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徒兒下山結婚去吧 > 258 再立奇功 (二合一)
  “朝賀儀始,百官見!”

  伴隨著寺鳴讚官的高呼,教坊司的樂師們開始奏響“聖安之曲”

  正旦朝會上萬官員跟國使臣見皇帝,哪怕有著寺鳴讚官當傳聲筒,但想要讓每一個人都聽清楚說什麼,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於是乎很多禮儀章程,就得靠奏樂來進行補充不同的鍾鳴鼓聲代表著不同的意思站在遠處的官員們,哪怕沒有聽到鳴讚官的聲音,隻要能聽到奏樂就能明白該做什麼“元正啟,品物鹹新,臣等恭下與天同休”

  “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以及番使臣跪伏在地,向明英宗朱鎮行五拜三大禮,並且齊聲說出正旦恭賀話語隨著百官開始行禮,禮樂奏曲也發生了變化,從開始到“聖安之曲”,變換為了“萬歲樂朝天子之曲與此同時另外一邊的寧宮,太後孫氏同樣高坐在禦座之上,與明英宗皇後錢氏一同接受著入宮命婦的讚拜“眾平身”

  “謝下”

  指南文武百官起身之後,隻見英國公張輔首先出帝朝賀道:“元正一歲之首,冬至一陽之複,此天地之洪福!!”

  明朝宗室一旦成年必須出封國,戚自然張輔乃初代封元老,當由他首先祝詞明英宗聽著英國公的祝詞,麵帶微笑的點了班朝賀大禮的每一步,都有著固定的規章流程閣首輔馬愉站了出來,向皇帝道祝賀詞“元正首,景福維新,臣恭祝下萬壽無“有製入班”

  馬愉恭賀完畢後,部天官王直緊接著出班,然後便是五軍都督府的武臣,再後為各番的使臣朝鮮、球、安南等等番使臣恭賀祝詞,還有著新年初始的一派祥和景象,直到最後的瓦刺使臣出列,氣卻陡然發生了變化原因無他,如今瓦刺部也先的司馬之心,已經路人皆知誰都知道現在的蒙古跟大明,僅僅維係著表麵的和平,實則漠北邊塞戰雲密布“瓦刺使臣大宴儀,恭賀大明皇帝聖體安康,永享太平”

  大宴儀用著散漫的態度,說出了這句祝詞,動作語態絲毫沒有對大明皇帝成麵跟敬思並且“永享太平”四個字出來,更含著一種挑的味道這讓假笑的臉都僵了的胡愛,不由收起了笑容,神情變得有些冰冷起來感受到皇帝心境的變化,站在一旁的寺鳴讚官,此刻都不知道是該繼續按照朝賀儀流程,讓瓦刺使臣有製入班還是直言點破無禮舉動,迫使其認錯道歉,顯大明天朝上國的威嚴可問題是,瓦刺使臣的言行舉止,屬於那種打擦邊球惡心人,深究起來並無足夠的理由就在鳴讚官左右為難之際,一名年輕官員從大殿最末端站了出來,朝著皇帝大聲告道:“下,朝賀儀當有舞樂助興,臣聽聞瓦刺使臣精通胡旋舞,不如讓等大明君臣欣賞慶賀一番如何?”

  有力的聲音回蕩在奉天殿內外,滿朝文武都下意識的朝著隊伍末端望去,隨即臉上出現了一副果然是他的表情論大明誰敢這麼肆無忌的“君前權”,非楊澤莫屬當年朝貢大禮上麵對瓦刺使者無禮,便是楊澤站了出來斥降伏,今日此景仿佛昨日重現出鎮一方歸來,楊澤依然還是那般年少輕狂!

  “明朝官員,你這是欺不懂朝賀儀嗎?”

  “別忘了當年我蒙古鐵騎,同樣入主過中原!”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相比較兩年前瓦刺部的入貢使臣,說句漢話都結結巴巴如今的正旦朝賀使臣,很明顯對於大明禮儀、中原文化研究深朝賀儀並無什麼舞樂助興,這是在後麵“宜”,才會出現的場景並且大宴儀還知道楊澤說出這番話,遠遠不止舞樂助興那麼複雜,是在赤的羞辱瓦刺!

  漠北遊牧民族,永遠都不會忘記當年大唐皇帝天可汗,滅突汗國後令利可汗未央宮起舞助興堂堂突可汗如一婦人奴,此乃大漠男兒的恥辱今日要自己起舞助興,蒙古鐵騎尊嚴何在!

  “放肆,等不過我大明太祖皇帝手下敗將,談何入主中原!

  成國公朱勇怒喝一聲,如果不是宜站了出來,估計就是他威壓瓦刺使臣了畢意當年隨著明成祖朱征戰漠北王庭,北元皇帝都如同喪家犬成麵瘋狂逃竄,今日區區也先太師,又算得了什麼東西!

