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隋主沉浮 > 第342章:形勢升級
  索登以及索氏幾名主犯人頭被高高掛在敦煌正南門,在雨幕中顯得格外猙獰,但卻嚇不住圍觀的百姓,尤其讓百姓感恩戴德的是,官府不但把抄家所得的財物、地契、房產、田產羅列出來,而且一半財產,的的確確歸還了苦主。

  隨著索登伏誅、張定煌被俘,昔日在敦煌街頭耀武揚威、高高在上的張索二氏子弟,一夜之間便淪落了街頭,但卻沒有人可憐他們、同情他們,張索二氏平日仗勢欺人、草芥人命,本就不得人心,能有今日,多數百姓都會說上一聲活該。

  在這種時候,就算是敦煌其他世家豪強也在夾著尾巴做人,他們之中不缺乏聰明人,對于官府的打算,他們已經看出來了:無非就是挑起百姓和世家豪強之間的矛盾,這樣不但使官府贏得民心,還能一舉脫離地方豪強治地方的樊籠,讓瓜州如同新建的西州、庭州、伊州一般,讓世家不再擁有絕對的掌控權和支配權。

  官府卻可以從民心上一步一步的站穩腳跟,建立起官府的公信力,同時削弱他們對民間的影響,將民心牢牢的掌控在官府手中,只要完成了這一步,那么接下來,恐怕官府就是把許多陳年舊案拿出來審理,進一步消弱他們的名聲、影響力,為徹底鏟除他們打造堅實的民心基礎。

  當然,也可以在官府沒有找到他們之前離開,可惜的是,之前或許可以,但如今不用官府刻意安排,以往受他們盤剝的那些百姓都自發的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甚至一些被迫為奴的家丁、婢女都生出了別樣的心思,相信只要他們一動,這些人便會第一時間報官,說他們畏罪潛逃。

  蕭瑀建在州府前的大棚子幾乎都被擠爆了,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百姓前來“上訪”,這正如蕭瑀之前所料那般,有了索登和張定煌先例在前,緊接著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哪怕刑曹官員也不少,哪怕蕭瑀才思敏捷、經驗豐富,但是一樁接著一樁的案子讓他休息的余地都沒有。

  這種感覺、當今局勢,讓蕭瑀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王莽,但是楊廣所支持的楊集,并不是王莽那樣,想到什么、就把什么推廣到全國,而是先從涼州中的某一州一點點的推廣,很小心、也很穩,加上涼州世家凋零,而西州、庭州、伊州、鄯善和且末甚至連漢家豪強都沒有,原先的異族部落統統在戰爭中被抹平了,這無疑是給楊集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改革環境。

  更重要的是,楊集采用的各種政令絕非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在舊制這個骨架上,充分發揮想象力,最終形成一套‘源于舊制卻超過舊制’的新制,幾乎每一道‘新政令’,都有舊例的影子,正因為沒有完全脫離現實、卻又利國利民,所以各州各縣推廣之時,并沒有在民間產生什么動蕩,很快就適應了下來。

  在此基礎上,再以律法為準繩:一方面是允許百姓投訴貪官污吏的同時,卻不準他們誣告,若敢誣告,他們同樣會受到相應的懲罰,確保了官場不出現人人自危的動蕩。另一方面又用御曹來監督官府,而御曹,同樣受到官府和百姓的監督,如此一環套著一環、形成了一種良好的互制,但任何一環,都不會脫離楊集的掌控而獨立于外。

  如今隨著一個個大戶人家落馬、大量田產和錢糧被分到了百姓手中,州牧楊集的名聲不斷地暴漲。

  不錯,就是暴漲。

  這不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名聲,而是實實在在、真心誠意的擁護。

  現在,誰要是敢在敦煌大街上說楊集、說官府一句壞話,保管下一刻被送到蕭瑀辦公之處,給他添亂子。

  “轟隆隆~”天際忽然響起陣陣春雷聲,在一陣壓抑的沉悶之后,天地間開始下起了豆大的雨點。前來告狀的百姓紛紛去避雨了。

  他們的暫時離開,總算讓人頭涌動的刑曹公辦大棚得到了清靜。蕭瑀在處理完一宗案子之后,看了看門外露出光芒的天空,默默的說了句:這天,好像要變了!

