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帶著農場下凡塵 > 025 目的達到
  “薛蟠,別胡說。”

  拉住薛蟠后,賈璉低聲對他道,“這里可是縣衙外,要是被衙役、鋪頭聽到匯報給縣太爺,拉你進衙門先打一板子。

  或者被御史言官聽到,參你一本,薛妹妹進宮陪公主、郡主讀書的事就沒戲了。”

  要是賈璉提其他的事,薛蟠肯定大喊大叫著‘爺不怕’之類的渾話。

  但說到薛寶釵,他就蔫了。

  忙對賈璉拱手謝道,“多謝二哥提醒,是兄弟的錯。”

  馮紫英見薛蟠能聽勸,一時間對這家伙的好感也漲了不少。

  他們這些紈绔雖然混賬,但越是囂張,就越知道有些人是不能得罪的道理。

  正說著時,就聽酒樓下傳來議論聲,賈璉三人一看,就見繕國公府的小公子石光洙,帶著管家和二十幾個仆役,夾槍帶棒的走了過來,和一伙只有十幾人的隊伍,隔著衙門左右對峙了起來。

  “二哥,我剛到了這邊才聽說跟繕國公家有爭執的人,祖上曾今是吏部侍郎,現如今也有四品的提刑按察副使外任瓜州,又有一弟正在禮部任七品的給事中。

  這家人不怎么好惹的。”

  薛蟠還有些不解的時候,賈璉卻皺眉起來點點頭。

  提刑按察副使上面有個正三品的按察使,管的也是一省的司法刑獄、監察按劾、治理驛傳。

  而且既然在瓜州任職,基本上影響不到京師這邊。

  但六科給事中和監察御史一起,被稱呼為言官,官雖小,但權利可不小。

  更關鍵的是,六科給事中對皇帝的旨意不滿時,敢封還,不予執行。

  但越是言官,越是清貴,石仲魁的那首詩的威力就越大。

  等在衙門里的于洪高和于同甫、石仲魁三人,聽人匯報說繕國公府的人來了之后。

  笑著命捕頭帶著衙役,拿著一份石仲魁親手寫下那首詩的告示紙去了衙門正門。

  見有衙役和捕頭出來,卻只是在衙門告示欄上貼上一張告示。

  等了許久的好事者頓時議論紛紛起來。

  最先看完告示的幾十個人中,有人驚呼喊道,“老天爺,這個石伯謙是何人?”

  隨后就有人應后面人的要求,大聲讀道,“一紙家書只為田,讓他一丈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然后這人如之前驚呼想知道石伯謙的人一樣,再次大喊著,“大興石伯謙,這首詩是我們大興的人專門寫給繕國公府的。”

  “胡扯,你如何知道是寫給我家的。”

  石光珠剛反駁完,就聽一旁有人嗤笑道,“誰不知道于洪高于如松是你們繕國公家的女婿。

  而且,這詩頭一句‘一紙家書只為田’寫的明明白白,既然是家書,總不會是我們楊家送了封家書給大興縣老爺吧!”

  “哈哈哈”,一時間周圍全是哄笑聲。

  可有些讀書人和鄉紳,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這詩明著確實是勸繕國公府,甚至讀給石家小公子聽,還有種姐夫訓斥妻弟的意思在。

  但后面一句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句子,仔細品味一番,隱隱有股你再蠻橫也只是一時的意思在。

  這話明著是勸岳丈家謙讓,暗地里卻有嘲諷楊家欺壓功勛的味道。

  楊家也算是讀書傳家的典型,一般子弟即便不肖,從小還是讀過書的。

  稍微想想,很快就有人提醒今日到場的楊家公子哥。

  石光珠見楊家大朗聽了下人幾句話,臉色就陰沉起來,一開始還不解。

  隨后人群中有人低聲給同伴解釋,議論聲很快慢慢吵雜起來,頓時傳到石光珠的耳朵里。

  這下,輪到他哈哈大笑起來。

  繕國公府到了這一輩,雖然也早已經沒了國公的爵位,只降等襲爵一等神威將軍。

  但再這么說先輩也是開國國公。

  加上四王八公名義上同氣連枝,文官再如何打壓武勛,維持基本的穩定和臉面還是要的。

  而且繕國公府和其他國公府比較起來的話,爵位上至少比才世襲了三等威烈將軍的齊國公府、治國公府和寧國府要強。

  加上于洪高的岳丈石懷勇,雖然才年過50,但在八公中的輩分,比賈赦都要高一輩。

  真惹急了石懷勇,其實也就那樣。

  反正我虱子多了不怕癢,只要不是造反,或者站錯隊,被人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參了一本,也就賦閑在家就是。

  但在紅樓世界,因為有太上皇的存在,即便是皇帝也需要官員的支持。

  如此混亂的君臣關系,直接導致了勛貴確實時有不法,可文官中也沒幾個是不貪的。

  撕破臉誰也別好過。

  一些想到這點的讀書人和鄉紳們,很快熄了看熱鬧的心思。

  這事明擺著只要楊家不蠢,必然知道名聲遠比一點小利重要。

  幾個奉了于洪高的命令,扮裝普通人的于家仆役見事情如意料那樣走,心中對石仲魁就更加佩服起來。

  然后幾個互相對了對眼神,福叔三兒子順兒躲在人群中喊道,“等等,我記得石伯謙不就是那個縣試和府試第一的童生嘛?”

  “對對對。”

  “聽說縣太爺在縣試之后,就收了石伯謙做弟子,而且還是入室弟子。甚至府試之后,擔心石伯謙被雜事纏身,讓下人把他接到縣衙后院,親自教導他讀書。”

  “卻沒想到,石伯謙不僅書讀的好,連奪縣試、府試第一不說,就連詩詞一道也足以名傳士林,甚至青史上。”

  聽到最后一句話的鄉紳和讀書人,心里下意識就反對,可仔細想想,至少大興縣志是一定會把今天的事情記錄下來的。

  縣志某種意義上,就是史書。

  這下大部人哪里有功夫去管繕國公府和楊家的紛爭,齊齊擠到縣衙大門,對著衙役和捕頭就喊道,“陳捕頭,石伯謙可在縣衙后院讀書?”

  “這個、、。”

  陳捕頭還在猶豫間,就見石光珠在下人的幫助下,擠過來直接就往縣衙走去。

  被衙役擋住之后,石光珠半點也不生氣的回頭,對著人群喊道,“爺今天是來接親姐和外甥回國公府。

  順便來看看我那姐夫,怎么,這也不合規矩?

  還是這也需要你們的同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