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救世秦皇 > 第87章 西楚之地
  嬴政聽聞王賁率軍歸來,早有預料,但聽說蒙恬跟著一起回來了,便心生惦念,也頗為奇怪蒙恬怎么跟王賁遇到了一起。

  早早地用了些午膳,嬴政命趙高備車,并將三套完整的瓷器都拿到了車駕上,來到了呂府。

  呂不韋慌忙出來迎接,躬身說道:“老臣正要動身入宮,邀王上到城門外迎接王賁將軍凱旋。卻沒想王上先到了老臣府上。”

  嬴政笑了笑說道:“誰邀誰還不都是一樣,寡人為仲父帶了些寶貝過來,所以提前了些。”

  呂不韋將嬴政請進屋內,但瞧見趙高和隨從的兩個小太監每人手中都提著一個木箱,不由得雙眼放光。這個木箱他見過,正是存放瓷器的箱子。

  坐定了之后呂不韋便問道:“王上所說的寶貝,可是瓷器么?”

  嬴政知道呂不韋早就注意到了箱子,便抬手將趙高招呼過來,趙高將木箱放在桌子上,小心地打開了箱子。

  呂不韋起身疾步走了過去,拿出了一個瓷碗,仔細觀察,卻不由得呆住了。

  昨日呂不韋拿回府中的那箱瓷器,已經被他視若珍寶了,如今看到眼前的這些瓷器比昨日的還要精美細致,簡直高興地合不攏嘴。

  “仲父覺得怎么樣?”嬴政笑著問道。

  呂不韋不住地點頭:“不錯,不錯,看來這景家班的功底還真是不錯,才一天的功夫,竟有了如此改進,想必這花紋是可以隨心怎么雕上去都行了。”

  “這是自然。”嬴政說道。

  呂不韋眼睛瞪圓了,一副發現了金礦的表情。

  嬴政卻頗為平和地說道:“這三箱瓷器,寡人送仲父一箱,另外兩箱是想賞給呂文和呂武的,他們為寡人修建古承宮,辛苦得緊,由你親手賞給他們吧。”

  嬴政輕描淡寫地送了順水人情。

  呂文、呂武督建古承宮,確實有功,也應該賞賜,可嬴政卻借呂不韋之手來賞賜,這既給足了呂不韋顏面,又足以讓呂不韋突顯賞賜之物的價值。

  至于賞不賞于呂文和呂武,那便是呂不韋的一念之間了。

  呂不韋喜出望外,代呂文、呂武謝了恩,命侍從將三箱瓷器拿了下去,連連叮囑務必要輕拿輕放。

  嬴政心中暗喜,這類的瓷器以后可是取之不盡,到可以辦到許多大事。

  安置好了三箱瓷器,呂不韋看了看時辰,然后整裝備馬,陪同嬴政一起向南門行去。

  兩個人騎著馬并肩而行,后面跟著趙高與呂不韋的侍從。

  “仲父,寡人聽說蒙恬是跟隨王賁一起回來的。”嬴政說道。

  “確實如此,王賁傳來書信,說道蒙恬正在他軍中,至于緣由,卻并未提及。”呂不韋說道。

  嬴政有了一絲疑惑,自言自語道:“蒙恬出行的路線,應該與王賁歸朝的路線重疊不到一處啊,莫非出了什么變數?”

  呂不韋心情尚好,便安慰道:“王上不必疑慮,見了面問清楚便是了。”

  嬴政點了點頭,騎馬的速度加快了一些。

  到達南城門的時候,傳令兵早已在城門口等候,見兩人走近,忙上前跪拜道:“稟王上,呂相邦,王賁將軍已抵達城外,等候王上詔命。”

  呂不韋揮了揮手,說道:“傳命接駕。”

  傳令官領命,向城外騎馬奔馳而去。

  嬴政和呂不韋等人也加快了些速度,向著點兵場行去。

  嬴政登上點兵場高臺的時候,臺下的兩萬余名軍士齊齊跪拜。

  嬴政抬手高聲說道:“眾將士平身。”

  軍士們起身,方陣前方走出一位將領,正是王賁。

  王賁走到點將臺下,拱手道:“末將受元帥之命,平亂殿后,后領王上旨意班師而歸,特此復命。”