  。。。。。。。。

  在大隋和北方各部各族的邊界線中,從遼東延綿數千里后,截此于大隋西北的庭州,如果說邊界線是條直線,那么涼州就占了三分之一,如果按現實的曲線來算,則是占了五分之二左右。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涼州州牧府治下十四個州中,除了會州、蘭州、河州屬于腹心地帶之外,余者皆與異族接壤。若是再考慮到會州、蘭州、河州遠離涼州州牧府、交通運輸等因素,那么涼州的戰略縱深幾乎等于零。

  出于以上這個現實原因,以及河西走廊養馬場需要保護,所以楊集哪怕養軍二十六萬,也不受朝中重臣攻訐,但就是擁有這么多的軍隊,楊集仍然感到兵力捉襟見肘。

  楊集鑒于兵力上的不足,不惜發動了北伐慕容卑的戰爭,如果此役輕松打贏,將會獲得三大好處:首先是可以讓慕容卑的軍隊來補充自己的兵力,用來與吐谷渾作戰;其次是狠狠地震懾野心勃勃、企圖西擴的啟民可汗,使其不敢在自己南下作戰之時,南下西進;三是可以將大隋勢力引入大湖區,即便只是對其進行軍事統治,卻也可時刻威脅啟民、薛延陀。

  楊集這次北伐,原打算帶兵三萬,可計劃不如變化,他是出征之前,忽然收到了一條十分重要的情報:也不知是啟民可汗方面統治統一后的東/突厥、準備遠離大隋這頭猛虎,還是準備進軍大湖區,他任命次子阿史那·俟利弗設為莫賀咄設(軍事統帥),坐鎮突厥北汗庭(燕然山或于都斤山)。而阿史那·俟利弗設得到任命后,便將生活在隋、突邊境的大小部落一一收攏,然后聲勢浩大的北移,他自己擁有三萬精兵,如果加上突厥北牙帳一萬駐軍,以及各部大量青壯,少說十萬可戰之士。

  正是這條突如其來、卻十分重要的軍情,使楊集不得不將北伐軍擴為四萬人。畢竟突厥北汗庭所在地,既可南下甘州,也可西進大湖區,同時還是楊集深入大湖區、撤軍的關鍵點,如果在他退回甘州之際,阿史那·俟利弗設忽然襲擊隋軍、或是斷了隋軍的退路,他的軍隊恐怕應付不過來。

  在增兵一萬同時,令治下的涼州刺史、行軍總管柳武建率軍涼突之交的休屠澤,向東北方的突厥南汗庭施加壓力;同時請靈州總管趙才率軍北上靈州懷遠縣,從側翼護衛柳武建,并威懾南汗庭。(注:白城是長孫晟當初奉楊堅之命,為啟民所建的棲息之地,這也是突厥南汗庭。)

  安排好一切,楊集便從甘州張掖向西北行軍,他帶著沿弱水一路北行,行走數百里后便抵達居延澤,再繞過居延澤向向北行走,便是作為大隋王朝和北方各部族邊界線的大草原。

  這四萬大軍,由三個部分組成,楊集率領兩萬精兵為中軍,右路軍是虎賁郎將韋云起率領的一萬名羌兵,而左路軍由庭州刺史李靖率領的一萬名庭、伊聯軍組成。

  楊集率領大軍首先抵達約定集結的姑且湖西南部,如果沿著前方的金剛余脈的三岔口北行,即可進入大湖區,這也是當初史萬歲和楊綸牽制步迦可汗、迎接楊集的駐軍之所。

  雖然時間尚早,但是楊集必須等左路軍的到來、先鋒軍的消息傳來,才好做出下一步安排。

  而在他們出發前三天,薛舉已經率領三千精騎為先鋒,并且在一天前,先一步進入了大湖區。

  這時,一隊騎兵從北面疾速奔來,他們正是先一步進軍大湖區的先鋒斥候,片刻奔至帥旗面前,為首隊正在馬上躬身行禮道:“啟稟大王,姑且湖畔的五百名鮮卑軍已被俘虜,附近三百里內無鮮卑軍駐扎。”

  楊集點了點頭,問道:“羌人等部落呢?他們是什么態度?”