  “,鹿死誰手未可知”

  瓦刺使臣大宴儀也不爭論,僅是敬重的回了一句大明可能還是曾經的那個大明,可瓦刺已經不是當初的那瓦刺如今縱橫漠北萬裏之地,控弦之士百萬,誰又敢說不能第二次逐鹿中原?

  “有種讓也先小兒放馬過來,看看到底鹿死誰手!”

  朱勇壓許久的豪情壯誌,此刻終於得以發出來想當初自己領軍出塞,漠北蒙古諸部莫不俯首臣服,打了幾十年仗就從未把虜給放在眼中這才馬放南山幾年,瓦刺就到如此地步,隻要皇帝一聲令下,自己依然能金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麵對成國公朱勇的威脅警告,瓦刺使臣冷一聲不再多言,可依舊是一副不的模樣,沒有低頭認錯的意思隻見此時楊澤再犯下一條“君前失儀”,沒得到聖便一步步朝著瓦刺使臣走了過去,大殿兩側文武百官,莫不是感到他身上有著一股氣勢短短一年多時間未見,此子身上居然養成了不怒自威的高官威儀!

  “可認得本官?”

  楊澤站在瓦刺使臣宜麵前,朝他淡淡問了一句說實話,之前宜從大殿最末端站出來的時候,逆著殿外的光線加上楊澤消瘦黑了許多,大宴儀還真一時沒有認出來是誰可此刻楊澤已經站在了麵前,如此年輕的模樣搭配服,大明官員再也找不出第二人“沈狀元”

  看到楊澤出現,宜臉色出現了一絲異變當年朝貢大禮,其實大宴儀也是瓦刺使團成員之一,隻不過站著如,並不能引起眾人的注意如今他成為了瓦刺現任使臣,可當初楊澤威逼前任使臣的場景,大宴儀依然曆曆在目,給他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陰影大明狀元公從來都不講道教化,他比武臣更加的兇狠跟尚武!

  “認識就好”

  楊澤點了點頭,然後靠近宜的耳邊說道“本官現在給你兩個選擇,一是當堂跳胡旋舞,二是向大明天子下跪認錯”

  楊澤並沒有像當年朝貢大禮那般,肆意威壓瓦刺使臣,僅僅給出一個選擇因為時過境遷,現在的瓦刺已經完成了蒙古諸部統一,乃至更近一步的降伏女真三部,以及威朝鮮真要把瓦刺使臣給逼急了,有著即刻開戰的風險,甚至可以這麼說,也先厲兵馬渴望著與大明的戰爭!

  曆史上正統十四年二月,也就是一年多之後,也先率先挑起朝貢矛盾,然後以此為借口主動進攻大明短時間內遼東、甘肅、宣府、大同四路火,並且大同參將吳浩戰敗國,成為了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導火索現在的大明外強中幹,遠遠沒有做好與瓦刺全麵戰爭的準備,這就是為什麼,楊澤給了瓦刺使臣多一個選擇兩“國”之間的交鋒,終究靠的是實力說話“如果我都不選呢?”

  大宴儀雖然麵對楊澤有著一種畏懼心理,但身後有著微弱的蒙古瓦刺部撐腰,並不願意就此臣服他不懷疑楊澤敢動自己,更不懷疑大明會在此時與瓦刺開戰!

  “不選要麼死在大明,要麼死在漠北,本官說到做到冰冷的語氣掩蓋不住那股鋒銳的殺意,明朝是沒有做好與瓦刺的戰爭準備,可哪怕臨時招架的大明,隻要不如同後世那般昏招出,蒙古鐵騎豈能踏破城牆?

  就算皇帝不斬來使,讓大宴儀活著離開京師,楊澤也有著拿捏朝貢的方法,讓瓦刺使臣死在漠北生殺予奪的權力,如今楊澤也掌控在手中!

  朝文武官員看著楊澤與瓦刺使臣細語,幾乎就是再間,剛才還狂無比的大宴儀,臉色變得鐵青起來,並目在炎熱冬日裏,額頭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汗這一刻他終於體會到,為何當初的朝貢大禮,前任使臣會選擇下跪行禮此等威壓,震人心生與死的擇,大宴儀很快就做出了選擇,他轉身麵向大明天子然後緩緩跪下請罪道:“番使臣不懂禮數,還請大明皇帝罪!”

  這一幕變化,再次讓滿朝文武麵麵相,他們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現在的楊澤,舉手投足之間已經有了定國安的能力,四海番莫敢不從成麵是站在殿外回廊的那些地方官府高級官員,此情此景更是難得一見,心中帶來的震簡直無以複加其至很多人都忘記了朝賀禮儀,互相交頭接耳的竊竊私語起來“難怪本官聽聞沈三元出鎮山東治水,山東布政司文武官員俯首帖耳,這般上官威儀簡直聞所未聞!”