  說罷,王賁從懷中掏出了前軍先鋒的兵符,雙手捧至頭頂。

  趙高上前接過兵符,走上高臺,以同樣的姿勢交給嬴政。

  嬴政接過兵符看了看,便交給了呂不韋。

  交接完畢,呂不韋派親信安置兩萬軍馬回軍營,并加以犒賞。

  這時,蒙恬也從陣前走到王賁旁邊,拱手說道:“臣蒙恬隨同王賁將軍回城。”

  嬴政剛想問些什么,可轉念一想,派出蒙恬的真實緣由且不可當眾說出,于是說道:“都隨寡人回宮吧。”

  眾人遵命,紛紛上馬,跟著嬴政來到王宮。

  嬴政命人去蒙府和王翦的府上,將蒙武與王翦也傳入王宮,又讓趙高去叫了李斯。

  議事大殿后堂,嬴政、呂不韋、王賁和蒙恬剛剛坐定,蒙武和王翦便急匆匆地趕了過來,李斯也隨后趕到。

  眾人坐定,嬴政沖蒙武和王翦笑了笑說道:“你們的將門虎子今日一同歸朝,所以邀你們同來。”

  蒙武和王翦一同拱手道:“末將謝王上。”

  嬴政點了點頭,看向王賁,說道:“先說要緊的事吧,邊關情況怎么樣。”

  王賁拱手道:“稟王上,趙國那邊已經撤軍多日,小將得到詔令,才知已與趙國講和。但究其緣由卻因魏國而起,故而魏國方面卻不得不防,于是便移師魏國邊關觀察動靜,過了幾日見魏國似乎也并無交戰的意向,剛要請奏王上是否班師,卻探聽到魏、楚交界處,楚國居然囤聚了十萬大軍,想必魏國定是忌憚這楚國的大軍,所以才沒有動作。但這楚軍是敵是友實難分清,所以末將才又多駐扎了幾日,以便觀察楚軍。”

  “你回來的時候,楚軍撤退了么?”嬴政急問道。

  眾人也都關心這個問題,目光齊看向王賁。

  “并沒有。”王賁輕輕搖了搖頭,說道,“末將搭救了蒙恬與幾個司馬家的族人后,又接到王上旨意,心想若是楚國真的攻了過來,末將的這點人馬也是抵擋不住,所以便奉旨班師回朝了。”

  “搭救?”嬴政吃了一驚,看向蒙恬,忙問道:“路途中遇險了么?”

  眾人也都是一驚,蒙武更是眉頭一緊,雖說蒙恬就在眼前,但也是迫切地想知道當時的情形。

  蒙恬自知這種場合不宜說的過多,平緩地說道:“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末將奉了舅父之命,前往巴地送些物品,然后順江東下,來到了郢城。卻不想這楚國古都明著是大秦的土地,暗地里卻楚匪橫行。”

  蒙武急問道:“楚匪?何為楚匪?”

  蒙恬解釋道:“當年大秦雖攻下了楚都郢城,可雙方卻均是傷亡慘重,楚軍奮死抵抗之余,被擊潰的余部分散于各個山頭,做了匪盜。”

  呂不韋眉頭一凝,說道:“若是潰軍轉做了山賊,那么數量可是不少啊,怎得咱們都不曉得。”

  “這些匪患較為分散,也很少擾民,只見了富戶,才有所舉動。”蒙恬說道,“也正是沒什么防備,吾與司馬家的人,險些被捉了去。”

  嬴政臉色一沉,說道:“居然有這等事,此地雖然并未封賜出去,但也有太守所鎮守,怎么匪患如此猖獗。”

  蒙恬輕輕搖頭道:“此地多為楚民,之前的幾位先王仁愛,并未下令驅趕,更不許官民對他們有所欺凌,但他們卻心系楚國,仍以楚人自居,口中稱此地,仍為西楚,意為位于楚國西面的楚地。”

  呂不韋聽到先王的字樣,仿佛想到了什么,說道:“不對啊,攻占郢城,已經是四十年前的事情,那時的楚國潰軍,如今想必已經六十多歲了。”