  這一帶南北窄東西長,地勢平坦、廣袤無垠,源自金山的冰雪融水,不僅形成了無數個大小湖泊,而且豐富的水量也使這里形成了沃野千里、一碧萬頃的大草原,所以這也是步迦可汗當初重點經營的勢力范圍之一,自他被楊集消滅以后,許多垂涎這里的羌人、鮮卑人、鐵勒人、粟特人便游牧到了這里,雖然都是一些中小部落,平時相互攻伐不休,可是一旦他們集結起來,也是一支人數數萬的軍隊。

  這樣一個存在,容不得孤軍深入的楊集小覷。

  “大王!這一帶的諸多部落十分友好,沒有敵視我大隋的意思,”隊正拱手作答:“薛將軍之前就和羌人接觸過了,他們的態度特別友好,還送了不少肉干、活羊,想必很快就會有人來拜訪大王。”

  “好!繼續打探。”楊集令道。

  “喏!”隊正行了一禮,統領麾下士兵策馬返回。

  楊集看了看陰暗的天色,隨即向身邊的尉遲恭說道:“傳令下去,讓大軍擇地扎營。”

  “喏!”一聲令下,三萬大軍紛紛行動起來,從隨軍馬車上搬下帳篷,搭建起一頂頂大帳,戰馬也紛紛匯攏,去湖邊飲水,兵法上雖說兵貴神速,但很多事情卻是欲速則不達,隋軍疾行至此,早已是疲憊不堪,人馬都需要恢復體力;其次是附近各部態度不明,倉促行動雖有利軍事占領,但是在政治上卻會留下重重后患。

  “大王!這次北伐,真要將我大隋勢力延伸至大湖區嗎?”說話的是崔師。

  崔師不久前還是渭州刺史,但是楊集決定北伐之后,寫信向楊廣說明了北伐的理由,同時陳述了在大湖區保持軍事存在的價值和深遠意義,楊廣不僅批準了他的北伐戰爭,也聽取了他的建議,決定在大湖區成立純軍事的漠西都督府,而崔師便是楊廣任命漠西都督,只要楊集打贏了慕容卑、扶持大湖區新主,那么崔師和副都督史懷義以三千渭州軍為基,正式在大湖區成立漠西都督府,從軍事上,對大湖區進行掌控。

  “這是必須的!”楊集說道:“大湖區如同關中一般,東邊是于都斤山山脈、西邊是金山山脈,北邊是兩大山脈交匯,而南部,則是豁口稀少的金山余脈,所以說它易守難攻亦不為過。其內部地勢平坦、沃野千里,所以被步迦可汗當作核心之地來經營。如今步迦可汗雖死,但是東/突厥的啟民可汗、薛延陀的乙失缽盡比垂涎三尺。”

  介紹到這里,楊集又長嘆一聲,苦笑道:“當初我和野心勃勃的慕容卑合作過,以為他為了實現他建立鮮卑國的野心,怎么也得依靠我大隋的支持,不料處境稍微好一點,便企圖脫離我大隋的掌控,可見異族是真的不可信,如果再扶持一人,其結果也是這般,但如果大湖區的軍權被我大隋掌控,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只要我大隋王朝在大湖區保持軍事上的存在,東突厥、薛延陀便不敢進攻和占領這片富庶的地區、兩者也無法連成一片,同時還能威懾兩者,使其在進行什么軍事行動時,心有顧慮。”

  “大王若是打贏這一仗,使南接涼州的漠西都督府成立,便徹底扭轉中原王朝和北方異族的關系,使被動防守轉化主動進攻,同時,也使戰爭發生在異域之外,令我大隋王朝不受戰火荼毒。”崔師笑著說道:“若是這個戰略目的達成,大王必將留名史冊。”

  楊集搖頭道:“不敢說名留青史,但求問心無愧、但求不再養虎為患。”

  崔師聞言,暗自點頭不己。

  楊集年少有為,取得了一連串的輝煌戰績以后,非但沒有居功自傲、恃才傲物,反而如此清醒,著實是難能可貴,也難怪圣人敢委以重任;若是換成其他年輕人,恐怕早已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了。

  一隊在外圍游弋的巡哨遠遠奔來,大聲說道:“啟稟大王,三十余名羌人部落酋長求見。”

  “有請!”對這些生活在夾縫中的零散部落,楊集也比較了解。

  這些部落計有百余個,各守一片草場生存,大的數千人,小的只有幾百人,其中的羌族部落,世世代代在這附近過著游牧生活;在開皇初期,大隋尚未統一,且由于突厥汗國異常強大,隋軍很少達到這里,這便使他們受到突厥人沉重壓迫,每年被迫繳納大量稅羊以換取生存。

  這幾年,大隋和突厥的形勢顛倒了過來,而這些夾縫中的部落雖然沒有明確表明自己是大隋子民,但是他們生怕大隋滅了自己,于是按照大隋稅制,向涼州繳納保護費,雙方有了這層關系在,慕容卑和東邊的東/突厥也不敢征服他們,使他們倒也過得逍遙自在。