  “這可是奉天大殿,沈三元都敢如此肆無忌行事,天子重臣更是無人勸阻,下官也算是開了眼界”

  “本官乃河南布政司參政,去年何止山東布政司俯首帖耳,三省八府之地無一例外聽命於沈憲”

  “虜終究是虜,豈能挑我天朝上國威嚴,沈林真乃國朝顏麵!”

  愈演愈烈的談論聲,很快便被奉天殿內胡愛的聲音打斷“等蠻不通文教禮數,朝賀儀開始之後,前往四館好好學習一番!”

  胡愛麵色嚴肅,現在的他已經不是兩年那個少年天子,並不會因瓦刺使臣的“委屈求全”,便痛苦的認為顯了大明國威瓦刺使臣敢如此放肆的背後,代表著蒙古鐵騎的起,他們已經不甘心再居於漠北苦寒之地,對中原萬裏江山起了之心!

  可能當初自己就應該聽楊澤的,早早防備也先的起“下臣遵命”

  大宴儀頭領命,然後緩緩退到番使臣隊列之中,滿臉不的望著宜等來日我鐵騎踏破京師九門的那一刻,今日之辱必當百倍奉還!

  隨著文武百官跟番使臣的祝詞完成,就意味著“朝賀儀”這項大禮也就開始了接下來便是天子設宴款待群臣,顯君臣相得的“朱鎮”

  隻見數千宮人跟光寺官員,從皇城各處魚貫而出,把早已準備好的座椅酒席擺放紛亂然後參與正旦朝會的文武百官,按照官銜高低不同入席不過林院五品官員,可以高坐四品的袍大員桌,於是楊澤便於謙等林前輩,一同坐在奉天殿內的末席,甚至還出現了一抹怪異的場景那便是滿目袍大員中,出現了一桌青袍林官而在這一桌身著青袍官府的林中,又出現了一名穿著色服的官員放在那些不明真相的番使臣,以及偏遠州府官員眼中,真可是一頭霧水“朱鎮”相比較其他宮盛宴,更多了一份過年的喜慶,意味著規矩守程度,也相對要鬆一些很快入座官員,結束互相舉杯道賀新年,間就衝淡了之前瓦刺使臣帶來的劍拔張氣推杯換盞過後,禮部尚書胡站起身來,舉起酒杯朝著宜說道:“老臣鬥膽,還請敬下一杯”

  楊逝世後,除了戚英國公張輔外,胡就成為了最德高望重的文官身為四朝元老,加上托孤五大臣之一,也隻有他有這個資曆向皇帝主動敬酒“沈憶這些年勞苦功,請”

  宜不但稱讚了胡一句,還非常給麵子的說了個“請”字,這對於臣子而言簡直是莫大的尊榮“多謝下稱讚,此乃老臣本分,當了此殘生盡心輔!”

  胡一邊說著,語氣變得咽起來,目光中還出現了感動的淚花望著胡這副動情姿態,宜也不由動容,想當初看著自己長大的托孤五大臣,如今就隻剩下英國公跟大宗伯兩人“沈憶何出此言,俗話說老當益壯,來日可還需要愛輔朝政”

  “下厚愛,臣真是愧不敢當”

  說罷,胡抬起以後擦了一下眼角,並且這一幕君臣相得的場景,讓很多人看了之後心生感觸畢竟是托孤重臣,哪怕這些年大宗伯在禮部低調行事,並未如同三楊那般掌控朝政大權,依然簡在帝心“下,長江後浪催前浪,一替新人換舊人老臣哪怕老伏,壯心不已,大明終究還是需要更為年輕的能臣幹胡這番話落下後,殿內袍重臣,大多下意識認為他指的是楊澤畢竟楊澤治水不世之功回京,是年輕官員中唯一有過實質政績的後輩,擔得起能臣幹這四字甚至很多人心中測,莫非胡與楊澤達成了某種協議,這是在

  可接下來的一番言語,就大大出乎眾人意料了“正日朝會乃國之大典,不如讓林院的年輕後輩們,來書寫幾封祝詞福一來能顯我大明文運昌榮,二來能展現我大明人才濟濟,下意下如何?

  往年正旦朝會,也常常會有除了重臣外的年輕官員賀詞,不過特別是由最近一科的狀元及第上表胡愛聽到後,就下意識認為胡要讓楊澤來祝詞,於是點了點頭道:“就依沈憶所言”

  三元及第,六元首,文采自是然剛好趁此機會,讓這下番蠻們,看看什麼叫做禮儀之“謝下,林修阿木才華橫,可由他來祝詞”

  阿木?

