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徒兒下山結婚去吧 > 478 明軍雲集 (二合一)
  皇太子猛可突然的反對,讓吳榮神情有些詫異,李達臉色卻瞬間陰冷下來。

  常言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個多月相處下來,李達清晰的感知到皇太子猛可的變化,從最開始的言聽計從,期望能借助明軍的力量繼承汗位,直至最終重建韃靼部。

  到後麵隨著舊部的增多,特別是被也先給打散的蒙古大汗怯薛軍殘部的依附,讓猛可逐漸生出了擺脫明朝控製的野心。畢竟身為黃金家族的血脈,未來的蒙古大汗,又豈能甘心成為一個***控的傀儡?

  回到遼東都司駐地廣寧城,等同於回歸到蒙古質子的身份,想要重返草原遙遙無期。說句雙方心知肚明的話,李達率領這一萬遼東騎兵明麵上是護衛,實際上更類似一種看押。

  皇太子猛可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擺脫「階下囚」的處境!

  對方拒絕回廣寧城打著什麼算盤,李達心裏麵同樣很清楚,但目前形勢下還不能翻臉,他隻能按捺住性子勸說道:「順義王,義州城的快速淪陷,意味著瓦剌部主力從宣大防線轉移到了遼東。」

  「隨著也先的到來,兀良哈三衛大概率會選擇歸順,那麼我們的行蹤將在東南蒙古暴露無遺。你覺得靠著幾千區區怯薛軍,就能抵禦瓦剌鐵騎嗎?」

  麵對李達的勸說,皇太子猛可依舊斷然拒絕道:「黃金家族的血脈在草原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本太子不僅僅隻有幾千怯薛軍,還有數萬韃靼部族,更有數不清的蒙古部落願意歸附。」

  「另外兀良哈三衛雖臣服於明國,但他們依舊沒有忘記自己長生天子孫的身份,如何就能斷言他們一定會歸附叛賊也先,而不是歸附本太子呢?」

  猛可狂妄驕縱的本性,此刻簡直暴露無遺。要知道他是也先姐姐跟脫脫不花所生,代表著蒙古兩大最強姓氏的聯姻,各方勢力均把他視為天之驕子。

  如果不是也先懶得再裝下去,打算對黃金家族來個斬草除根,連自己親外甥都不放過,恐怕現在猛可還在做著春秋大夢,舅父會支持自己成為蒙古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可汗!

  本來現實給了猛可沉重一擊,讓這種寵壞的皇族子弟萎靡許多,不敢在明朝控製下隨意生事。結果也先悍然稱汗,並且低估了黃金家族法統數百年來的影響力,讓韃靼舊部跟很多不願意臣服的蒙古部落,紛紛選擇歸附在皇太子猛可的麾下。

  這種「眾望所歸」的光環,讓皇太子也先急速膨脹了起來,他完全沒意識到蒙古部族願意歸附,僅是看中黃金家族的招牌,根本不是他的威望跟能力。

  換作另外一個姓「孛兒隻斤」的脫脫不花兒子,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

  不過話說回來,低估了黃金家族法統影響力的不僅僅是也先,包括李達乃至於沈憶宸在內的大明中樞,同樣出現了誤判。

  誰也料想不到,短短一兩個月時間內,猛可真能招募到數萬蒙古部族依附,並且還得到了精銳的怯薛軍殘部效忠。要知道這可能蒙古大汗親衛,無論是裝備、鬥誌、悍勇均屬於佼佼者的行列。

  從而導致現在對於皇太子猛可,隱約有些脫離掌控的趨勢。

  「如果兀良哈三衛願意歸附於順義王,那當初韃靼部的營地就不會被也先給輕易攻陷,你覺得自己資曆威望能超越前任順義王脫脫不花嗎?」

  李達性格本來就屬於簡單直爽的那種,委婉點講道理猛可不聽,那幹脆就讓對方聽聽什麼叫做直言。

  叫你一聲順義王,是看在朝廷冊封的份上,還真把自己當做什麼大元皇太子,登高一呼草原諸部雲集響應?

  前任大汗脫脫不花都被蒙古諸部給拋棄了,也不看看自己是個什麼東西!

