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家大師兄明明超強卻過分貪財 > 第52章:敲詐勒索
  在蘇幕和莫千與離開朝歌不久后。

  朝中便有旨意布告天下。

  太子已然登基為帝,并改元開泰,大赦天下。

  不久后,皇帝的謚號已經商定下來。

  剛強理直曰武,威強睿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是為周武帝。

  隨后,廟號也跟著商定了下來,曰中宗。

  中宗,有中興之功的一代英主。

  毫無疑問,這個廟號很符合先皇。

  在這個世界里,中宗這個廟號的含金量極高,沒有出過什么庸主。

  可見朝中的大臣們是完全沒有去計較最后皇帝這幾年來荒廢朝政的行為,最后甚至還發生了如此內亂,否則無論是謚號還是廟號,都不可能這么快商定下來。

  蘇幕和莫千與正在道上討論著,然后突然發現少了些什么。

  嗯,少了小猴子的厭惡。

  以往他們但凡說到朝廷中的任何事情,猴子都會極其的討厭,若是有皇帝在其中,他必定要罵上一句。

  今日卻極度安靜。

  然后五盲才告訴他們,猴子先前看見一座山頭,似是嗅到了靈草的味道,于是跑了出去。

  許久不曾回來。

  自從七令仙子確定皇后所給的藥方沒有問題之后。

  東行途中,猴子充分發揮了他那鼻子的靈性,四處嗅靈草的味道。

  哪怕蘇幕和莫千與和他說這些地方根本不可能存在那般稀有的靈物藥草。

  小猴子依然不愿意放過哪怕百分之零點零一的可能。

  漸漸的。

  蘇幕和莫千與便也不再勸他。

  因為他們漸漸明白,猴子并不是不明白這微乎其微的可能。

  除此之外。

  在白澤天下報上,出了一則重磅消息。

  在南海之南的大戎洲上,新立了一個教派,叫做西神教。

  在南邊,卻叫西神。

  起初蘇幕和莫千與還覺得有些好笑。

  接著兩人便不約而同的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西神,這不是曾經出現在他們耳邊的名字么?

  果不其然。

  往下看去。

  西神教教主,正是前西林掌教西滿,那個發動三皇陵政變的罪魁禍首。

  是的,西滿的禍亂已經被扣上了名字,但不是官方定義。

  西滿在大戎洲上立教,奉上古命運之神西王母為祖,其宗教宗旨竟是攜西王母的意志重整神州大地。

  眾所周知,西王母除了被尊為命運之神,還被尊為戰爭之神。

  西滿所謂的重整神洲,其手段已經不言而喻。

  “他最初選擇的地方應該是在南海,大戎洲只是迫不得已,”莫千與曾經對這位掌教頗為尊敬,但如今只有不屑。

  蘇幕點頭表示認可。

  先皇最后龍御九洲,冰封南海數千里海域。

  現如今早已人盡皆知。

  那其中損毀得七零八落的島嶼之上,已經發現了好些逍遙派弟子乃至西林弟子的尸體,當然,也還有一些魔宗巫神教之類的邪派。

  另外,還有蜀山孟家之人。

  如今,已顯而易見。

  孟家所投靠的人,就是西滿。

  幸運的是,那些死去的孟家尸體中,并沒有孟玄成和孟虎。

  “這位新的西林掌教,有點意思,”蘇幕沒有繼續西神教的話題,繼續往下面看去。

  當莫千與看見那個名字的時候,神情認真了許多。

  西林新任掌教——原西林學宮之主——天下第一大陽符師——涉筆師。

  雖說西林學宮之主的地位在西林和六大院院長的地位是平等的。

  但就西林繼任掌教的制度上來說,六大院長擁有著更多的優先繼任權。

  不過。

  按照白澤天下報上的解釋,這是因為六大院中出了樓外寒這個人的緣故。

  ......

  ......

  寶奉山,這是青州境內,屬于朝廷七十二下宗中問世門治下的一座寶山。

  對于下等宗門來說,有這樣一座寶山可謂幸運。

  因為七十二下宗中里的宗門,絕大多數從朝廷出分配到的山脈都頗為貧瘠匱乏。

  寶奉山卻在近幾年來風水突變,天地靈氣漸漸聚集而來,山中靈草礦物也發生了變化。

  猴子之所以前來,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被山中濃郁的靈氣流動所吸引。

  這么活躍的靈氣之地,必然能滋養出不一樣的靈草。

  事實也正如猴子所料。

  進山后他很快就尋見了好幾株價值不俗的靈草。

  “哇!龍目參,”

  在一尊龐大的巖石群下方,猴子激動地沖上前去,“等小妖女醒過來,可以給她補身子。”

  他在藤蔓之間跳躍而下。

  便在他準備挖取的時候,側方突然有一道鋒芒襲殺而來。

  幸得自從道長將荒古麒麟決傳給他修煉后,又在雪國錦意湖中一番苦戰,未央洞天中的修行,他倒也有些修為在身。

  反應極其迅捷的躲開,然后罵道:“什么狗東西,給本猴仙滾出來。”

  有些暴躁,實在不像人們印象中的海和尚一族。

  說話間,猴子的手中出現了一根棍子,上面燃燒起永炎地火。

  其話音落下。

  幾道影子在林間閃過。

  頃刻間。

  十余道身影將猴子包圍。

  這些人身上穿著統一的服飾,顯然來自于某方勢力或者宗門。

  猴子想起進山時看見的石碑,便明白了,道:“你們是問世門的弟子吧。”

  問世門,追求深入世間修行,經常在人間行走,在七十二宗門中,算是頗為出名的了。

  “小妖怪,既然知道,還敢闖入本派領地采摘?”

