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洪武興明 > 第108章 稅收強國
  眾所周知,明代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低稅收朝代,作為一個領土面積遠超宋代的龐大帝國,明代稅收卻常常只有宋代的八分之一不到。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從朱元璋時代定下的稅收政策。

  朱元璋自己是農民出身,受過貪官奸商的嚴重盤剝,對商業行為有著嚴重的偏見。

  所以,朱元璋建國后,一直走得是重農抑商的路線,不但對商業行為采取限制,還實行嚴厲的海禁,甚至連商業稅也懶得收,幾乎快要沒有。

  以1578年的浙江金華縣為例,這是一個非常繁榮的地方,按常理應該能貢獻出大量稅銀,但當年實際收入的商業稅只有不足7兩,這是一個多么離譜的數字!

  就連金華縣在地方志中也只能坦率承認,該地的商稅征收,實際已經停止了很長時間。

  商業收不到稅,那就只能從農業入手,偏偏老朱又是個非常同情農民的人,他制定的農業稅也是歷代最低水平。

  到底有多低呢?

  洪武初年,一畝地只收大約三到四斗米,即便這么低,后來還進一步下調,調整為每畝只需繳納一斗米。

  明代一斗米合約十八斤左右。

  而明代一畝地的平均產量,大約在三百四十斤上下(南北方會有一些浮動)。

  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如此低廉的收稅,要如何供養一個龐大的帝國呢?

  官員的工資要發,將士的軍餉要發,打仗要花錢吧,治水賑災也要花錢吧,那么錢從哪里來呢?

  老朱一拍腦門,想出一個絕頂妙計,那就是削減官員俸祿,讓士兵自己種田,養活自己。

  不得不說,這套辦法,在亂世還是很有用的。

  那個時期生產力被嚴重破壞,一方面稅收確實不高,另一方面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對生活的要求都很低,能吃飽肚子,活下來就行。

  但隨著大明朝的建立,這套制度就慢慢行不通了。

  當官的也是人吶,十年寒窗苦讀,最后挑上一副重擔,不說升官發財,手里拿的薪水,卻連養家糊口都不夠,這誰還能干得下去?

  以明代最著名的清官海瑞為例,他一生清廉,從不貪污受賄,日子過得窮困潦倒,連肉都吃不起。

  有一次,海瑞母親過大壽,他思來想去,終于決定狠心上街買一回肉吃,可結果到了菜市場,卻發現以他手里那點錢,根本買不起肉,只能嘆息一聲,轉身離去。

  海瑞死時,御史王用汲為他主持葬禮,結果發現海瑞家一貧如洗,到處破破爛爛,連下葬的錢都沒有。

  王用汲當場落淚,自己掏錢,這才安葬了海瑞。

  如此低廉的俸祿,使得大量官吏想辦法自己撈偏門賺外快,比如赫赫有名的“淋尖踢斛”。

  當時百姓交公糧以斛(hú)為計量單位,明確要求斛頂必須堆滿,形成一個尖角,才能算數。

  于是呢,就有官員想出辦法,在驗收公糧時用腳使猛踢斛,斛頂上的糧食就會撒下來,這部分糧食被稱為“損耗”,光明正大的裝入了當地官員的口袋。

  長此以往,吏治越發腐敗,整個制度完全變了味。

  朱元璋以殺貪官聞名,卻發現無論怎么殺,那些貪官就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怎么也殺不完。

  老朱的本意是降低稅收,體恤民情,結果國家沒錢救災打仗,官員沒錢養家糊口,反倒催生出許多巧立名目的苛捐雜稅。

  這些苛捐雜稅強加在百姓頭上,最后的結果是,老百姓身上負擔一點也不輕,而國家手里反而沒有銀子,完美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至于當兵,也是一樣的苦逼,當兵本來就是要玩命,屬于高風險職業。

  結果非但沒有優待,反而還要種地養活自己,長此以往,又有誰愿意當兵?

  等吏治腐敗后,軍田又被大量侵占,士兵們無地可種,吃飯都成了問題,大量士兵開始逃亡,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縱觀大明一朝,除了少數幾個時期,大部分時間都在為錢發愁,最后連李自成打進北京,崇禎皇帝手里連招兵的錢都沒有,還要落下顏面,找大臣們借錢。

  朱文正正是了解這些,才希望趁著大明還沒有建立,說服朱元璋適當鼓勵商業行為,并合理收取商業稅。

  當然,老朱是千古一帝,極有自己的主見,想要靠著一張紅口白牙,就輕易說服他,無異于癡人說夢。

  所以,朱文正的策略就是,先把馬奶酒搞起來,然后主動上稅,讓老朱嘗到商業稅的甜頭,然后再鼓動他,正式制定政策!

  朱元璋聽到朱文正想做馬奶酒生意,倒也沒什么其他想法,只是點點頭,表示支持。

  朱文正卻趁機說道:

  “叔父,我不但想做這筆生意,更希望能將收入的十分之一,上交國家充當稅收!”

  朱元璋一愣,自古以來,只聽過偷稅漏稅的,還是第一次見到要主動上稅的,他有些不明所以的問道:

  “文正,國家并沒有征收酒稅,你這是為何呀?”

  朱元璋在三年前才設立鹽法、茶法,主要對食鹽和茶葉,按照二十抽一的比例收取低稅,至于其他行業,許多都是不用交稅的。

  最典型的就是開礦,現代人都知道家里有礦是多么的富裕,但老朱竟然允許私人開礦,還不收取任何費用,這簡直是匪夷所思!

  所以,當聽到朱文正的白酒要上稅,還是以十分之一的高比例交稅,這讓朱元璋非常驚訝。

  朱文正當即挺起胸膛,擺出大義凜然的樣子:

  “叔父!我在洪都時,曾聽從您的教誨,多多親近讀書人,書中有一句話,叫做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我時常感嘆,世間無論商人還是農民,皆受國家庇護,國家興修水利,維護治安,抵御外敵,造福于人民。

  既然如此,不管是商還是農,皆有支持國家財政稅收的義務。

  侄兒不才,愿意做個表率,為國家作出些微薄貢獻!”

  朱元璋聞言大喜,倒不是因為看上那點酒稅了,事實上,他目前還預料不到能有多少收入,他是被朱文正心系國家的無私態度,給感動了!

  “好!好!好!”

  朱元璋一連說了三聲好,感覺還是不夠,又親昵的拍著朱文正肩頭道:

  “文正!你能有這份心意,叔父極為欣慰!至于那稅收,先不用急著交,等你有盈余再說不遲,可不要做了賠本買賣!”

  朱文正點頭稱是,又趁熱給老朱添了一杯酒,朱元璋拿起杯子就干了個精光,直覺得今日見到朱文正,那是越看越順眼,越看越漲臉!

  好!

  大哥你若是在天有靈,看到文正如此出息,一定也會像我一樣,感到莫大的驕傲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