由美是因為慘遭繼父的施暴時奮起反抗,意外將繼父打死。原職業摔跤手延實是用腿意外將他人意外弄死。文玉是因為無法忍受丈夫與情人的奸情而開車將他們撞死。而因為這些特殊經歷,她們的親人多多少少都與她們產生了一些隔閡。

  或許有人會說,是不是太巧了?怎么這里的囚犯,好像都一副讓人情有可原的樣子?

  但是筆者要告訴大家,實際上,真正的天生惡人,特別是女人,筆者曾經去過女監獄參加過活動,也曾經了解過一部分犯人的犯罪經歷,不客氣地說,事實上,這才是真實的。

  影片圍繞著港島的關于服刑女囚犯生孩子,帶孩子服刑,到哺乳期滿之后,就必須把孩子送出監獄的規定進行。

  貞慧所面對的恰恰是這樣一種辛酸和無奈。影片一開始就是貞慧在監獄中生下想宇的鏡頭。作為母親,她經歷了在獄中生子這樣一個極其特殊的時刻,同時又必須接受18個月后與兒子分離的命運。

  兒子生下之時,就是她與孩子分離倒計時時鐘的敲響之日。而屬于他們母子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年半。可以設想,與愛子離別的鐘聲越來越近的時候,天底下的母親會多么地寢食難安,又會多么地不顧一切。

  因此,當懲教署長承諾她如果將合唱團搞成功的話就可以與兒子到監獄外享受一天的自由生活的時候,這個唱歌沒有天賦、一唱就能把兒子唱哭、根本不知合唱團如何組織的母親,卻毅然決然地走上了組織獄中合唱團的艱難而快樂的路。

  就如同影片當中文玉對她說的:兒子就是她的唯一的精神支柱!

  在兒子離開之前,和兒子離開之后,貞慧能堅持活下去的支柱一直都是兒子!

  整部影片,其實一直都只有一條主線,那就是親情!

  這部影片,其實沒有真正的主角,而是一部群戲的影片。

  里面的每個角色,都很立體。

  由美,是最年輕漂亮的一個,但是她的遭遇卻也是最慘的!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聽到有人疑惑,為什么由美會對母親那么的抗拒?

  但是在我看來,她是有理由怨恨母親的。

  在她剛剛因為反抗繼父的暴行而措手殺人的時候,母親發現之后的第一瞬間,卻并不是對她的關心,而是埋怨,是怪她!

  甚至于我能想象到,對于由美來說,她對母親的恨意,未必不如對繼父的恨意。

  至親至愛之人的傷害才是最深,最疼的。

  最后由美原諒了母親,我想也是因為,她或許明白了,母親一直都在保護著她,只是有時候,母親也不能把她保護的很完美!

  摔跤手這個角色,很有意思,或許印證了每個人的朋友圈里面總會有那么一個胖子。

  】

  她會是沒心沒肺的好友,作為摔跤手的她,入獄的原因也令人哭笑不得,但是就是這么一個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家伙,在最后,遇到了那個她心心念念的白馬王子的時候,卻心酸無比地選擇了問他洗手間在哪!

  花姐!

  可以說,她是小團體的真正的大姐大,她總是表現的很勐,很厲害的樣子。

  因為她知道所處的環境需要她這么做。

  可是她也有自己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那就是家人!

  她的入獄是為了保護家人,當一雙女兒出現在面前的時候,哪怕是她這樣的平時一副大姐大的樣子的人,也軟弱的像個孩子!

  孔娜,她可以說是整部影片里面,最不真實的一個角色了。

  想來很多服刑的囚犯,都會希望遇到這樣的一個教官吧?

  最后,來說一說文玉!

  為什么把她放在最后?

  因為這個角色在我看來,真的是整部影片之中最令人難忘的角色。

  影片中的文玉是一個塑造得非常飽滿的母親形象。

  她在獄友中年齡最大,入獄時間最長,人生閱歷最深,處事經驗最豐富,時時處處都有長者風范。

  比如為小宇慶祝周歲生日的時候,小宇抓周居然抓了一副手銬,讓大家始料未及目瞪口呆,是文玉首先打破尷尬,笑著說小宇以后會做大法官,從而讓大家對小宇的未來又充滿了期望。

  在監區管理者方主任氣憤地撕碎大家為小宇慶祝周歲生日所拍的合影照片之后,又是文玉通過向貞慧分析方主任的沒生過孩子的嫉妒心理,巧妙地化解了貞慧的心理陰影。

  新獄友進來之后,還是文玉委婉地勸說老獄友們手下留情,給孩子留下好的榜樣。

  由美與貞慧發生爭執并自己撞墻受傷回到牢房后,不懂事的小宇跑過去抱住她的頭,大家都生怕這個對孩子有偏見的姑娘會采取不良的行動,而文玉卻對由美大聲喊:小宇是看你頭疼幫你吹吹的!從而緩解了緊張的氣氛。

