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隋主沉浮 > 第854章:你想多了,咄吉
  白道川就是陰山以南的敕勒川,之所以更名為白道川,是因為大青山在這個時候被稱為白道嶺,而大青山最險要隘口山勢白如石灰故而稱作「白道」;白道是北上草原、南下中原的戰略要道,大名鼎鼎的武川鎮位于白道東南入口,白道北隘口如若中原郡治般的大城便是東/突厥南部汗庭白城了。

  啟民可汗都坐在馬背上,默默地眺望面前靜靜流淌的河流。這條河流名叫「槍盤河」,河流穿過白道投向陰山以北的漠北草原,盤繞曲折北行兩百多里,沒入地底,它所經之處皆是牧草豐美、土地肥沃的草原。

  要是越過這條河,往大青山白道南行兩百多里,便是更為肥沃富饒的白道川了。而白道川以前是楊堅劃給他放牧的草原,不過啟民可汗雖是臣服于隋,可他一直在暗中擴大自己力量、默默的隱藏自己的實力,隋朝雖然感到強烈威脅,卻又因為需要他與步迦可汗抗衡,只好保持表面友好。

  然而雙方始終心存敵意、彼此戒備、貌合神離;直到楊集殲滅步迦可汗勢力后,楊堅讓他代管包括漠北草原在內的東/突厥的同時,要求他放棄歸還漠南草原,立刻率部退回陰山北。實力強大的啟民可汗也是因為此事對隋朝異常不滿,深感翅膀硬了的他憤怒之下,派次子阿史那·俟利弗設率十萬大軍襲擊二次遠征大湖區的楊集,怎奈楊集為首的涼州軍太能打太會打,他們不僅滅了大湖區的慕容卑、打敗了阿史那·俟利弗設,還趁機進軍,殺得范夫人城一帶血流成河。

  而楊集強勢占領金山山脈和于都斤山之間的大湖區以后,還把南北走向的「于都斤山南部余脈—浦奴水—烏蘭湖」堵死了,并且讓李靖沿著浦奴水和烏蘭湖修了五座城池。這五座城池各據交通要道,首尾可互相照應,有著戰略的重要作用,加上附近又設置大量烽候,共同筑成一道進可攻退可守的堅固防御網。從此不但徹底切斷了東突厥北上大湖區、南下涼州、西聯西突厥的通道,而且涼州軍還能時刻南北汗庭。

  實力強悍、蒸蒸日上的東突厥卻是因為大湖區一戰,迅速由盛而衰、叛亂不斷。啟民可汗看到隋朝大軍紛紛北上,打算強行驅逐,馬上綁子入朝謝罪、自請退出白道川。可是盡管退了回來,但是隋朝朝廷已經反他給盯死了。

  要不是他近年來像忠犬一樣聽話、老實安分;要不是最近又有高句麗大軍吸引隋朝注意力,只怕楊廣的北巡之舉極可能變成親征東/突厥。

  每當想到此事,啟民可汗都是驚出一身冷汗,而且對于引走隋軍的高元,他更是感激萬分,恨不得偷偷給高元立長生牌位。

  驀然,啟民可汗長長的嘆一口氣,一雙碧藍的眼眸也從遙遠的南方收了回來,眼看著夕陽快要落山,便在一君子附離的護衛下,返回了白城。

  剛剛下馬進入王宮,長子阿史那·咄吉遠遠的當面迎來。

  年過而立的阿史那·咄吉面容黝黑、濃眉如刃,一雙碧藍的眼睛有如鷹隼一般銳利,高大的身材勻稱健碩,此番大步走來,頗有一種虎虎生風的氣勢,他走到父親近前,單手按在胸前,躬身行禮道:「拜見父親。」

  啟民可汗點了點頭,隨口問道:「俟利弗設和咄必呢?」

  語氣雖是十分平澹,但是阿史那·咄吉卻能聽出父親語氣中所蘊含惱怒之意,連忙恭敬答道:「俟利弗設和咄必、叱吉設各帶一隊士兵進行獵羊比試。」

  「比試獵羊?」啟民可汗冷哼一聲,說道:「好端端為何要獵羊?簡直是胡鬧之極。」

  阿史那·咄吉說道:「父親,南室韋前些日子送來十三名美人,他們三人都想據為己有,未免傷了和氣,便準備一分為三。然而剩下一人誰都要、誰都不想讓給他人。我見他們爭執不下,便建議他們用三十只羊來比試,誰獵到的羊多,十三個室韋美

