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團寵小師妹囂張點怎么了姬無雙誅顏 > 第194章 這么久不見,它想她了
    在人族修士的傳說中,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1)。
——是燭九陰,是燭龍。
但真正的燭龍當然和人族傳說的不一樣,他沒有人臉,而是和真龍、鳳凰、白澤、朱雀、玄武、饕餮、貔貅等等一樣,位列獸神之列。
但燭龍又能聯通冥界,力量更莫測恐怖,姿態也更巍峨浩瀚,燭龍的本體就像是一條直通萬界的通道,龐然無盡。
而現在,可以呼風喚雨的它不僅身隕,就連靈魂也別囚困在此。
它的靈魂上布滿了類似于腐蝕和詛咒的東西,鱗片也稀稀拉拉地消失了不少。
姬無雙說不出自己是什么心情,只覺得胸口隱隱發堵。
燭龍明燭瞪大一雙龍目死死盯著姬無雙,“你怎么知道本尊之名?”
“你在找明瞳對嗎?”
明燭并未因為姬無雙的說出明瞳二字而放松警惕,相反還盛怒地咧開一口尖銳的獠牙。
“你到底是誰?明瞳呢!”
姬無雙輕嘆一聲,恭恭敬敬給燭龍行了一禮。
“前輩,當年晚輩不懂事,愣要敲您一顆牙去煉化本命靈劍,多虧前輩您不和晚輩計較,晚輩不勝感激……但,晚輩也對不起您,因為晚輩后來沒能保護好無名,讓無名折損,還請前輩您原諒晚輩年少無知。”
燭龍傻眼了,本能地捂了捂嘴,甕聲甕氣地發出尖銳的爆鳴聲。
“你是姬無雙!”
虧得現在燭龍沒實體,否則姬無雙一定能看到它嚇得渾身鱗片都要豎起來了。
姬無雙尷尬道:“是晚輩。”
燭龍一雙龍目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情緒,最后想起自己“長輩”的身份,生生壓住了要逃跑的沖動。
開玩笑,跑什么跑。
它可是她師父明瞳的的本命契約者——燭龍明燭!
換而言之,它也算是她師父!
“咳咳咳……”明燭努力端出長輩的樣子,“雖然不知道為啥你像是變了個人,但你還活著,你師父若是知道了,也會很高興的……”明燭說著說著,語氣逐漸低沉了下來,“可惜我當年沒能保護你師父,你師父她隕落了……魂魄似乎被囚困了起來,我想要救她卻無法突破這鎮魂旗,我只能不斷吸收怨氣,這是突破鎮魂旗的唯一辦法。不料怨氣對我魂體的腐蝕太大了……若不是你,怕是我沖破鎮魂旗之前就成了沒有意識的惡魂了……”
姬無雙聞言終于明白,為何怨氣對燭龍的腐蝕如此厲害,燭龍到底是獸神,身上有天命庇佑,不該如此才對。
原來是它主動吞噬怨氣的……
燭龍雙眸都顯得渾濁,苦笑道:“我不怕魂飛魄散,我只怕魂飛魄散的時候,始終沒找到你師父……你師父啊一把年紀了,其實還是個怕疼又愛撒嬌的……我……”
姬無雙不想再聽燭龍“秀恩愛”,以前這一魔一龍秀起來簡直毫無下限,她忙道:“咳咳,我找到師父了。”
雖然師父不承認,但她早就懷疑師父和師父的龍有“釀釀醬醬”的秘密了。
若非如此,自己怎能安然無事地敲了燭龍的牙去鍛劍?
沒被它當場打死、挫骨揚灰都是它仁慈了。
燭龍龍目一亮,尾巴也立刻翹了起來,說話間感覺天地還響起了雷音。
“你說什么?你找到你師父了?”
姬無雙立刻將明瞳被困“混沌之地”的消息告訴它,燭龍作為獸神,立刻想明白了前因后果,它眼底兇光畢露:“那些人是想借用我的力量,污化你師父的靈魂……”
明瞳的實力非同小可,哪怕已經死了,想要讓她魂飛魄散也不是易事,更別說那突然出現的魂珠護住了她。
所以那些人就想出這么一個法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他們將明瞳的本命契約者——燭龍之魂困在鎮魂旗中,燭龍想要突破困境只能不斷吸收怨氣,但燭龍本就是能通冥幽的獸神,它的“墮落”引來的污濁和混沌會大到讓人難以想象,這些混沌又會慢慢吞噬明瞳……
這就像是一個惡性循環,只要時間足夠漫長,明瞳和明燭哪怕強悍如斯,也只有死路一條。
想明白這點后,燭龍急得團團打轉。
“怎么辦?我這一生污穢……若是到了她身邊,會不會讓她更難受?”
姬無雙看著這碩大的龍像個手足無措的小孩般,上下撥弄自己的鱗片,突然就笑了起來。
“放心吧,我可以把你身上的怨氣都煉化。”
“真的?”
“嗯。”
“等等!”明燭有些不放心,“不會對你有什么影響吧?”
明瞳疼愛姬無雙比疼愛它還多,如果她將來知道姬無雙吸收了自己身上的怨氣,指不定會扒它的龍筋呢。
姬無雙笑笑:“前輩您放心吧,我這具身體是冥靈根,這些怨氣對我來說其實是非常難得的養分。”有了他們,她說不定還能更進一步呢。
燭龍眼珠子瞪得滾圓,“你說、你是冥靈根?”
“是的。”
燭龍感嘆道:“沒想到你還有這種造化啊……”
冥靈根極其罕有,萬界歷史長河中,一共也只出現過幾次而已,但也算是“有據可循”,所以燭龍并未多想。
“那一切就拜托你了。”
“您放心吧。”
燭龍整條龍都開心起來,等它干干凈凈的,再去找明瞳。
這么久不見,它想她了。
很想很想……
(1)西北海的外面,赤水的北邊,有一座章尾山。有一位神,長著人一樣的臉,蛇一樣的身子,渾身紅色,眼睛豎著長,它閉上眼睛,天下就變成了黑夜;睜開眼睛,天下就成了白天。它不吃東西,不睡覺,也不呼吸,能請來風雨。它能照亮幽渺之地,這就是燭龍。(先秦時期《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