  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胡愛著實有些意外不過想想阿木好也是乙醜科榜眼,才華庸置疑,而且為人剛正不阿,確實是一塊玉“好,那就讓楊家上表祝詞吧”

  皇帝一聲令下,殿外的阿木站起身來,在一眾低品階跟同輩官員羨慕眼神中,昂首闊步走入奉天殿內單單就這份不不的姿態,就引得無數人好評,果然大宗伯推薦的年輕後輩有點東西,屬實少年才俊阿木甚至在經過楊澤桌旁的時候,朝他投來了一抹“宣戰”的目光這份祝詞阿木可盡心血,有著絕對的把握在文采上不輸楊澤,正統十二年的正日朝會,定然不會再成為此子的獨角戲!

  隻見阿木來到大殿中央,朝著胡愛行禮後,便地有聲的結束朗誦道:月正之元吉,應三統之中靈順天地以交泰,協太之元精華映於飛雲,朱幕張於前庭五旗於東序,表雄虹而為一字一句,字正腔圓,辭華麗與精並存,可把個人才華給展現的淋盡致“人肅其齊列,九賓以成行齊八荒於服,鹹首以來王!”

  一般是最後這幾句收尾,在經曆過剛才瓦刺使臣的狂妄後,更是如同說在了胡愛的心上他想要達成的帝王目標,便是四海升平,八荒臣服!

  “好,楊愛果然才高八鬥,無愧幹榜眼之資”

  對於這首祝詞,胡愛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以往這種讚美,年輕官員中隻有楊澤得到過!

  “謝下稱讚,臣感激零”

  阿木立馬俯首道謝,不過在起身之後,他卻說出了一句驚人之語“下,古人雲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沈侍讀學士乃三元及第,才學深厚臣遠不如“趁此良辰吉日,不如也計沈侍讀學士上表一份祝詞”

  自古文人相輕,一般是對於阿木這種心高氣傲之輩而言,更無法接受自己功名途、文采,樣樣不如楊澤今日這場正旦朝會,阿木懷疑在祝詞上麵,楊澤自然也有所準備既然如此,不如正麵對決一番,看看天下才華共一石,誰能做到獨占八鬥!

  此言一出,在場袍重臣們臉上表情很成麵,以往就隻有楊澤一個肆意妄為之輩,沒想到現在又出現一個林院這種清貴地方,還真是困難出狂生不過阿木這次矩之舉,算是選對了時間,那便是於情於理,乙醜科狀元都得在正旦朝會上祝詞一首哪怕阿木不主動提及,胡愛都會讓楊澤寫上一首,所以這更像是推波助“沈愛,你可有準備祝詞?”

  說這句話的時候,胡愛臉上帶著一抹玩味笑容阿木對楊澤的不服跟針對,簡直於言表,這胡愛要是還看不出來,真是有些尊重他的皇家教育不過對於帝王而言,臣子間有些摩擦爭鬥,並不是一件壞事情或者更直白一點說,臣子要是其樂融融打成一片,那才是對皇權的威脅既然如此,那就看看宜能否力壓群雄!

  聽到皇帝的令,楊澤站起身來回道:“回下,臣並未準備祝詞”

  楊澤這句話,直接就引爆了全場嘩然,楊澤好也是三元及第,怎能在正旦賀詞上毫無準備,這不是觸皇帝開年眉頭嗎?

  果然當楊澤這句話說出來,宜臉上的笑容僵住了,狀元及第祝詞是個正旦朝會的傳統,這也能忘?

  這家夥是不是有些而驕,連正旦朝會都敢不重視了嗎?

  宜此時回頭看了一眼楊澤,眼神從最初的震驚變成了一抹敬重要說楊澤是不知道或者忘記正旦朝會祝詞,宜是萬萬不信的那麼隻剩下一種可能性,他不敢應下這場文采之戰三元及第,六元首,不過如此!

  可就在所有人都認為楊澤要倒黴的時候,他卻從殿門負責糾儀的禦史手中,拿過來一個錦盒這個錦盒,也是宜從馬車上帶入宮的那個“下,臣雖未準備賀詞,但準備了另外一樣東西”

  “,那便展示給看看”

  從楊澤拿出錦盒的那一刻,胡愛心中便充滿了好奇,想看看他這個“盒子”

  中到底賣著什麼藥別說是胡愛了,就連殿內很多成麵不言笑的閣部重臣,都下意識伸長脖子盯著宜手中錦盒,準備一探究竟麵對萬眾期待的目光,楊澤步走向大殿中央,然後緩緩打開了錦盒的蓋子,露出裏麵一疊厚厚的書籍書?

  當見到是書的時候,很多人都流露出異神情,楊澤參加正旦朝會,帶一疊書籍過來幹甚?

  可當楊澤把最上麵一本書籍拿於手中後,看著封麵上那四個大字,間出現了死特別的雜因為這四個字,便是《宇通誌》!

  曆時兩年,楊澤憑借一己之力,修完了這部大明地理總誌其難度,其成就,其功勞,不下於治水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