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隋主沉浮 > 第602章:向勝利進軍
  同一時間,鄯善郡卻是陰雨綿綿、寒風凜冽。白茫茫的霧霾籠罩了當金山口東西兩側。而楊集為首的大軍經過長途奔馳,抵達了隋軍部署在當金山口西出口的大營。

  這場戰役,楊集在西部戰場投入了三萬主戰之師、一萬五千名捷勝軍、一萬名來自鄯善的屯田軍,如果再加上麥鐵杖游弋后世芒崖一帶的軍隊,西部戰場的總兵力足有六萬余人。

  軍營中的士兵不足吐谷渾的一半,但是隋軍士兵的戰斗力、作戰意志、武器裝備卻不是吐谷渾士兵能比的。即便是次一次的屯田軍,也是楊集從大湖區、范夫人城一帶擄獲而來的人口。從中選出的一萬名士兵,絕對不比府兵、京兵差。

  他們本是突厥人、鐵勒人、粟特人、羌人、西域胡人中的強者,人人驍勇善戰;再經過隋軍將領長期訓練,其戰斗力得到了飛躍。

  古代生產力低下,官府供養不了太多職業兵,除了部署在京畿附近的精銳之外,內地的其人軍隊采用了平時、戰時訓練方式。平時各回本縣與家人團聚,務農之余,再抽空進行軍事訓練,戰時再進行集結,這便是府兵制了。

  涼州軍除了酷似拱衛京畿的京兵的捷勝軍,其他主戰之軍也是采用了府兵制,所以到了戰時,需要進行整編,將平時的府兵制改成作戰編制。但由于這支軍隊與吐谷渾對峙多年,雙方一直處于作戰狀態,倒也用不著進行大刀闊斧的整編。

  在楊集到來之前,薛世雄、錢世雄便遵照張掖的軍事會議的作戰部署,將軍隊分成三支大軍。

  中軍是以楊集為首的一萬五千名捷勝軍;左軍以薛世雄為首,兵力是兩萬名主戰之軍;右軍主將是錢世雄,他的士兵是一萬主戰之軍、一萬屯田軍。

  三人之下,另設五名萬人將。一個萬人將配有三名鷹揚將軍、兩名統率五千名士兵的折沖郎將;折沖郎將各有兩名副將、五名統率千名士兵的中郎將。

  千人隊是大隋軍隊最基本的單位,既是戰時致勝的關鍵基石,也是各個軍府、各支軍隊常設的機制;每個千人隊以中郎將為首,輔官有左郎將一人、右郎將一人、兵曹參軍事一人。

  內部分為五個團,兩百人為一團,主將是校尉;每團轄二旅,百人為一旅,主將是旅帥;每旅轄兩個五十人隊,隊的主將名叫隊正;每隊轄五火、十人為一火,主將名叫火長;一火有兩五,五人為一五,設五長一人。同時為了防止主將在兩軍作戰中戰死以后,軍隊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朝廷又在隊、旅、團這三個級別,另配副將一名。

  千人隊在大隋軍事體系中,也是最為牢固的作戰單位;若是朝廷有需要,每個郡的府兵都會用千人隊的面貌出現在戰場之上;而內部的團,往往又是由同縣士兵構成。….正是因為彼此之間都是比較熟悉的熟面孔,所以作戰之時,將士們能夠放心的把自己的后背交給身邊戰友;若是打亂這個體系,那些互不相識的士兵誰也不信任誰,不僅嚴重影響作戰效果,而且一旦遭遇敵軍偷襲突襲、或是戰事不順,將士們立刻就會一哄而散。

  當然了,像京兵、驍果軍、捷勝軍這種常備軍,則無此慮了;畢竟大家長年處在一起、長年在一塊訓練,都熟悉了。

  而常備軍的好處、厲害,誰都知道;歷朝歷代也想把所有軍隊改成常備軍,只不過朝廷受限于生產力、物資運力,根本就養不起那么多常備軍。楊廣之所以對號稱是‘七十萬精銳’的京兵進行大改革、進行大規模裁汰,初衷固然是想削弱關隴貴族、提高皇權,但是當他把空額、老弱清查干凈,軍方每年至少能為朝廷省出一半以上的軍費開支。