  李達這番

  話語毫無疑問戳到了猛可的痛處,如果當初不是選擇向明國俯首稱臣,自己父汗根本不會淪落到眾叛親離的下場,結果現在還被對方給拿來羞辱。

  「李達,黃金家族尊貴不容玷汙,你以為本太子可以隨意拿捏嗎?」

  「順義王,你要真的有這份本事,又豈會被送往京師當質子。

  「別忘了,你這條命還是明軍救下來的!」

  猛可的給臉不要臉,讓李達忍耐到了極限,言語中充斥著威脅,遼東鐵騎從來沒有把怯薛軍給放在眼中,軟的不行接下來就得來硬的了。

  這種羞辱讓猛可臉色漲的通紅,雙眸甚至出現了一條條的血絲,眼看雙方即將要走到兵戎相見的地步,吳榮趕緊站在中間打圓場道:「瓦剌攻陷義州城,下一步便是收編兀良哈三衛,統一整個蒙古草原。」

  「順義王,末將知道你心裏麵不服氣,如果想要延續韃靼部跟黃金家族的傳承,最好是一同撤回廣寧城。」

  「否則按照也先正在大肆捕殺黃金家族成員的現狀,你覺得他是會冒著巨大傷亡去繼續進攻大明堅城,還是調轉槍口先行剿滅殘存的韃靼部?」

  「順義王,三思啊!」

  吳榮曉之以理給了猛可一個很大的臺階,要知道也先稱汗之後,對於忽必烈的直係血脈堪稱斬盡殺絕,脫脫不花兄弟姐妹跟子嗣,除了猛可靠著明朝庇佑活了下去,其他全部身死人亡。

  皇太子猛可的存在,就是對也先稱汗法統最大的威脅,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先解決掉這個隱患。話說硬氣點沒問題,可不能連自己都騙了,別說兀良哈三衛不可能歸附韃靼部。

  就算歸附了,靠著這一群殘兵敗將,能抵擋住瓦剌部的鐵騎?

  大明城池,就是猛可唯一的活路!

  吳榮這段話算是給猛可潑了一盆冷水,讓他終於冷靜了下來,深呼吸幾口氣後順著臺階下道:「本太子與也先不共戴天,回廣寧城整頓兵馬後,一定會拿著叛賊的頭顱祭奠父汗!」

  「兵貴神速,順義王請。」

  既然對方退步了,李達自然不會再繼續咄咄逼人,於是主動拱手示意猛可去集合部眾。畢竟要真在漠東蒙古跟是韃靼部開戰,等同於毀掉明朝手中一張分裂蒙古的王牌,給也先送上了一份大禮,李達還沒衝動到這種地步。

  「哼。」

  猛可冷哼一聲,拂袖走出了營帳。

  遼東鐵騎跟怯薛軍,集結完畢後快速朝著廣寧城方向回防,沒過幾天他們的身後位置,就出現了大批兀良哈三衛兵馬,向東行軍直撲遼西走廊上的寧遠城。

  兀良哈三衛首領能左右橫跳這麼多年,不可能是什麼傻子,狡兔死走狗烹這點道理都不懂。毫無疑問隨著瓦剌部崛起統一已成定局,不再需要蒙古三部互相製約平衡,明朝草原羈縻政策也徹底宣告破產。

  夾在大明跟蒙古之間的兀良哈三衛,免不了被最終吞並的命運,這便是弱肉強食的殘酷現實。與其淪為明國的仆從附庸,歧視為韃虜蠻夷,還不如歸附同根同源的瓦剌部。

  如果有朝一日再度馬踏中原,就能恢複大元的製度,成為高高在上的一等人,讓四等南蠻來供自己驅使享樂。

  隻能說土木堡一戰,喚醒了蒙古人埋藏的野心,同時還給了也先太高的威望。否則他這種貿然稱汗的舉動,別說是讓蒙古諸部歸附,立馬就將成為下一個漢之董卓!

  相比較草原上的兵馬疾馳,大海上更是出現了風帆蔽日的場景,無數大明戰艦跟海船拉滿風帆配合船槳,可謂是開足馬力朝著寧遠跟廣寧兩座衛城衝刺而來。

  沈憶宸當初無召領兵赴京,福建的寶船廠並沒有因此停工,相反在政興人和的驅使下,後續大明寶船跟配套

  船隻建造速度更快,「糧戰」打響後紛紛駛離了船塢投入到南北運糧的航線中。

  隻能說還好在正統朝年間,沒有形成百萬漕工衣食所係的僵化場麵,否則這樣轉為大規模的海運,將會在朝廷引發極大震蕩,無數彈劾奏章蜂擁而至。

  朱儀收到沈憶宸的調兵消息後,第一時間就判斷出合圍義州城,打也先一個措手不及的意圖。千裏奔襲講究的就是一個兵貴神速,他當即命令武銳集結三千營的兩萬騎兵,用最快速度奔赴大沽口登船。

