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寒門仕子 > 第449章 因地制宜
  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火鍋自古就有,并不是齊大郎現在所創。

  是的。

  早前三國時期,就有銅鼎烹宴的說法,只是那時的作法比較粗糙,基本上就是水煮而食,沒有太多的講究。

  如今,可是大不同了。

  你看:

  銀絲炭烤火,鑄鐵鍋烹飪,硬件配置方面直接是‘普拉斯’般的升級。

  再從配料上來看,考究的大料配伍,小火慢熬的馥郁湯底,讓人于無形之間食指大動。若在那錦上添花的辣椒醬進行調味,直接讓人爽到飛一般的感覺。

  誘人的美食,總是那么的令人心情‘嗨皮’,即使是一國之君也不例外。

  嘖嘖,被這麻辣的感覺猛然一激,心里只剩下了單純的食欲,至于適才的那些不愉快,早就隨著美食帶來的好心情煙消云散了。

  “齊愛卿,今天既然是煮酒論促織,又豈能缺了縱論斗蟲之樂?”

  “陛下說的是,且請看!”

  齊譽聞言,急忙取出了自己的佳作,并雙手恭上道:“古語有云:高手臨盤,觀其形,辯其意,審其時,度其勢,動于陰末,止于陽極。吾皇且看這幾幅畫中的蟲王,其色純正,其勢如虹,大有上天攬月、下海搏蛟之姿,不知陛下對此認可否……”

  從客觀來說,這通胡吹海侃已經達到了嚴重失實的程度。

  但是,以皇帝作為專業者的角度上來看,這個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只是略偏于生靈活現罷了。

  借著這份雅興,圣天子單就促織這個話題暢談了起來。

  殷俊聽不懂這些,只得傻乎乎地跟著地陪笑,完全插不上言。

  然而,令皇帝感到意外的是,齊譽對于促織的研究似乎精進了不少。所談之處,皆是有理有據;而所問之處,也是對答如流。

  卻不知,在這一問一答間,那種同好般的知音感便油然而生了。

  有這種氣氛做為鋪墊,所談的內容就變得更為寬了。

  有意無意之間,齊譽就慢慢地把話題引導到了瓊州的治理上來。

  “陛下您說,就我這瓊州府,究竟該如何治理才好呢?”

  “嗯?你身為是地方官,理應主導此事才是,卻為何反過來問朕呢?”

  齊譽給微醺的皇帝斟了一杯酒,并搖頭嘆息道:“陛下呀,并非是微臣懶政不思,而是實在屢不清其頭緒所在,感覺是無從下手呀!”

  “什么?無從下手?”

  皇帝越聽越感困惑,不禁問道:“我說齊愛卿呀,你可千萬不要嚇唬朕哪,你那南疆雖處邊陲之域,卻也是一道阻隔般的海防天塹,如果守不住的話,就等于把中原腹地的門戶給直接打開了。”

  呃……

  齊譽見天子誤解,連忙解釋道:“微臣想要表達的并非是軍事憂患,而是治理上的難題。”

  “哦?此話怎講?”

  皇帝果然入坑,被齊譽代入了自己的思維節奏里。

  而后者呷了口酒,開始侃侃而談道:“陛下,眾所周知,治理地方主要分為是三個大塊,具體為,稽查奸宄、開啟民智、與發展農商。其所對應著的,也是地方官的三大政績,依次為,治安、文教、賦稅。通常來說,地方上都會根據朝廷頒布的政令履行政策,古今皆是如此,基本無甚變化。”

  皇帝點頭說道:“此乃是治理常識,朕自然知曉,愛卿繼續說。”

  齊譽接道:“道理如此,但微臣的治下卻是一朵奇葩,就拿瓊州來說吧,這地兒以瑤、苗、漢混居為主,可謂是魚龍混雜,施政上的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大,就原則上來說,必須得做到一碗水端平,否則就會出現民族之間摩擦。”

  一頓,他又道:“而大灣那邊,則是以高某族的土著為主,幾乎沒有我朝的漢人,由此可見,其文化上的融合,尚需不少時日。至于呂宋,更是清一色的異族之民,文化差異幾近天壤之別,歸化起來也絕非是朝夕之功。面臨如此多樣性的復雜形勢,微臣實在是想不出一個具有統一性的時宜之策,以為整個省府的施政方針。”

  皇帝聞言眉頭一皺,點頭說道:“這確實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吃飯還尚有眾口難調一說,更何況是官府的理政呢?”

  而后,圣天子從火鍋里撈出來了一尾蝦,并以它為形象論道:“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由此可見,于治理上來說,并無什么固定的模式,只講究大的原則。與其循規蹈矩、拘泥不變,反不如量體裁衣、因地制宜,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喝!

  聽到這襲話后,齊譽打心底里敬佩起來。

  能有這種認知的君王,于華夏的歷史上可不多見啊!

  不愧是圣明之君,沒令俺老齊失望!

  齊譽在心里點了個贊,而后又裝傻充愣地問道:“請問陛下,何為是因地制宜呢?”

  皇帝答道:“因地制宜,乃是古人之誡訓,所倡導的乃是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采取與之相匹配的治理方針,切忌就是迂腐不化,墨守成規。”

  這有點像是‘便宜行事’?

  齊譽呵呵一笑,道:“既然這樣,不如陛下就賜臣一個自治之權,以充分發揚因地制宜的核心精神,若是這樣的話,臣就可以放開手腳,不受束縛,更加靈活地頒布適宜政令。”

  自治?

  這不太好吧?

  單從字眼上來說,好像對皇權有點不恭呀!

  對此,皇帝不是一般的敏感。

  故而,他搖搖頭道:“如果說,朕真的賜給你這樣的權利,其他省府又該怎么對付?讓他們跟著效仿?還是拒絕之?”

  從皇帝的角度來看,確實是這么個情況,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怎么可以厚此薄彼呢?

  別的不說,單是內閣的那些老家伙們,就可以把自己駁得啞口無言。

  齊譽聞言,忙與之心理按摩道:“陛下,呂宋和大灣乃是歸化之邦,他們那里的原住居民不識漢字,不通漢語,如果要死搬硬套地強行時策,強行度化,弄不好就會適得其反。那樣一來,到嘴的鴨子豈不是又飛走了?”

  見天子面露權衡之色,他又道:“所謂自治,并不是說枉顧王法,而是在王法的基礎上靈活變通,但是,任其如何變化,您依舊是那以不變應萬變的核心。”

  啥?

  朕為核心?

  要是這么說的話,聽起來就順耳多了。

  那得,既然提倡不要拘泥,朕就做個第一表率吧。

  允了你!

  “臣齊譽,謝主隆恩!”

  “先別高興,朕還有條件呢!”

  一聽這話,齊譽又不禁變得緊張起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