  人便歸誰所有。」

  「原來如此,哈哈哈……」啟民可汗開懷大笑,隨后點評道:「漢人先賢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用在我們這里也是一樣,要想讓人歸心卻又不傷和氣,最好的辦法就是「公平」二字!你建議你的弟弟們用比試來分出勝負,符合我族強者為尊之道,也是最為公平之法。」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緊盯阿史那·咄吉:「對了,你為何不參與?」

  阿史那·咄吉不屑的說道:「這十三個美人是別人送來的,若我贏了俟利弗設和咄必、叱吉設,那也是以大欺小、毫無成就之感。如果我要,我會率軍自取之,屆時得到的,豈不是更多、更好?」

  「我突厥男兒就該擁有這等氣魄。」長子咄吉是啟民可汗的繼承人,比次子俟利弗設有勇、比三子咄必有謀,一直令啟民滿意和欣賞,此時聽了咄吉這番話,眼中的贊賞之色更濃了幾分:「咄吉,今天可有來自遼東的消息?」

  「有的!」阿史那·咄吉說道:「我剛剛收到軍情,正準備向父親稟報。」

  「哦?到里面再說。」啟民可汗大步走入王宮,坐到主位之上。

  等父親坐定,阿史那·咄吉肅然一禮,將自己所知一切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父親,遼東戰役已經結束,楊集輕而易舉的攻克遼東城,高句麗大對盧自刎而亡。高元膽小懦弱,不但沒有自刎的勇氣,而且以最屈辱的方式降了隋朝、甘當隋朝占領和治理遼東的走狗……」

  見看父親神色嚴肅,不作一聲,阿史那·咄吉深吸一口氣,十分慶幸的說道:「楊集實在是太厲害了,幸好父親沒有聽我建議,要是我們與高句麗結盟,同時進攻隋朝,麻煩就大了。」

  早在隋朝、高句麗開戰之初,阿史那·咄吉、阿史那·咄必強烈建議啟民和高元結盟,兩國抱團取暖,分別從東方、北方夾攻大隋。

  然而老二阿史那·俟利弗設、老五阿史那·叱吉設、庶出的阿史那·思摩卻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大隋王朝兵多將廣、國富民強,隨時都能調動百萬精兵,而楊集此時動用的軍隊不到隋朝總兵力的兩成。隋朝本來就對東/突厥虎視眈眈、圖謀不軌,要是突厥貿然出兵,定然遭到隋朝主力的反攻,以東/突厥此時的人馬、內部局勢而言,根本就不是隋朝的對手。最好的辦法是按兵不動、坐山觀虎斗,等到雙方斗得兩敗俱傷,再做決斷也不晚。

  啟民可汗吃過大湖區的大虧,又知隋朝已經盯死了他們,本就不打算淌這潭渾水,一聽阿史那·俟利弗設說得有理,便選擇靜觀其變。

  阿史那·咄吉如今回想起來,心中后怕不已。

  至于「無能」的高句麗,他心中并沒有半點輕視之意,畢竟高句麗的實力比起東/突厥還要強大,現在之所以敗得這么慘,根本就不是高句麗無能,而是隋軍太強、太厲害。

  啟民可汗聽到兒子這么說,便點頭道:「嗯,你能這么想,也不枉我多年教誨了。那你認為我們接下來應當如何?」

  阿史那·咄吉明白父親要考驗自己,事先便和謀主史蜀胡悉溝通了一番,聞言立刻說道:「隋朝雄霸天下、無人可敵,我們與之交往,當繼續奉行示弱于敵、臣服于敵的策略,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按照隋朝的要求,用最快的速度將御道修好,與此同時,主動把溝通南北的白道修成平坦筆直的御道。」

  「此法看似無能窩囊、消耗民力,但是御道一旦開通,我們就能把大量行動遲緩的牛羊馬匹、本分笨重的皮料玉石運到南方,換取大量鹽巴、絲綢、瓷器、藥材、金銀銅鐵器,與隋朝貿易不僅可以讓我們麻痹隋朝、得到所需物資,還能有精力和實力去吞并不安分鐵勒、靺鞨、室韋各部。」

  【鑒于大環境如此,

  阿史那·咄吉說到這里,眼神忽然變得熾烈銳利起來,他繼續向父親說道:「只要把號令不一、軍政自主的概況變成軍政統一的突厥王朝,突厥必將上下同心、戰力倍增,到那時候,定能把隋朝一戰而定。」

