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之經天緯地 > 第七十五章:鑄造大炮
  要是談起火炮的歷史,那可就有得說了,恐怕一篇數萬字的論文,都無法將其一一闡述清楚!未免再度陷入無聊的知識介紹,我們只簡單說說中國火炮的發展歷史吧!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世界上最早的以拋石塊殺傷敵人的兵器,就已由中國人制造出來,這就是火炮的始祖“礮”,其實就是一種簡單的投石機!

  中國象棋里,有兩枚棋子寫作“砲”,實際上指的就是這種投石機!而火字旁的“炮”,原本是沒有這個字的,最早出現,是在火器飛速發展的宋代!換句話說,火炮的原型,基本是由兩宋時期,開始出現的!

  眾所周知,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富庶的朝代,就算后來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其國民生產總值,也是世界第一!再加上屢屢與遼金西夏打仗,士兵戰斗力又普遍不行,便促進了各種火藥武器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得到了如井噴一般的發展和進步!

  由此,宋代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以火藥燃燒形成壓力發射彈丸的管形火銃!

  據記載,宋代早期的火銃以竹為筒,內裝火藥彈丸!這種用竹筒做成的火器,在連續發射時容易燒毀,不能長期使用,因而在宋朝后期,能工巧匠們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管形火器,這種火器口徑較大,發射前從管口裝入火藥和彈丸,管子的后端裝入引線,發射時用火點燃引線引著火藥,火藥在管內燃燒產生氣壓,將彈丸從管口噴射出去,這便是槍支和火炮的原型了!

  至于火炮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的時代,就是明朝了!明朝前期,歐洲火炮開始傳入中國,并在戰爭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和普及,直到最后,中國人自己仿制與鑄造,使火炮的發展和使用,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臺階!

  有火炮參與的著名戰例很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明末寧遠之戰中,袁崇煥的守軍,在城頭發炮攻擊后金軍,有一發炮彈歪打正著地擊中了努爾哈赤的鑾駕,使他當場身受重傷,后來雖經過百般治療與休養,卻還是最終因此而身亡(傳說,有爭議)!真可謂改變歷史的驚人一炮!

  若是照此趨勢繼續發展,中國的火器水平,不會比歐洲差多少,只是可惜后來的江山被滿清所得,因為種種原因,使得火槍火炮的發展歷史,至此戛然而止,造成了武器裝備落后西方幾百年,而被動挨打的不利局面!

  那么,清朝統治者,為什么不重視火器的研發與使用呢?因為他們本是游獵民族出身,迷信快馬彎刀,弓騎善射,便可稱霸天下,固步自封,閉關鎖國,不思進取!

  另外,滿清統治者們極度不自信,總覺得自己是異族人,即便統治了萬里河山,還是時常警惕著漢人造反,根本不可能讓漢軍擁有那么先進的武器,他們怕漢人調轉炮口,用來對付自己,又怎么可能大力推廣使用火槍火炮這種先進的武器呢!

  其實,這個弊端,早在乾隆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了!乾隆所謂的十大武功之一:攻緬甸,其實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敗仗,卻被吹噓為勝利,純屬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那么,強大的清軍,怎么連緬甸土人都打不過呢?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武器裝備的落后!緬甸毗鄰印度,而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緬甸土人有不少軍隊,都使用著從英國人那購買來的先進火器,戰爭一開打,清軍的弓箭長矛,根本抵擋不住火器的輪番進攻,不輸才怪!

  可是,清朝統治者們,卻沒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短處,無視這樣的差距,譏諷人家是奇技淫巧,依然固步自封,吹噓勝利,最終錯過了最后一次追趕西方先進武器發展步伐的機會,導致由道光朝開始,屢次遭受外敵入侵,卻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對于這樣的歷史,劉緯無疑是非常清楚的!要想讓中華民族,在漢末三國時代,就能獨占鰲頭,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還是稍顯不足!而火炮的研究和使用,是提升軍隊作戰能力和水平的一條快捷通道!

  古代火炮,品種繁多,劉緯究竟想要打造一種什么樣的火炮呢?他當然恨不得能一步到位,直接造出加農炮和榴彈炮來,可這是不可能的,還得遵循事物的一般發展規律,從最簡單的開始做起!

  一想起火炮,劉緯腦海中印象最深的,還是那種安放在炮臺上的大家伙,比如神威將軍炮或紅夷大炮等!所以一開始他的研究方向,就是這種前膛填裝的原始大炮!可是,在實際研發過程中,卻并不比蒸汽機容易,也是遇到了許多困難和麻煩,甚至一籌莫展!

  有了鑄造鍋爐的經驗,劉緯以為鑄造鋼鐵大炮,也將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可是一試驗才知道,自己還是有點異想天開了!鍋爐能承受的壓力是很大,可是相比大炮發射時,那種突然間巨大的爆炸威力而言,還是小巫見大巫!

  劉緯一開始督造的試驗大炮,不是強度不夠,屢屢炸膛,就是射程太近,炮彈打出去,還沒有撒泡尿的距離遠呢!這就好像是個惡性循環,因為炮身的強度不夠,裝填的火藥量,就不敢太大;可火藥少了,彈丸又根本打不出去!

  當然,這一切的根源,還是因為鑄造出來的大炮不夠結實所致,但問題究竟是出在哪呢?劉緯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來,他反復檢視炸膛的大炮時才發現,原來鐵鑄的炮身中,有不少大小不一的空心氣泡!

  一見此狀,劉緯有些絕望了!以古代的煉鋼技術,這種氣泡是很難避免出現的,承受蒸汽氣壓也許還能過關,可是承受大炮發射時,炮膛內的強大爆炸張力,就不行了!這樣的家伙,若用于實戰,是打敵人,還是炸自己啊!

  馬鈞見狀,提議用銅材鑄炮試試!因為銅的韌性,要比鐵好得多,同樣壓強之下,銅炮可能承受力,要比鐵炮強些!銅的冶煉技術相對簡單,而且,劉緯如今也是富得流油,建寧銅礦每年都有大量產出,若用銅來鑄炮,雖然會貴一些,成本也是完全可以承受得起的!

  劉緯考慮了馬鈞的建議,雖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同意試一試,可是結果卻很不理想,銅炮雖然沒炸膛,表現也還不錯,就是連打了幾發炮彈以后,原本平滑的炮膛內,因為高溫已經開始出現融化的跡象,變得坑洼不平!可以想象,若再度發射,炮彈說不定會打到哪里去,甚至會因堵塞而發生炸膛,不能再試了!

  至此,劉緯可真是焦頭爛額了!他甚至一度痛恨自己,當初為什么要選擇文科,導致什么都知道一點,卻什么都不精通的局面,面對如此困境,竟然毫無辦法,束手無策!

  關鍵時刻,倒是一名普通的煉鋼工人,靈機一動提出了一個建議,他說既然銅鐵各有優勢,不如兩者皆用之,不就行了!正是這樣一句話,頓時讓劉緯眼前一亮,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對啊!明清時期,曾經有過一種鐵芯銅炮,它的炮膛是鐵的,可以保證在高溫之下,不變形;炮身卻是銅的,可以保證韌性,防止炸膛!這種結合炮,在當時還曾經被普遍使用過呢!

  于是,劉緯大力獎賞了那名工人之后,又與馬鈞等人,開始致力于研究如何制造這種鐵芯銅炮,到最后,終于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