  為首的是名中年男人,唇上蓄著胡須,目光中帶著蔑視性的打量。

  “老實交代,你在本派山中采摘挖取了多少,統統交出來,”

  在中年男子旁邊的是位年輕姑娘,有著一雙很標準的三角眼,嘴唇很薄,因此給人一種刻薄相的感覺。

  她的語氣盛氣凌人,“否則,休怪我們不客氣。”

  猴子挑眉,有些不爽。

  他既然看見了石碑還走了進來,自然知曉規矩。

  可這群人上來便大有一番要拿走他所有所得一般,于是說道:“既然你們說我是妖怪,那我就沒有理由要將要得到的東西交給你們。”

  山妖水妖,不在大周國籍之中。

  大周境內無數山脈,不是所有妖獸都是大周一員,他們潛藏在山中修行,只要不影響大周秩序,不四處作亂,大周也犯不著剿殺他們。

  若是地方上有過分的,也是地方宗門出面解決。

  畢竟。

  這么多的山林,得殺到什么時候。

  既然如此。

  山中有妖,他們自然會奪取一些資源。

  “說得對,你是妖,那我們也只有殺妖了,”那女子話音落下。

  十幾名問世門弟子,紛紛召出各自法器。

  見此陣仗。

  事到臨頭。

  猴子卻突然慫了,于是慌忙搬出了自己的后臺,“俺可是蜀山神律峰峰主真傳蘇幕真人座下靈獸,你們想干嘛?”

  “又是蘇幕?”那為首男人聽見這個名字憤怒不已。

  聽見這話的猴子一怔。

  又是?

  什么意思?

  自己明明第一次搬道長這座大山啊?

  “給我上,抓住他,正好我前些時日修行了獸渡訣,正在尋找靈獸,”那女子很是興奮。

  獸渡訣,說好聽點是一種馭獸法訣,共修法力。

  實際上被此訣控制后的靈獸,將會成為修行者的用于提煉真元的物件,猶如一件法器。

  “別,有話好說,”

  猴子忙道:“我又不是不知道規矩,給你們我所得七成,你們拿去就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此山雖然被朝廷交由問世門,但也受朝廷律法管轄。

  律法規定,凡本國道門弟子,皆可入山采摘。

  畢竟,誰都會有遇難的時候,可能需要采摘靈草等應急。

  故而朝廷有這樣的規定,除此之外也可以用靈石買下自己所得之物。

  “呵呵,”

  為首男子不屑道:“你說七成就七成,我們怎么知道你采了多少?”

  那女子說道:“小妖怪,看你也知道錯了,這樣吧,交出五千塊中品靈石,我們放你走。”

  此言一出。

  便是她的同門都驚了。

  五千中品靈石。

  對于他們這等深處在小宗門中的弟子而言,已然是一個天文數字。

  “你們敲詐?”小猴子暴跳如雷。

  “你待如何?”只見中年男子掌心中旋轉起六口飛刃,所釋放出的氣息,已然達到煉神上境。

  如果只有一人,小猴子覺得自己還能對付。

  但這么多,他覺得自己根本打不過。

  “好吧,我給你們,你們別動手。”

  下猴子望著逼近的眾人,害怕極了。

  ......

  ......

  數聲轟鳴在林中響起,許多樹木被斬斷。

  猴子狼狽從林中逃出,最后聽見了對方的鄙夷,“就這?還敢吹蜀山靈獸,吹蘇幕真人座下靈獸?這是這個月來第幾只猴子了?”

  猴子氣喘吁吁地追上蘇幕。

  撲通一聲跪在蘇幕的面前。

  灰頭土臉,蓬頭垢面抱著蘇幕的大腿,很是委屈:“道長,我被欺負了,您老可要為我做主啊。”

  蘇幕:“???”

  了解過后。

  莫錢與凝眉道:“你給錢他們還揍你?”

  猴子捂著受傷即將愈合的傷口道:“可不嘛,他們覺得我能拿出五千靈石,就能夠拿出五萬靈石。”

  蘇幕一腳將猴子踹開,沒好氣道:“丟人現眼的東西,一個煉神上境給你嚇成這番模樣,還敢在人前報貧道的名號,你丟臉不打緊,當真是丟盡了貧道的臉啊。”

  “道長...那可不是一個人啊,”這一腳自然沒有什么力度的。

  蘇幕無語。

  就無支祁傳猴子的幾門神通,都足以將那幾人嚇破膽的,“你就是慫。”

  蘇幕旋即看向莫千與,道:“問世門,離這兒多遠?”

  莫千與道:“不足二十里。”

  ......

  ......

  問世門山門之地。

  轟然一聲巨響。

  在剎那之間,一口巨劍想虛影從中央斬下,山門俱碎。

  駐守山門前的兩名問世門弟子大驚失色。

  山門執事現身,詢問緣由。

  那執事問,“他...他們敲詐仙長...多少靈石?”

  猴子從蘇幕的后面走了出來,唯唯諾諾,小心翼翼道:“五...五...五十萬...”

  此言一出。

  莫千與頓時瞠目結舌。

  蘇幕感到十分欣慰,這猴子這些年總算是沒有白跟在自己身邊啊。

  那山門執事,瞬間暈倒在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