  小宇不習慣聽媽媽的歌聲而哭鬧不止的時候,又是文玉主動站出來,抱過小宇,為他哼唱甜美的歌曲讓孩子進入夢鄉。

  在看望因與其他女囚大打出手而受傷的由美時,是文玉十分理解由美并對貞慧說出的“自己也無法原諒自己,一天天地活著就象在受刑”的話,擊中了由美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讓她潸然淚下。

  是她將由美當成自己女兒看待的一系列舉動,融化了積壓在由美心中的冰雪。

  還是她,在小宇離開后貞慧無法承受那種巨大的失落與空洞的時候,告訴貞慧坦然面對,“只有自己笑了孩子才會笑,該相見的人總會在某一時刻再相見”,從而讓貞慧重燃生的希望。

  然而她的女兒卻并不理解她的做法,始終對她非常冷漠,甚至當著她的面說出“讓你象在地獄一樣活著”的話。獄友們都經常有親友的信件或包裹傳遞進來,只有文玉總是得不到女兒的關愛。她給女兒寫了無數封信卻都如泥牛入海,她打電話給女兒卻被女兒生硬地掛斷。她在安慰這個體貼那個的同時,自己卻不得不忍受著親人不親的巨大傷痛,直到最后才與女兒和解。

  影片很好地使用了對比的藝術表現手法,通過橫向和縱向的對比,來揭示影片所要表達的人間真愛的主題。

  從橫向來看,有冷漠嚴肅的方主任與熱情似火的獄警孔娜、溫情大度的署長之間的對比,有個性不同、經歷不同的獄友之間的對比,有大權在握的執法者與寄人籬下的囚犯之間的對比,有天真無邪的孩子小宇與心事重重的母親貞慧的對比,有臺上演員與臺下觀眾的對比,也有角色換位的對比。

  比如文玉與由美,前者是母親,后者是女兒,前者是監獄外的女兒不肯與監獄內的母親溝通,后者則是監獄外的母親得不到監獄內的女兒的原諒。

  從縱向來看,有小宇在監獄中與母親朝夕相處但數年后卻對生身母親視而不見的對比;

  有由美入獄時挖苦貞慧在獄中生子,但此后卻因為其他女囚推倒小宇而奮起與對方大打出手的對比;

  有文玉先是不肯參加合唱團后又認真對待指揮工作的對比;

  有合唱團成立之初的毫無章法經常爭吵打罵,與此后親密無間如同一家人并走出監獄大門參加全國女子合唱大賽的對比;

  有貞慧起初一唱歌孩子就哭與此后能把哭鬧的孩子唱到熟睡的對比;

  有由美入獄時誰都不理與后來引吭高歌的對比;

  有貞慧與由美在獄中曾經因為生孩子一事而發生過激烈的爭執,與此后由美主動教貞慧唱歌的對比;

  有方主任開始時對合唱團的不支持不理解與結束時對她們的演出微笑著給予掌聲的對比;等等。

  這些對比相互呼應,相互映襯,很好地完成了情節的鋪墊,也讓在觀眾的心中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記。

  哀莫大于心死。然而這些女囚卻在文玉的影響下抱持了“既然已經這樣了,何不笑著活下去”的樂觀理念并實現了人生的轉變。貞慧在忙忙碌碌中沒有悲哀,因為她找到了自己的奮斗目標。文玉在走向死亡的時刻沒有悲哀,因為她得到了親人的諒解。

  其他女囚們沒有悲哀,同樣也是因為她們讓自己的親人們看到了自己良好的表現。當合唱團的女囚們敞開心扉投入地演唱的時候,她們已經忘記了自己作為囚犯的特殊身份,將等待著自己的死亡或者漫長的刑期拋在了腦后。在那一刻,她們是快樂的、幸福的!

  看什么樣的合唱演出我們會掉淚?聽怎樣的合唱才能打動我們的心扉?電影《和聲》把最高潮的部分放在了全港女子合唱大賽上。在經歷了刻苦的訓練、漫長的等待和因觀眾丟失珠寶而遭懷疑被搜身之后,光彩照人的女囚合唱團還是在最后時刻登上了舞臺。在這些囚犯看到臺下坐著的自己親人的那一剎那,在這些囚犯的親人看到臺上站著的那些注定還要回到牢房甚至走向刑場卻依然投入地演唱著、指揮著的親人囚犯的時刻,有誰能忍得住奔涌而出的淚水?

  在那一刻,我們不僅聽到了臺上傳來的美妙和聲,更感受到了臺上臺下由親情組合成的美妙和聲。它們已經脫離了藝術的窠臼,實現了人生境界真善美的大跨越。

  感謝《和聲》,它讓我們明白母愛的偉大,明白親情和友情的珍貴;它讓我們知道,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泯滅內心的夢想與希望之火!”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