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昏君開局:天下大亂,我落草為寇 > 第977章 落定(下)
  長夜過去,天光大亮。

  杭州城重新恢復以往安定而繁榮的模樣,除慶春門外,四方各門也早已開啟。

  但對城中絕大多數百姓來說,這一晚的變故還是帶給他們不小的影響與沖擊。

  昨夜城東方向的殺聲和慘叫,足以讓太多人印象深刻,然后不久,一個說法也就不脛而走——竟是有扶桑海寇意圖趁虛入侵杭州城,而且還是在有紀李周三家內應的情況下。

  此說法一經散播開來,頓時就引得全城百姓后怕不已,也讓大家對那三家的仇恨抬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原先,對三家幾乎破家滅門的遭遇,杭州城里不少人還是抱有一定同情之心的。

  畢竟他們雖沒少干欺行霸市,控制綢緞買賣的勾當,但也只是針對其他綢緞商人,以及對外,杭州本地人倒是沒太受影響,自然難有憤恨。

  但這一回,他們居然意圖引外敵入城,那就真是引起公憤了,一時間,對紀于周三家的聲討與辱罵不絕于道,甚至連關押著他們的大牢之外,都不時有人特意跑去罵上一番。

  然后,就是民間對官軍的態度那是愈發的恭敬起來,尤其是在知曉昨夜竟是由皇帝陛下親自帶兵滅掉的數千(已開始夸大)的海寇后,大家對皇帝,對朝廷是愈發的感激與信任。

  孫寧當下也就打鐵趁熱,一面下令全城及周邊,讓浙地所有百姓提供扶桑海寇的行蹤,一面又按照紀業所交代的情況,派出兵馬,直接前往那些臨近之前受襲的寧州和鹿州等地鏟除倭寇。

  沒錯,這些早已打破二十多座大小城池,搶了無數財貨物資的倭寇們并沒有逃出海去,或是直接固守城池,而是趁著官軍未到,早就散落藏匿到了浙地各處去了。

  他們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一是因為出海多有不便。

  他們來時都是輕舟冒險,順風而來,而這才沒多久,海上風向未變,又多了無數的財物需要運送,自然不可能再逆風而去了。

  二是因為他們畢竟人不算太多,合在一起也就兩千許人,其中一千還都折在了杭州城下。剩下這一千,早無死戰之心,只想帶著財貨回扶桑,又沒能力驅使各城百姓替他們守城,自然不可能繼續留在一座座宛如牢獄般的城池之中了。

  最后第三點,便是還有人貪心不足了,他們竟還意圖在杭州失陷,浙地大亂后,再于此處搶上一票,所以便又留下,靜候機會。

  于是,這么多海寇便各自分散,隱匿浙地各處,或跑到山上,或霸占村落,倒是過得相當不錯。

  只是他們的好日子終歸是到頭了,在有了各種線索后,官軍也是四處分頭出擊,殺得全無準備的這一干海寇死傷慘重。

  這些扶桑武士,一如他們后來的祖孫一般,只會對弱者抽刀,當真正碰上比他們更強的兵馬時,一旦真打不過,那就迅速作鳥獸散,或降或逃。

  官軍上下則是早得了授意,這次出擊是要全殲賊寇,除惡務盡的,所以對他們自然也是趕盡殺絕。

  除了一些頭目首領之類的家伙外,其他海寇嘍啰,那都是當場格殺,一個不留。

  而更叫這些扶桑海寇感到絕望的是,接下來哪怕他們改扮換裝,尋到機會從官軍合圍的縫隙中脫逃出來,等著他們的,依然是死路。

  因為浙地全境,各縣鎮鄉村,盡皆都被動員了起來。

  只要是出現在境內的陌生之人,便會被嚴加盤查,而只要他們聽不懂,說不出官話或是當地吳語的,那就會被當作海寇,直接捉拿。若敢反抗逃跑的,那更是當場格殺勿論!

  于是,短短半來個月的時間里,這些扶桑海寇又享受到了歷史上自己后世子孫的待遇,陷入到了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般的攻勢里來。

  面對如此情勢,別說只有區區百多名海寇得以脫身,就是再多上十倍百倍,只要他們是分散開來的,其結果就只有一個。

  自六月底到七月中旬之后,在這十幾二十天的盛夏時節里,浙地上下盡皆一心,在還算農閑的日子里,真就給了所有上岸來的扶桑海寇們以絕戶之擊。

  到最后,等到這些賊寇或是他們的首級被全數送到杭州,交與皇帝陛下時,他們的數量早已超過了兩千之數。

  對于這其中是否存在誤殺之類的問題,孫寧是完全不作計較了,只是按照之前的約定,賞賜了大量財物下去,以表彰那些在除寇行動中立下功勞的地方官府和個人。

  至于這些財物的來歷,自然很是清楚,正是得自于被滅門抄家的紀于周三家了。

  因為就在浙地四面出擊,絞殺一切扶桑海寇的同時,杭州城里也對這三家之人進行了最后的清算。

  這一回,再沒有人為三家之人叫屈了,甚至都覺著只一刀殺了他們都算是便宜他們了。而抄家什么的,更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于是在七月初五這天,頂著烈日,杭州,乃至周圍許多州縣的百姓,都不辭辛勞地跑到了錢塘江畔,觀看這場規模浩大的行刑。

  三大豪商之家,合到一起足有四百來人,再加上一些海寇,比如武田壽者,同時受刑,當真是蔚為壯觀。

  這些人里,無分男女老幼,都難逃一死。

  而其中一些重要人犯,比如武田壽,比如紀業等,更是享受到了極刑中的極刑——凌遲!

  據說,這一日,錢塘江畔哀嚎慘叫之聲久久盤繞,使得無數飛鳥多日不敢打此過。

  據說,這日之后,錢塘江水作血紅之色,足有三日之久。

  而每一個親歷其事者,都只覺著痛快,而不曾為任何一個死者感到可惜或冤枉。畢竟這些受到牽連的三家族人,哪一個以前沒有因此身份而得到足夠大的好處呢?

  既然曾經因此身份獲取大把好處,自然就要承受其所帶來的最終后果。

  或許對杭州,對浙地的百姓們來說,隨著這場明正典刑,這次的風波終于落定。

  但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皇帝和朝廷,卻已在醞釀下一場反攻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