  “不錯。”蒙恬點了點頭,面色陰沉地說道,“如今的山匪,其實是那些老山匪的子孫,曾經的那些潰軍做了老山匪,也都娶妻生子,圈地封山,過著部族一樣的生活。”

  眾人聽了,都是倒吸一口涼氣,這樣的事情,與國中之國有什么區別。

  “難怪那些當年的殘軍會各自占據山林,有恃無恐,想必是有不少的鄉紳和百姓,暗中維護他們,保證他們的供給和安全。”呂不韋在一旁分析道。

  “正是如此。”蒙恬說道。

  蒙武看著蒙恬,明知他并無事,卻不免擔心地問道:“當時的情形可否兇險,司馬家的人都沒事吧。”

  蒙恬的面色雖然平和,卻也似心有余悸:“險情倒是有的,吾帶著司馬家的人一路奔逃,險遭敵手,情急之下一路向北,這才遇到王賁兄弟的隊伍,化解了險情。”

  王賁在一旁說道:“是啊,末將見蒙恬被追趕,于是率軍剿滅了追擊的來匪。”

  嬴政忿忿地說道:“可恨,若不是王賁,蒙恬豈不是遭了毒手,李信是干什么的,他的人馬都是白吃飯的么?”

  李信與蒙恬自幼陪伴嬴政讀書練武,三個人關系十分要好,而就在去年,李信剛行了冠禮,被派往郢城做了太守。

  蒙恬見嬴政動了怒,忙說道:“王上切莫動怒,微臣此次是私下出行,李信太守并未知曉,何況險情來的突然,李信便是知道了訊息,怕是也追趕不及。”

  嬴政平靜了一些,想到蒙恬出行的原因,沉聲說道:“即便如此,縱容盜匪也是過錯。”

  “李信確實有過,只是不知道他對匪患之事了解多少。”呂不韋在旁說道,“只是治罪,終究解決不了匪患的問題。”

  嬴政看了看呂不韋,問道:“那依仲父看來,眼下該如何去做?”

  呂不韋略微思量了一下,語氣頗為嚴謹地說道:“現下王上大婚在即,想必李信也定會回到咸陽,王上可傳命于他,命他在回朝之前,務必查清各地山匪的底細,共有多少分支,每支有多少人馬,有沒有招降的可能,這些都要探查清楚,否則,可真要治他個失職治罪。”

  呂不韋終究是老江湖,這種事情該如何處理,早就心中有數。

  “仲父說的極是。”嬴政點了點頭,又看了看蒙武和王翦,說道,“不知兩位將軍意下如何。”

  蒙武看了看王翦,拱手說道:“末將也覺得先是查清了情形,再做打算才是。”

  王翦跟著說道:“王翦是個粗人,只懂陣法,不懂政事,王上若想清剿匪患,派老臣帶兵過去便是。”

  “王上,還是弄清楚了再說罷。”呂不韋仍然行事頗為小心。

  嬴政的目光掃視了一周,看見一直沒有作聲的李斯,便問道:“先生如今身居廷尉一職,現今怎是一言不發?”

  李斯拱手道:“微臣雖然見識淺薄,但王上已然問及,只好發表些愚見。”

  “先生請講。”嬴政抬手示意道。

  李斯清了清嗓子,說道:“依微臣看來,動用軍力來解決此事,非但不會排除隱患,反而會變本加利。若是這些楚國之人一門心思地對抗大秦,即便是殺凈了一批,還會再涌進一批來與楚軍里應外合,奪回失地。微臣也是楚人,卻甘愿為王上赴湯蹈火,為何?”

  呂不韋緩緩點了點頭,說道:“李大人說的,確有些道理。”

  眾人也思索這李斯說的原因。

  李斯繼續說道:“如今之計,莫不如在朝中選定一位楚籍的功臣,或將此地封賜于他,或任命其為刺史,前去廣施恩澤,收服山匪,收攏百姓之心,這才是長久之計。”

  硬搶過來的地盤,哪會那么好管理,何況郢城還曾是楚國的國都。

  嬴政點了點頭,然后看了看眾臣,眾臣也互相看了看,一起哈哈大笑起來,而后齊聲說道:“昌平君!”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