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盤點歷史意難平,皇帝們直接淚崩 > 第52章 何人敢去平叛,我,封常清
  大唐貞觀。

  李治看到安史之亂爆發的這一幕,頓時心中升起不祥的預感。

  他急忙將目光瞥向父親。

  果然。

  此刻的李世民臉色黢黑,

  李治心里頓時一個咯噔。

  “我靠.....這李隆基的鍋總不能怪到我的頭上吧!”

  “這沒道理....我和李隆基差了好幾輩......等等.....好像也沒差幾輩!”

  “壞了臥槽.....我又要涼!”

  李治心中剛想到此。

  李世民就已經將目光投向了他的方向,臉上還帶著和煦的笑容。

  并且,老爹已經起身朝他走來。

  手里拎著一根棍子,

  走著走著還隨空揮舞了幾下。

  發出‘呼呼’的聲音。

  下意識的。

  李治渾身一抖。

  感覺屁股已經開始痛起來了。

  他幾乎是用帶著哭腔的語氣朝著李世民乞求。

  “爹.......武則天的鍋我背了.....李隆基的鍋不該我背啊!”

  “真不能再打了......放過孩子吧!”

  李世民‘哼哼’一聲。

  一個猛沖朝著李治跑去。

  緊接著大明宮內又一次上演了李治鬼哭狼嚎的歌聲。

  ......。

  大唐天寶。

  正在和楊貴妃卿卿我我的李隆基看到金榜的內容頓時大驚失色。

  腳下一滑,直接摔在了貴妃的身上。

  他一時竟不知道如何表達內心的驚恐和憤怒。

  只是喃喃道。

  “反了,安祿山反了!”

  “他居然真的反了!”

  “他怎么會反!”

  “朕對他這么好,他怎么忍心反朕!”

  這件事對李隆基的打擊實在太大。

  讓他一時間無法接受。

  ......。

  大清。

  康熙知道,從安祿山起兵的那一刻起,結局就已經注定。

  胡人蠻夷好戰,這是優點,也是缺點。

  但僅僅只是好戰,是長久不了的。

  如果他們滿人依舊像胡人一樣只知道打打殺殺,那一輩子也就只能是個游牧民族。

  所以他們的祖先努爾哈赤保留了游牧民族的好戰天性,又學習了漢族的文化。

  將兩者結合,他們滿人自然就成為了這世界上的王者。

  戰無不勝,所向睥睨。

  所以康熙很認同漢族文化!

  當然,漢人的士大夫除外,這群玩意他康熙是真的看不上。

  除了會舔之外是屌用沒有。

  有時候他們甚至都會為了爭當舔狗而大打出手,真是讓人無法理解。

  相比于宋明二朝。

  清朝的這群士大夫算是最沒骨氣的了。

  ......。

  大明。

  朱元璋看到李隆基執迷不悟的樣子,頓時冷哼一聲。

  “李隆基啊李隆基,你居然還想著感化外族蠻夷?”

  “若是這些個野蠻人能夠被感化,大宋他還至于被滅國?”

  “宋朝幾百年不遺余力的對這些北方諸國扶貧扶了這么久,換來的是什么結果?”

  “換來的是欺辱,是靖康之恥,是滅國!”

  “呵呵!”

  “對于這些蠻子,除了打服他們,別無他法!”

  “感化他們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些蒙古人在華夏大地上經歷漢化近百年的時間,他們學會禮儀和尊卑了么?”

  “元祖忽必烈不也是靠著漢人的鼎力相助才奪得汗位。”

  “然而他們骨子里仍舊沒有把華夏當作自己的家,對于百姓,他們隨意燒殺淫掠。”

  “對于土地,他們從來不會去管理,可憐我華夏的肥沃土地,居然被他們當作放牧的牧場!”

  “即便是成了帝國的統治者,他們骨子里還是打打殺殺的那一套!仍舊以為暴力可以馴服這世界上的一切!”

  朱元璋親身經歷過暴元的統治,深刻的知道這群人的內心是如何崇尚暴力。

  他們就是一群只知道占有和搶奪的人。

  朱元璋很難理解李隆基此時的心理。

  他一個幼年經歷過這么多挫折的帝王,為何還會有如此僥幸的心理?

  胡人若是能被感化,他還能叫胡人嗎?

  ......。

  大宋。

  “啊秋!啊秋!啊秋!”

  趙匡胤接連打了幾個噴嚏。

  下意識說道:

  “唉......是不是有人在討論我!”

  “討論我干嘛?今天的主角不是李隆基嗎?”

  ......。

  金榜的文字盤點繼續。

  「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天,河北道、河南道各郡縣的加急戰報就同雪片般地飛到了你的手上。」

  「總不能大唐所有的官員都跟安祿山過不去吧?此時,你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終于清醒了過來。」

  「但是你根本想不明白,為什么.......為什么安祿山要造反?」

  「你曾經給予安祿山這么大的倚重、信任和恩寵,可到頭來為什么會換來這樣的結果?」

  「為什么?是啊,為什么呢?」

  「沒有人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這一刻,你感受到了自己內心巨大的失望,恐懼,以及被背叛的憤怒。」

  「時至今日,過去與安祿山“君臣相悅”的一幕幕還在你腦中清晰地浮現....這一幕幕,更像是對你晚年昏庸的嘲諷。」

  「你決定,要親手將安祿山送往地獄。」

  「當你確定安祿山的反叛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實后,你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召回安西節度使封常清見駕,商討平叛戰略。」

  「封常清久鎮西域,素以驍勇善戰著稱,西域的情況比北境更加惡劣。所以封常清帶兵打仗的本事半分不輸安祿山。」

  「商討一番后,封常清主動請命剿賊,你當即任命封常清替代安祿山為新上任的范陽、平盧節度使,并讓他即刻開赴洛陽,募兵御敵。」

  「與此同時,你又下令以朔方右廂兵馬使、九原太守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以掎角之勢包圍叛軍。」

  「此時的河南方面,你一共設置三道防線。」

  「陳留等十三郡城組建抗擊叛軍的第一道防線,其目的是為了減緩叛軍南下的速度,給后方的封常清爭取足夠的時間在洛陽布防。」

  「而封常清將在洛陽就地募兵,以東都洛陽構成第二道防線,也是反擊叛軍的主力。」

  「與此同時,在你的皇令下,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率五萬人鎮守陜郡作為第三道防線。」

  「三道防線遙相呼應,互為支援。」

  「做完這一切,你終于松了口氣,常年醉生夢死的生活已經讓你喪失了當年的雄心。」

  「面對叛軍,你沒有絲毫勝利的把握,只能祈禱前線將士們能夠大獲全勝。」

  「你覺得,自己設計的三道防御計劃還是比較靠譜的,以大唐的軍威,對付叛軍足以。」

  ......。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