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隋主沉浮 > 第851章:戰后安排
  一場勝仗并沒有讓楊集自我膨脹,在遼東城休整期間,楊集并沒有因為休整得到清閑,他不但要調查高句麗在徹底失去遼東反應,還讓人調查遼東百姓的對于大隋王朝的態度,以便為日后治理提供資料。

  調查南方高句麗殘余勢力動向這個任務,主要是交給前線的大將;而遼東百姓情況主要是交給行軍長史韋津來處理,斛律晉和武寧、董軍等降將從旁協助。

  此外,朝廷的任命書已至:楊集設安東都護府管理漠州、玄菟、襄平、昌黎、樂浪、安平、帶方的建議已經得朝廷認可,并以楊義臣為大都護、韓洪為副都護、韋津為都護府長史。

  保留高句麗國祚的建議也通過了,不過國名卻改成了高麗,而立下大功的高建武被冊封為帶方公、高麗王,曾為大隋提供軍情的檀允為大對盧、松尊為掌管國政的帛衣頭大兄、淵子澄降為大使者;這么一來,高麗便形成了王族和南、北相互權衡之勢。

  而高元剛剛成了階下囚一事,楊廣肯定還沒有得到消息,不過楊集從他的任命來看,心知高元這個屢次三番與大隋為敵的狗東西,命運已經注定,余生恐怕是要在大隋被軟禁至死了。

  也就在遼東休整的時候,楊集得到了周法尚攻破國內城的消息。

  國內城地處鴨淥水中游北岸的通溝平原上,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移都平壤前的425年間,一直是高句麗的政治和經濟、文化中心。雖然它北有禹山、東有龍山、西有七星山,但是它本質上卻是一個平原城市,當周法尚渡過拂水、于瓦房溝殲滅乙支仁德軍后,國內城已然無兵可守,最終被隋軍輕易攻克。

  “打得漂亮!”楊集將此軍情交給裴矩,頗為興奮的說道:“國內城戰役的結束,不但代表“千山—鴨淥水”地區的樂浪郡、“鴨淥水—薩水”地區安平郡被大隋王朝完整收復;而且也說明安樂都護府七郡之中,只有“薩水—浿水”地區的帶方郡尚未收復。而從敵軍目前的部署來看,兵力集中在國都平壤,只要我軍一戰而定,此戰便結束了。”

  裴矩反復看了看,神采奕奕的向楊集建議道:“大王,平壤亦是一座不亞于遼東的堅城雄城,高句麗若是舉國而戰,必將是一場慘烈的大戰,要是讓高元和高建武將城中守軍招降,定能不戰而定、減輕不必要的傷亡。”

  “裴公此法的確有利于眼前,合我們很快就結束了此戰,然而從長遠上說,卻是不利的。”楊集搖了搖頭,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平壤是高句麗的國都,是我大隋以后的帶方郡郡治,但不但高麗國都漢城相距不遠,而且還鄰近新羅、百濟。如果和平解決此城的話,既無法向高句麗南方人、新羅、百濟展示我大隋神威,也無法殲滅反隋勢力。”

  “要是我們立不了威,日后治理起來必將難如登天,而且還要長期受到高麗、新羅、百濟覬覦。所以此戰必須打、必須狠狠地打。只有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將反隋勢力在戰爭中消滅,南方三國才會老實、南方百姓才會安分。否則的話,勢必留下無窮遺禍。”

  說到這里,楊集下了最后的定論:“為了日后的長治久安,有些犧牲在所難免;此時的打殺、犧牲不是奪取功績,而是為了為了日后不用打殺、不用犧牲。”

