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渡劫失敗的我只能回大明當王爺 > 第四十九章 永樂大典
  拿著皇帝給的金牌,朱瞻埈并沒有第一時間去準備練兵的事宜,而是拐個彎去了皇家藏書閣的文淵閣。

  文淵閣作為明清兩代皇家藏書館,自朱元璋設立文淵閣以來,便收藏了大量珍貴的典籍和藏書,尤其是隨著朱棣即位之后,更是在文淵閣編纂了著名的《永樂大典》,如今這部曠古奇書就被珍藏在文淵閣中。

  可以說明清兩代,論藏書質量與種類數量,天下無出文淵閣者。

  而且文淵閣也并不僅僅只是一座藏書館,它還是明清兩代皇帝辦經筵聽講,以及明代內閣辦公的地方。

  洪武十三年太祖朱元璋廢丞相及中書省,十五年仿宋制設大學士,以為皇帝顧問。

  太宗朱棣即位后,以侍講、侍讀學士等翰林官參預機務,直入內閣,至明中葉,遂以大學士為內閣長官,替皇帝起草詔令,批條奏章,商承政務。

  如今的文淵閣說的好聽一點就只是皇帝的私人秘書,負責處理一些日常事務而已,還遠沒有未來名為學士,實為宰相的滔天權柄。

  更何況如今的文淵閣可是沒有大學士的,因為永樂朝的文淵閣大學士只有兩人,一個是號稱天下第一才子的解縉,另一個則是‘三楊’之一的楊士奇。

  只不過解縉在永樂五年的時候就因為“廷試讀卷不公”的罪名,被貶為廣西布政司右參議,如今文淵閣學士一職是空懸的。

  “見過二皇孫殿下!”雖說沒有大學士,但文淵閣也還是有不少文員在日常辦公,更有人專門負責管理這里的皇家藏書,因此當朱瞻埈來到文淵閣的時候,便看到一大群青、綠色袍服的官員向自己行禮。

  隨口說了句免禮,朱瞻埈便朝著文淵閣收藏書籍的地方走去,而一名穿著青袍的官員也趕忙跟了上來向朱瞻埈介紹著這里的藏書。

  雖然一旁的官員說的熱絡,同時也表現的很自豪,著重向朱瞻埈介紹著文淵閣收藏的各類珍貴儒家典籍,但朱瞻埈的注意力卻并不在這些書籍上。

  他今天來文淵閣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這些,而是為了《永樂大典》。

  對于這部曠古奇書,朱瞻埈可是從穿越之前就聞名已久,可惜一直無緣一睹的。

  畢竟《永樂大典》自永樂六年編纂完成之后,便只抄錄了一部副本,之后無論正本還是副本皆被皇家珍藏,后來朱棣遷都北京,還把其中的一部帶去了北京。

  之后幾百年里,這部曠古奇書因為戰亂、天災等諸多原因逸散,到后世朱瞻埈穿越之前的時代,已經看不到完整的《永樂大典》了。

  唯一可能存在著《永樂大典》全本的地方,還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永陵,因為嘉靖年間曾經重錄過《永樂大典》,而嘉靖皇帝也非常喜歡《永樂大典》,很有可能把它的正本帶進墓里當陪葬品了。

  至于后世逸散的那些,海內外已知存世的《永樂大典》總計418冊、800余卷及部分零頁,分散于世界8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公私藏家手中。

  而這部曠古奇書全書一共有22877卷(目錄60卷,共計22937卷),11095冊!

  如今,穿越到了永樂一朝,還是皇室身份,朱瞻埈終于有機會一覽這部古今第一巨著了!

  “《永樂大典》在哪?可以借出嗎?”朱瞻埈向一旁的官員詢問著,他已經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動,想要先睹為快了。

  “回二皇孫殿下的話,《永樂大典》藏于文淵閣,您可以在這閱覽副本,抄錄也可,但不可借出帶走。”官員向朱瞻埈解釋著,畢竟是珍貴的皇家藏書,皇帝想看那自然是無妨,可其他人要看就沒法從文淵閣帶出去了。

  朱瞻埈對此不僅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反而大加贊賞道:“正當如此,爺爺耗費如此大的精力命人編纂了這部《永樂大典》,乃是古今第一奇書,每一卷都珍貴異常,確實不應該輕易借出,造成損壞散失。”

  不過朱瞻埈在想了想之后,卻又對這名官員問道:“這位大人,你也是讀書人,你說說看《永樂大典》藏于深宮,是好是壞?這樣一部鴻篇巨著,是否應該讓天下讀書人都有機會借閱呢?”

  “殿下,這《永樂大典》包羅萬象,經史子集百家之書,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諸多內容,如果能夠開放給天下讀書人借閱確實是一件好事,只是其中也包括有兵甲制作之法,這些內容若是讓人學去了恐有禍事。”官員并沒有反對朱瞻埈的想法,卻也指明了這樣做可能存在的問題。

  朱瞻埈對此自然也有了解,他微微頷首之后說道:“你說的不錯,但兵甲制作之法只是《永樂大典》當中極少的一部分內容,如若能夠將這些不宜公開的內容挑選出來,剩余的部分刊行天下,讓我大明子民都能夠見識到吾皇編纂的這一部古今第一奇書,豈不是一件雅事?”

  “這……”官員有些為難,如果朱瞻埈自己想看,或者想要抄錄《永樂大典》,那都不是什么問題,畢竟人家是皇孫,還是太子的兒子,未來肯定是要封親王的。

  但是將《永樂大典》刊行天下,且不說要花多少錢,光是這么作就必須得到皇帝本人的許可,他一個穿青袍的六品小官,實在沒那個膽子和權力答應這件事。

  于是他也只能對朱瞻埈解釋道:“殿下,《永樂大典》乃皇家藏書,您要刊行天下,還是先奏報給皇上,讓陛下來定奪吧!”

  “爺爺賜我金牌,許我便宜行事,這事就不用驚動他老人家了。”朱瞻埈掏出了剛從朱棣那里得來的金牌,對著眼前的官員展示了一下,然后又說道:“當然,我也不為難你,刊印的事情先不急,你安排人幫我把《永樂大典》謄抄一份副本,有人問起就說是我自己要收藏,至于花了多少錢,你把賬報到東宮便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