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寒門仕子 > 第519章 形勢惡化
  上回說到,皇帝想要耍小聰明糊弄福建二臣,結果卻被識破,最終演變成了一場待發的戰爭。

  這是弄巧成拙了?

  差不多是。

  不過,這也不能全部怪他,雖然他摸清了二臣的底細,卻不清楚他們已在福建那邊伏下了的探子,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他才計謀失算。

  同樣始料未及的,還有坤極之主蘇皇后。

  她也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這般煞費心機地暗幫,結果卻給齊譽惹來了麻煩,真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總而言之,事態的發展很糟糕。

  這還不算完。

  咱們華夏有句俗語,叫做屋漏偏逢連陰雨,而時下就是如此。

  就在南洋的軍事風波即將形成之際,另一場更具破壞力的詭譎浩劫,在這個節骨眼上爆發了。

  之所以稱它詭譎,主要是因為這場浩劫的起因有些狗血。

  簡言之,為:由一口鐵鍋引發的戰爭。

  啊?又有戰爭了?

  是的!

  這其中的緣由頗具波折,且聽略表。

  眾所周知,當下的北方二強與大奉朝交惡甚深,邊關一帶完全斷絕互市,而此舉,直接影響到了二強的鐵器來源。

  他們這些人皆屬游牧民族,擅育牛羊而拙鍛冶,一旦面臨鐵荒這樣的難題,他們就感覺有勁沒地使了。

  可是,鐵器乃是諸多資源中的重點,絕對的不可或缺。

  所以瓦剌軍斷然決定:打草谷。

  然而,軍用鍋不同于民用鍋,它的口徑甚大,普通百姓家不可能有,要想得到這東西,就必須得打敵軍的主意。

  在瓦剌軍中,剛好有一個急于表現的權二代,他在別人雞血的刺激下自告奮勇,連拍著胸脯接下了此任。

  而別人不好意思與他相爭,也只得拱手相讓。

  在展開行動后,這位權二代表現地非常積極,不敢有絲毫怠慢。終于,在他仔細地勘察下,在一偏僻處發現了一小支落了單的敵軍哨所。

  接下來,他憑借著人數上的優勢沖散了華夏軍,并如愿地搶到了一口碩大的鐵鍋。

  按常理上來說,任務有所收獲,可以返回去交差了。

  可他,偏不!

  殊不知,他剛好上瞧了一個途徑此地的華夏民女,在下半身思維的趨勢下,他選擇了逗留。

  他得逞了,不過,卻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就在此廝剛剛行完那禽獸之事時,戚景之妻方若蛟就親率著一隊人馬撲殺而至了。

  依她的個人習慣,每當遇敵,都會首選搭箭射殺,干凈且又利索。然而,這次卻是不同,她居然破天荒地下令虐殺。

  看呀,那名徒遭欺凌的民女實在是太可憐,彼此同為女子,豈不不為她討回公道?

  怎么討呢?

  于悲憤之下,她陰惻惻地下令道:先將那名賊子的‘第三條腿’以鈍刀切掉,然后再一步步地凌遲處死……

  “這……”

  “嗯?”

  “是!”

  直到此時,眾將們才恍然明白,戚將軍為什么會那么懼怕自家的內人,沒曾想,卻是這么一個緣故呀~~

  此外,眾將還明白了一個傳說中的道理,即為:最毒婦人心!

  你收繳作案工具也就算了,又何必如此殘忍呢?

  殘忍?

  若受害者換成你的家人,你就不會這么想了!

  方若蛟冷冷一哼,辯道:對于畜生,我態度只有一個,那就是血債血償。不要給我講什么大丈夫之風,我可是一位柔弱的小女子……

  你還柔弱?

  眾將的笑容皆裂屏……

  出于基本禮節,方若蛟于事后把權二代的‘全尸’還給了瓦剌,至于如何去葬,就不是她該考慮的問題了。

  面對著那一筐難辨的尸體,瓦剌的高層倏然震怒!

  簡直是恥辱!

  此仇若不報,豈不是貽笑世人?那樣,還何以在草原上立足?

  在一番癲狂般的咆哮過后,雙目充血的瓦剌王悍然下令:必須要用戚家軍的鮮血,來洗刷這‘被碎’的恥辱!

  群臣皆垂首附議,表示贊同。

  之所以會引起這么大的反響,主要是因為死了的權二代地位崇高,瓦剌王若不做出報仇的表態,勢必會引起權貴階層的嚴重不滿。

  就在定策時,久不見經傳的張程東.突然閃了出來,建議說:可拉攏同仇敵愾的韃靼軍,聯合一同攻奉。

  瓦剌王略一琢磨,也覺得這個點子相當可取,于是,就這樣定了下來。

  很快,這場戰爭以井噴之勢爆發了出來。

  正如范文正詩中有云: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看哪!

  漫天風沙中,刀光戟影幽幽閃爍;鼓角爭鳴間,憤怒嘶吼震耳欲聾!

  鮮血染紅了黃沙,白骨砌成了樓蘭!

  在那一個個橫著的馬革中,裹著的全都是我悲壯犧牲的華夏兒郎。

  在沙葬的那天,戚景喝得是酩酊大醉,他傻笑著,嘴里不斷念叨:“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不過,喝酒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必須要拿主意才行。

  戚將軍身為是三軍主帥,絕不可能放縱不羈,也就過了盞茶工夫,他就猛然清醒了過來。

  隨后,他便揮毫急書,向朝廷的兵部發去了加急求援。

  目前的戰況十分膠著,也只有增兵添實力,才能最快、最有效解決困難。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他的此舉卻是遭到了兵部的斷然拒絕。

  這一次并不是朝廷不愿幫他,而是因為大形勢突然有變。

  何變?

  如下:

  在北方的戰火點燃之后,很快就蔓延到了東海之濱的扶桑國。

  要知道,該國賊子早就持著伺機而動的心態,如今逢上這等良機,又豈可能放過呢?

  必須出兵!

  在扶桑的高層看來,當下的大奉可謂是四面楚歌,哦不,應該說是三面楚歌。

  都是哪三面?

  你看,漠北之地抵御二強,南洋之域抗擊佛朗機,若在此時,扶桑再突然發難的話,那不就是三面楚歌了嗎?

  關鍵是,可以趁火打劫、渾水摸魚。

  正是因為東海突變,所以,兵部才拒絕了戚景的緊急求援。

  ……

  這一日,皇帝獨鎖于深宮之中,悵望著案上的地圖癡癡發怔。

  “此乃我大奉建國以來所遇到的最大危機,希望齊譽和戚景二卿不負朕之重望,守護住國之疆土……”

  嘆罷了后,他又取過來了內閣票擬后的鯤鵬水師出兵的折子,然后凝重地在上面畫了一個朱紅的圓圈。

  “東海水師,出征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