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帶著農場下凡塵 > 069 三進宅院
  這天一早,閉門讀書3個月的石仲魁,穿戴整齊的走出臥室,就見于洪高居然在院子里等著自己。

  忙上前行禮道,“老師,您還有何叮囑?”

  于洪高笑著擺擺手,“伯謙潛心讀書三月,為師從你每三日一次的文章中已經看出,科舉對你來說,只差運道了。”

  石仲魁不由皺眉起來,這話說的很實在,卻也很無奈。

  多少俊才不是不夠刻苦,不是沒真才實學,可就是倒在了運氣上面。

  唐伯虎的例子很多人都知道,可和唐伯虎齊名的祝枝山18歲就是秀才,到了33歲才中舉,之后7次會試,次次落榜。

  而且祝枝山并非是窮秀才的破落戶,相反他的父系有不少人歷任明朝的高官,自己是實打實的書香門第出身。

  還有文征明和徐禎卿。

  “好了,別想那么多”,于洪高哈哈一笑,“為師還是敢賭你院試必然能過的,否則順天府學正,必然成為士林笑柄。”

  一聽到士林,石仲魁這才笑了起來。

  因為大興土地和柳魚兒的存在,自己這三個多月里,到不用時時關心稻田養魚之事。

  可土地和柳魚兒還是日日匯報。

  就是農莊里的人,從7月稻田里的魚長到巴掌大小開始,看自己的目光中就帶著畏懼和感激中,就能看出來,自己此舉不僅對農戶有好處,對鄉紳地主更是好處連連。

  而且北方能種稻子的地方必然是水源充沛地,京畿周邊水田的價格都漲了一些,而且但凡家里有水田的人家,那是三五天就派仆役過來打探一番。

  可惜繕國公府和隔壁已經得了保證,連稻田養魚的技術都拿到手的楊家,那是直接把那十畝地列為禁區。

  只能打探消息,無人能進入看。

  甚至還有消息說,以往對清理運河不積極的官員和地主,這次等結果一出來,就開始整頓京城的水系。

  目的無非是想人為創造更多的水田,和穩住京畿附近的水量。

  如此眾望所歸,要是順天府的學正真敢在石仲魁的文章并無大錯的前提下,還是故意不取石仲魁的話,那罵他的人就不是一個兩個了。

  有了底氣后,石仲魁心里也就安穩了下來。

  拜別于洪高,回到京城家中等著三日后的院試,薛蟠不出意外的直接上門。

  掏出一份三進宅院的地契放在他面前不說,還笑瞇瞇的從仆人手里接過一個木盒。

  石仲魁接過木盒打開一看,就見里面都是文房四寶,不用想肯定是薛寶釵送的,否則薛蟠肯定會明說。

  對一個一向心思謹慎的姑娘來說,送文房四寶也就和送香囊沒多少區別了。

  看完之后,石仲魁把木盒收好,笑著對薛蟠說道,“替我謝謝送禮之人,就說某必不讓關心之人失望。”

  “沒問題,哥哥明白就好”,薛蟠哈哈大笑,指著桌上的房契說道,“這是內務府一位獲準致士榮養歸鄉的五品官員留下的三進宅子。

  大確實大了點,但夏太監帶我專門去看了,說這宅子沒有半點違制的地方,哥哥放心住就是了。”

  石仲魁這才放心下來,京師5進的院子,百分百是王爵身份,四進公候勛貴和三品以上大員。

  至于三進院就不好說,有些一品大員家也就這樣,有些世代居住京師的人,院子也有那么大,只不過內部的裝飾和規格就差了很多。

  還有些獲罪被抄的宅子,一般人都不愿意買,不過要是皇帝賜下,大家又會高興的住進去。

  “地段在哪,價錢多少?”

  薛蟠得意一笑,左右看了看,小聲說道,“托哥哥的福,夏太監不知道從哪里得知,南邊有上好的西紅花,居然讓弟弟每月負責采買5斤。

  這事別人去做,別說5斤了,就是1斤都難買到。

  小弟裝出為難樣子,沒想到夏太監直接說他知道小弟最近一直在找宅子,就帶我去看了這套房子。

  地段倒合適,城西5里地,離榮國府也就2里地不到。

  不過價錢貴了不少,那沒卵子的閹人居然要了我3萬兩銀子,可我回家細想時,妹子說這錢應該給。

  哥哥你看?”

  石仲魁點點頭,這錢不是應該給,而是必須給,否則就真不是銀子的問題了。

  好在空間產出的西紅花比西域過來的干花,在品相上還要好一些。

  不說其他的,西域那邊花幾個月、甚至半年才能運過來,自己這邊的是一出來就送南邊。

  薛家的掌柜一眼就能看出不同,當然他們也只以為這是用快馬的方式,一路從高原那邊送過來的。

  而且從京城到金陵,確確實實是快馬送的。

  否則但凡大周有人大規模的種植,是躲不過有心人的調查。

  既然查不到產地,有心人想到快馬一路送,就熄了小心思,甚至有人想著這東西說不定就是邊陲軍將的新生意。

  而每月15斤每年180斤的產量,對比西域每年至少運來3、5千斤的數量,又顯得不那么起眼。

  而且干花一送到金陵,再分散開送去蘇杭等地,三兩天就被人買走了。

  之后更是有不少鄉紳每月都預訂一二兩,一下子讓這種西紅花變的搶手,卻只在很小的圈子里傳播。

  所以薛蟠才說,換了個人別說5斤,就是1斤都難買到。

  即便內務府是皇帝的私庫,很多時候反而是越好的東西越買不到。

  道理很簡單,除了貪腐的問題外,內務府的太監們也不傻,萬一今年買到了,明年買不到,那就是大禍。

  只有像數量不少,如專門定制的瓷器、絲綢等技術成熟,也不用擔心造不出來的商品,內務府才敢可勁的買,而且是換著花樣把價格抬高。

  明清就有過一個雞蛋一兩銀子的例子,可你要說這雞蛋買的不值,那就錯了。

  榮國府都有過一個鵪鶉蛋一兩銀子的事,更別說皇帝用的東西了。

  石仲魁收起地契,想了想后說道,“你回去后告訴寶姑娘,西域的干花今后只在蘇杭賣,而且東西先送到潯陽,再坐船南下。”

  “放心”,薛蟠嘿嘿一笑,“我妹子早就想好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