  裴矩聞言苦笑,楊集所說道理、利害關系,他全部都懂;但是自古以來征戰在外的大將,往往就是因為這場可以和平解決卻去打的戰爭而飽受非議。

  攻訐者的說法大同小異,無非就是指責前方大將為了個人戰功,不惜犧牲將士們的性命,要是出現太大的傷亡,甚至連之前立下的戰功都被抹平。

  之所以建議和平解決,主要還是因為楊集是他女婿,他可不想楊集飽受指責以后,裴淑英抱崽殺上門來討要說法。然而楊集這個當主帥的,卻是打算不惜放下個人之利,也要解決諸多隱患。

  “楊總管、韓將軍!”楊集此時卻已經取出了一支令箭,向楊義臣和韓洪說道:“你倆是安東大都護、副都護,你們需要震懾一切魑魅魍魎的名望,平壤之戰就由你二人為主帥、副帥。現在立刻帶一支精騎南下。”

  “末將遵命!”楊義臣、韓洪上前拱手一禮,并由楊義臣從楊集手中接過令箭。

  楊集又叮囑道:“如我記得不錯的話,平壤城邊的浿水水量極大、可通大船,你們可讓五牙戰船進入平壤水域,居高臨下的從江面上發射石頭;當然了,這只是我的一個設想,至于具體怎么打,你們自己酌情而戰。”

  沉吟半晌,又說道:“檀允是高句麗南方派重要一員,他在城中必然有自己的勢力,你二人南下之時,讓他帶跟前前去。說不定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喏!”二將行了一禮,告辭而去。

  等到二將離開,裴矩問道:“大王不南下了?”

  “肯定要去啊,只不過遼東這兒,不能沒人坐鎮。”楊集讓楊義臣去南方當主帥,一是要讓功于他,二是遼東尚未穩定。

  前者是次要的,主是后者,楊集對遼東存著一定的擔憂,只因大隋在遼東殺得太狠,導致多數百姓不是那么友善,甚至帶著仇恨,由此可見大隋王朝在遼東比他想象還不受歡迎。

  他要是放下遼東事務,跑去南方打仗,搞不好后院起火。

  對于遼東百姓的敵視,楊集心中其實早有準備,畢竟遼東被高句麗統治了幾百年時間,在這漫長的時間之內,哪怕是有漢人血脈的本地百姓也視自己為高句麗一員,并且把大隋王朝視為入侵者。

  雖然這場大戰是因為高句麗挑釁而發生,但是被打爛了的遼東人哪會在意這種細節?他們只知道打破他們平穩生活的是縱兵入境的大隋、只知道隋軍把他們丈夫子弟殺死。而楊集身為三軍主帥、大隋親王,他要考慮的問題遠非副總管們可比。

  副總管和將軍們在地位上、權力達不到他的高度,他們只是遼東的過客,考慮的問題也只是以打贏敵軍為目的,至于后續的治理等等問題,并不放在心上。然而楊集卻要從全局和未來來考慮,要是他沒有把遼東民心不穩的隱患解決,很難放心繼續南征。

  裴矩是大隋宰相,地位和想法都跟楊集差別不大,他很理解楊集此時的心情和顧慮,思忖半晌,說道:“遼東失陷太久,百姓早已視自己為高句麗一員,此戰又有親戚朋友戰死,他們對我大隋的仇視定然遠超以往。想要改變他們的想法、看法,實非一世之功。”

  “我大隋在政策制度上可以比高句麗更優待,可不是一下子能夠實現的。不過大王,有些事兒還是可以改變的。”

  楊集為之一愣,緊接著問道:“裴公是不是有了解決的辦法?”

  “確實有!”裴矩撫須而笑,向楊集說道:“此戰實乃高元挑起,而我大隋處于被迫應戰一方。最好的證據就是高元不斷把大軍調來遼東,而此事在遼東人盡皆知,要是我們把這場大戰的責任推到高元頭上,將自己定位為被迫反擊,而他又跳出來認罪,一定可以把百姓的仇恨轉移到高元頭上。之后,若是再輔以善政,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的作用。”

  一言驚醒夢中人,楊集只聽得雙眼發亮,勐點頭道:“裴公此法甚妙。”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