  啟民可汗不禁大搖其頭:「你的想法很好,前面的說法也很好,而隋朝中樞和地方官制更是世間最好最優秀的存在,可它不適合游牧為生的突厥人。」

  「中原之法也不是不能用,但前提是要把子民們安定下來。其實還在白道川的時候,我就一直用中原文化知識來改變子民的生活習性,希望大家慢慢放棄游牧的日子、改學中原耕種知識。然而幾十年之功毀在旦夕之間,一切又回到了原處。此時此刻,如果生搬硬套,必將飽受其害。」

  啟民可汗沉默了良久,悵然長嘆道:「至于那些口服心不服的部族,我們可以武力征服,但是不能將之消滅!」

  阿史那·咄吉不解的問道:「為何不能將之消滅?」

  「還是與草原人的生活習性有關!」啟民可汗目光看向外面的天空,苦澀的說道:「草原人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不像中原人樣聚居于城鎮之中,單憑我們突厥自身的力量,根本就管不了散居各處的數百萬牧民。所以需要眾多部族酋長替我們管理好這些人口,盡管他們不太聽話,但他們懾于武力,只能將壯丁送來作戰、將牲口送來當軍糧。」

  「另外就是隋朝絕對不允許草原再次統一,絕對不允許北方再出一個強大的突厥汗國,要是我們發動統一之戰,隋朝一定出兵干涉。」

  聽了父親最后這一席話,阿史那·咄吉不忿之極,但是實力不如隋朝,他不忿又能如何?

  過了半晌,問道:「父親可有吩咐之處?」

  啟民可汗嘴角勾勒出了一抹冰冷笑意,沉聲說道:「你去洛陽告訴圣人:我們除了修西起涼州、東至饒樂郡的御道以外,再聯合草原各部把白道修成平坦厚實的御道,以便圣人日后北巡草原。此外,由于隋軍打敗宿敵高句麗,獲得輝煌大勝,我們草原各部異常振奮、異常仰慕大隋,愿意聯合向隋朝捐贈五百萬只羊、十萬頭牛、十萬匹戰馬,以示敬重。」

  「父親此法可以啊!」阿史那·咄吉雙眼為之一亮,父親所提倡修路和捐贈都是以突厥為主;如果楊廣答應了,他們便能「狐假虎威」,迫使關系惡劣的鐵勒各部和南北室韋出大量壯丁、出大量牲口;要是操作得好的話,不但不虧本、不但能夠消弱各部,而且還能大賺一筆。

  若是鐵勒各部和南北室韋不答應,則可借機發動進攻。而隋朝那邊,既是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又看到草原紛爭不斷,定然樂見其成。

  想了想,他又有些擔心的問道:「父親,會不會因此壯大?」

  「你想多了,咄吉!」啟民可汗沒好氣的看了兒子一眼,耐心的解釋道:「隋朝本來就是一個強大得令我們絕望的國家,哪怕隋朝獲得賄賂之物翻上幾番、幾十番,仍舊像現在這般令我們絕望。所以隋朝是否進一步強大,對于我們都沒有半點影響。但我們卻能在修路和捐贈的過程中,獲得盤剝他人、消弱對手、冠冕堂皇發動戰爭的機會。」

  阿史那·咄吉頓時恍然大悟,既欽佩又慚愧的說道:「經父親這么一說,我總算是明白了。」

  啟民可汗呵呵一笑:「既然明白了,那你就快去安排吧!」

  「是!」阿史那·咄吉正打算離開,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說道:「父親,據斥候來報,霫族大酋長白蘇今天將我們設在霫族的吐屯驅逐干凈。」

  「吐屯」襲自柔然的「吐豆登」,柔然汗國時期,此官號地位較高,由郁久閭氏擔任。突厥的吐屯是他們向征服地所派遣的監領官

  、稅官,負責向被征收賦稅的同時、還要監督對方大酋長/酋長是否忠誠,所以他們在各地的地位不是酋長、卻勝過酋長。如今聽說小小的霫族竟敢驅逐突厥的吐屯,啟民可汗臉色一下子就得鐵青,冷然道:「原因是什么?又是誰給白蘇的膽子?」

  阿史那·咄吉說道:「霫族決定內附隋朝,肯定是隋朝給白蘇的膽子。」

  啟民可汗愣了一下,揮手道:「那就沒事了!忙去吧你!」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