  至於剩下的五軍營一萬步卒,朱儀沒有讓他們前往遼東廣寧城馳援,一方麵是速度跟不上騎兵轉移。另外一方麵在於從也先突然攻陷義州城的舉動推測,對方絕對不可能滿足於一城一池的掠奪,背後定然有著更大的謀劃。

  遼東都司目前有戰略價值的地方就兩處,一處是都司駐地廣寧城,另外一處是總督沈憶宸駐地寧遠城。前者上萬兵馬城高池深短時間內肯定打不下來,那麼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必然是放在後者沈憶宸身上。

  想要順利拿下寧遠城,首先得阻斷山海關明軍馳援,瓦剌部不可能勞師遠征從草原大圈繞後,很明顯近在咫尺的兀良哈三衛最為合適,也先必然會動用手段說服同族。

  蒙古人戰略部署沒問題,可問題是想要阻斷山海關明軍馳援,得看兀良哈三衛有沒有這個本事。剩下的五軍營一萬步卒,朱儀直接就派往了山海關增援,同時還向忠國公石亨發出求援公文。

  希望對方以九邊總兵官的身份,號令大同總兵郭登跟宣府總兵楊洪主動出擊漠南蒙古,趁對方防務空虛直搗黃龍,蕩平兀良哈三衛老巢營地。

  朱儀舉動跟沈憶宸想法簡直不謀而合,既然要玩,那就跟蒙古人玩一把大的!

  景泰元年六月三十日,僅用了十來天時間,四萬多福建跟山東衛所兵馬,就從大沽海防口運抵寧遠城海岸線登陸。這種速度放在古代,已經遠遠超過了陸地行軍的極限,堪稱天降神兵都不過分。

  任也先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預計隻有五千兵馬的寧遠城,瞬間集結了超過五萬明軍!

  另外一邊僅在三日之後,朱儀跟武銳率領的兩萬京營騎兵,出現在了廣寧中屯衛城外海域,遼東總兵曹義親率都司將領來到了海岸邊迎接,同時遵從沈憶宸的諭令移交指揮權。

  要知道遼東總兵曹義,早在正統九年就加封為左都督,不談資曆跟威望差距,單單官銜地位就在朱儀的右都督之上。之所以能順利移交指揮權,根本原因在於去年末的遼東之戰,沈憶宸的表現贏得了這一群遼東武將的信任,讓他們心悅誠服。

  另外曹義是成國公朱勇的老部下,現在朱勇成功複爵重回巔峰,朱儀又是他的嫡長子,這個麵子不能不給。

  曹義除了接收沈憶宸諭令移交指揮權,他還遵照指示快速召集了遼東都司沈陽、海洲、蓋州等衛所兵馬,再加上李達回防廣寧城的一萬遼東騎兵,目前整個廣寧城遼東軍人數接近四萬人,精兵強將全部集中於此厲兵秣馬!

  如果再算上朱儀統領的兩萬京營騎兵,那麼就跟寧遠城的情況一下,廣寧城同樣在短短時日集結了五萬以上的明軍。

  總數十一萬大明虎賁,猶如縝密的戰爭機器一般,從兩個不同的方向朝著被蒙軍攻陷的義州城進發,打算用敵人的頭顱來告祭同袍的在天之靈!

  與此同時駐紮在義州城內的也先,絲毫沒有察覺到危機的到來。他正準備讓城中放縱數日的三萬兵馬,聯合從草原上調集的五萬蒙古騎兵圍攻寧遠城。

  如果再算上兀良哈三衛傾巢而出的六萬帶甲戰兵,為了沈憶宸這條性命也先相當給麵子,足足征召了十四萬蒙古鐵騎,快要接近當初土木堡這種國運之戰的總動員了。

  如此驚人的數量,攻陷僅有一衛五千人駐紮的寧遠城,理論上是沒有任何問題。但也先的胃口除了沈憶宸跟寧遠城外,他還想著鯨吞整個遼東以及消耗大明的有生力量。

  殺雞焉用牛刀?

  十四萬兵馬足夠占領整個遼西走廊,完全可以利用寧遠城來圍點打援,也先非常好奇沈憶宸跟遼東都司,在明國朝廷心中占據著多大的份量,願意派出多少兵馬前來救援。

  不過這個答案出現的時機,遠比也先預料要早的多,就在義州城蒙軍兵馬準備出征之時,部將博羅茂洛海帶著無比慌張的神情衝進了義州衛衙門。

  「大汗,明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