  可以說,這也是爭權過程中的“意外”收獲了。

  中軍由韋云起擔任萬人將,統領一萬名捷勝軍,另外五千人,由楊集親自率領。左軍萬人將分別是鄯善副總管馮孝慈、阿赤,四名折沖郎將則是薛萬淑、李世謨、楊師道、獨孤開遠。

  右軍一名萬人將是頗超器,另一名萬人將且末副總管宋老生;四名折沖郎將分別是楊鐵、錢杰、麥仲才、李大辯。

  馮孝慈、宋老生是朝廷委派過來的新的副總管。

  馮孝慈原是代州(雁門郡)司馬,在楊諒造反的時候,他和李景、呂玉、侯莫陳乂同心協力,率領一支孤軍死守雁門城,頂住了喬鐘葵數萬精軍的強勢進攻,從而保住了楊集西進必經的飛狐陘、楊義臣南下必經的西陘關,為北方戰場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宋老生同樣是在平定楊諒之戰中脫穎而出的將領,他原先是馬邑(朔州)一個軍府的驃騎將軍,后來隨同朔州總管楊義臣南下作戰,并在擊潰喬鐘葵那場戰役立下了大功。

  朝廷戰后論功行賞,將他倆調入朝中聽命,當他們前任任滿離開,朝廷便讓他們補上了現在的位子。

  一番緊急而簡短的軍情會議結束過后,楊集和楊善會、凌敬沉法興等人來不及休息,更開始梳理各種軍情,并時不時的詢問負責收集軍情的斥候主將。

  通過這些軍情,楊集發現自己還是小看了吐谷渾的戰爭潛力、以及慕容伏允對吐谷渾的掌控力。

  慕容伏允為了打敗隋軍,又從東方緊急加派了兩萬名精兵,據斥候送來的軍情稱,這兩萬名緊急來援的軍隊,是慕容伏允傾盡國力打造出來的嫡系軍,武器裝備十分精良,完全不亞于隋軍士兵。

  在集中兵力的同時,慕容伏允又采取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作戰思路,將生活在祁連山山脈南麓草原上的牧民遷徙一空,僅僅只是在關鍵地要塞留下牲口、物資,以備前方軍隊使用。….當然更讓楊集感到擔憂的,還是天氣問題,據說高原上的天氣十分反常,眼看就要進三月中旬了,可是草原上的冰雪不僅沒有融化,反而是大雪不斷。

  這些軍情,不但讓讓戰斗變得不可琢磨起來,而且形勢對隋軍更加嚴峻和不利了。

  “啟稟大王,馮將軍、宋將軍求見。”便在此時,門外傳來了朱粲的聲音。

  楊集聞言皺眉,如果說吐谷渾增兵、天氣異常是外部危險,那么馮孝慈、宋老生則是來自內部的不穩定性的因素了。只因在剛才的軍情會議中,兩人態度非常曖昧。

  楊善會見楊集默不作聲,建議道:“大王,還是見一見吧,有什么話,最好敞開了說!”

  “長史言之極是!”隨軍出征的孔德紹拱了拱手,冷然道:“大王,若他們不識趣,就罷了他們的職務,免得他們誤了大事。”

  孔德紹是會稽人士,是孔子三十四代孫。他與出身于冀州衡水的孔穎達是同族,兩人論起族譜時,卻發現年紀小的孔穎達是孔子三十二代孫,所以孔德紹比孔穎達矮兩輩。

  不過孔穎達和虞世南一樣,都是學術性人才,不以政務、軍務見長,而孔德紹卻是軍政兩全、學術稍弱的人物;正是因此,他和沉法興、陸從典被楊集任命為行軍參參展軍事,協助楊善會和凌敬處理瑣碎軍務、記錄軍功等雜務,同時也是楊集在鍛煉他們,希望他們在實踐中成長。

  “嗯!”楊集點了點頭,向外門的朱粲吩咐道:“請馮將軍、宋將軍入內。”

  ——————

  (補昨天!) .

  碧海思云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