  今天前來拜見楊集的羌人部落首領便是來自附近的十二個羌族部落,看得出他們受漢文化影響很深,幾乎每個人都能說一口流利漢話。

  在一頂剛剛搭建而成的大帳之內,楊集接見這三十多名羌人部落酋長、代表。崔師也坐在一旁聆聽,畢竟他是漠西都督府的都督,日后與涼州的聯絡還隔著這邊人,如今先行見面,也利于他日后交流和溝通。

  稍作寒暄,楊集便問道:“諸位來得這么快,想必是和薛將軍打過交道了吧?”

  “大王說得沒錯,我們的確和薛將軍聯系了!”一名白發蒼蒼的老者畢恭畢敬的說道:“這幾年來,大隋不僅允許我們在此生存,而且只象征性的收了一點稅羊,我們十分感激大隋和大王之恩,如今聽聞大王將要北伐,我們也無以為報,特地送來兩萬只肥羊,希望大王旗開得勝、再創輝煌戰績。”

  楊集聽出此老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大隋允許他們繼續在此放牧,不要兼并或驅逐他們、不要增稅。他笑著說道:“只要你們與大隋往來商旅為善,一切保持原樣。日后,大家互信互利,一起維護這片大地的繁榮穩定,甚至你們在遭到強者攻擊時,也可尋求大隋主持公道。”

  老者既誠摯的說道:“大王兩年前大發神威,率領大隋雄師殲滅了步迦可汗主力大軍,導致突厥汗國四分五裂,至今還處于內部之中。那場舉世矚目的輝煌大勝,給我們也帶來了極大的好處。”

  “什么好處?”

  “突厥以前除了強迫我們繳納大量稅羊,突厥騎后每年春秋,還要竄入這片草原,向我們勒索大量牛羊和馬匹。但自從步迦可汗兵敗身亡后,突厥軍隊再也不敢進入這片草原了。我們也終于過上兩年平靜的好日子!”老者說到這里,看了楊集一眼,深為感激的說道:“這里的各個部落都感激大王的恩德,只要大王繼續保持現在的賦稅,大家都很樂意與大隋為善。”

  楊集點了點頭,微笑道:“我也向你們表一個態!并且希望你們將這個態度傳到各個部落中去。”

  老者欠身一禮,恭恭敬敬的說道:“請大王吩咐!”

  “大隋將一如既往的善待各個部落,既不會侵占大家的牧場、也不會增加稅賦,相反,我在接下來的日子,會鼓勵大隋商人來此購買牲畜、皮毛,讓大隋百姓吃上你們羊肉、穿上你們的皮襖、用上你們畜力,同時也使你們各個部落穿上最好的綢緞、用上精美的瓷器、讀上漢家典籍,如此互補優劣,雙方經濟才會更加繁榮、溝通才會更加便利、矛盾沖突和誤會才會更少乃至于無!”

  眾人聞言大喜,一起躬身行禮,“有大王這番話,我們徹底放心了。”

  楊集沉吟半晌,繼續笑著說道:“另外,我建議你們各派幾十名精通漢語子弟,前去涼州大學學習漢學和算術,并且深入集市了解各種物品的物價,他們學成歸來,便可根據大隋的行情,以銅錢來對你們的每樣物品估價、定價,好讓你們做到心中有數。”

  “而且物價的核定,可使大隋的銅錢流通于此,而銅錢的使用,有諸多好處,首先是銅錢取代以物易物之后,便不會出現無法交易的情況;其次是一切以錢來算的話,不再出現一口鍋需要幾匹神駿戰馬來換的事情,這能有效的避免你們在交易過程中,吃大虧。”

  眾人深以為然的連連點頭:“我們回去,便挑選子弟南下張掖,學習漢學、算術。”

  “好!”楊集笑著點頭。

  這片草原以南是涼州、西部是伊州和庭州、東部是東突厥,而北方的漠西都督府一旦建立起來,他們這些各自為政的小部落便處于大隋三面合圍之中。

  他們現在雖然不是大隋子民,可是每年繳納的稅羊和大隋牧民一樣,所以事實上,他們和大隋子民并沒有多大區別。只要南來北往商旅多起來,并以銅錢作為通用貨幣,再加以引導、宣傳大隋各種優惠待遇,這些小部落絕對會爭著融入大隋,根本就用不著武力征服、強行驅逐。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