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在明朝賺大錢 > 第431章 兩難自解
  江南的梅雨季節總是煙水迷離,雨水似乎從來都沒有停過,空氣中彌漫著濕漉漉的水汽。

  一身便裝的朱棣親手把老公爺徐增壽攙扶起來,黝黑的臉上全都是和善的笑意:“記得上一次朕到魏國公府上的時候,還是去年的十月,轉眼之間又過了半年,魏國公的身子骨還好吧?”

  魏國公徐增壽本就是皇親國戚,皇帝陛下親臨府邸絕對是莫大的榮耀,但對于徐家來說也就那么回事。

  早在朱元璋時代,皇帝就來過幾次,自從朱棣登基改元之后,這已經是他第二次來到魏國公府上了。

  “微臣的身子骨大不如前了。”魏國公徐增壽始終躬著身體,這讓他那原本就有些佝僂的腰身顯得更加蒼老:“春夏季節還好一點,一旦到了秋冬就喘不過氣來……”

  “上一次朕讓太醫院送來的藥物,管用嗎?”

  皇帝給患病的大臣賜藥,這本身就是一種恩寵,無論藥物管用還是不管用,徐增壽都只能說“管用”:“皇恩浩蕩,所賜之藥物自然是靈驗無比……”

  畢竟是一奶同胞,旁邊的徐皇后很清晰的知道徐增壽自幼就病懨懨的,他這個病恐怕是這輩子都好不起來了。作為一母同胞的徐家人,徐皇后更關心徐家的子嗣和將來,所以主動岔開了話題:“聽說靜昌這孩子在工部干的還算不錯,萬歲曾有提拔之意,魏國公以為如何呀?”

  徐靜昌是徐皇后的親侄子,而且徐靜昌這個家伙嘴巴又很甜,非常會討好他這個皇后姑媽,有事沒事就往宮里送東西表示孝心,自然能討得徐皇后的歡心。

  作為徐靜昌的親爹,聽說萬歲要提拔自己的獨生子,按說徐增壽就應該趕緊表示感謝,再說一些“皇恩浩蕩”之類的話語。

  但徐增壽卻立刻表示出了相反的意見:“靜昌這孩子太過于年輕,以微臣之見,還是應該多多歷練幾年才堪大用啊。”

  所謂知子莫若父,沒有誰比徐增壽更清楚的知道自己那個兒子到底有多少本事,他就是個祖先蔭庇之下的公子哥而已。憑借著家族的勢力和影響在官場上混日子還勉勉強強可以湊合一下,真要是把他放到重要的崗位上或者是交給他重要的使命,肯定會弄的一團糟。

  徐增壽知道萬歲爺要提拔兒子,并不是因為兒子真的有能力,而是看在徐家的面子上,僅此而已。

  雖然徐增壽說的很委婉,其實就是在說兒子還不行,至少現在還不行,所以才說要他“多一些歷練”。

  低調內斂而不爭功,不象其他的勛貴那樣想方設法的給家里人撈官職謀好處,時時事事為朝廷的大局考慮,這恰恰就是徐增壽圣眷不衰的根本原因。

  “那就多歷練幾年吧。”朱棣從來就不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幾乎沒有任何鋪墊,他就說起了那件最關心的事情:“關于北伐,朝廷里頭頗有……頗有些不同意見,魏國公是怎么看的呀?”

  “老臣愚鈍冥頑,朝廷大事不敢胡亂置喙。”稍微客套了兩句之后,徐增壽就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只不過是說的比較委婉而已:“北伐乃是朝廷大計,自然要由圣上乾綱獨斷圣意天裁。然還需要因時而導因勢而變……”

  對于這次北伐,朱棣確實寄予厚望,光是前期的籌備工作就經歷了差不多一年,發動的軍隊和民夫數以十萬計。朱棣原本想著一戰而競全功,徹底擊敗北方草原的強大對手,就算做不到這一點,也要像當年的藍玉那樣重創對手。

  但事實卻沒有那么美好。

  這次北伐從大軍開拔至今,已經差不多經歷了一年的時光,雖然明軍始終牢牢的掌握著戰場的主動權,甚至一度從東西兩個方向上發起大規模的攻勢,但卻沒有取得能夠拿得出手的戰績,更加談不上決定性的勝利。

  十幾萬大軍,千里遠征,且不說前線的兩軍廝殺,光是后勤軍需就讓朱棣疲于應付。

  朱棣本就是帶兵出身的北地藩王,他早就看出這次北伐收獲寥寥,基本上就是在白費力氣。如果他還是當年的那個燕王還不是皇帝的話,肯定早就建議朝廷撤軍了。

  但畢竟今時不同往日,他早就不是燕王了,而是大明朝的九五至尊真龍天子。

  他急于用一場輝煌的軍事勝利,來抵消皇位“來路不正”的影響,他太需要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了。

  所以,雖然早就已經意識到北伐的效果不佳,還在咬著牙堅持。

  在經歷了朱元璋時代好幾次北伐之后,北邊的蒙古人已經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他們知道如何應對這種局面,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極力避免大規模的決戰,盡可能的避而不戰。

  只要不和你打,光的規模龐大的后勤和漫長的補給線,就能把你托的筋疲力竭,到時候也就只能灰頭土臉的退兵了。

  但若是就這么退兵的話,豈不是虎頭蛇尾草草收場,淪為天下人的笑柄?

  所以朝廷里邊也分成了兩派:以漢王朱高煦為首的激進派極力贊成繼續增兵擴大戰事,以太子為首的保守派則堅持先結束這次北伐,等到何時的時機再次發動。

  “微臣愚見。”徐增壽既不是激進派也不是保守派,他既不贊同草草收兵,也不同意繼續北伐,而是拿出了一個相對比較折中的觀點:“天氣轉暖,蒙古人完全可以撤退更加靠北的夏季牧場,進一步拉扯我軍,這于王師萬般不利,所以不能再冒險北進。若是就這么收兵,則漠東、漠南一帶則必然再次落入敵手,導致前功盡棄……”

  雖說明軍的北伐占據了大量的地盤,甚至已經卡住了大漠的出入口,看起來是一個極大的戰略機會,其實局面根本就沒那么樂觀。

  蒙古人本就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風俗,他們本就沒有固定的地盤,也就沒有固地而守的習慣。北伐的根本是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占據一大片作用不大的地盤。

  留下一部分兵力,卡住幾個關鍵的位置,這才是切實可行的方略。

  但問題恰恰也就在這里了:留下的軍隊太少根本就不管用,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卷土重來的對手吞沒,要是留下大量軍隊長期駐扎,大明朝的財政也支撐不起,必然耗兵糜餉得不償失。

  畢竟北伐也是要講究成本的,尤其是在經歷了持續數年的靖難大戰之后,國力損耗嚴重……

  “孫成巖也是這么說的……”朱棣從袖子里摸出一份奏章,順手就交給了徐增壽。

  孫成巖的這份奏章,寫的條理分明言之有物,基本上和徐增壽剛剛說的那些大同小異,但是卻更具細節也更具操作性:按照孫成巖的說法,光是留下一部分精銳兵力,恐怕還是不夠的,需要盡可能的拉攏當地的蒙古部族,最好和他們建立比較親近的關系,然后充分利用他們的人力和地利優勢進行長期駐守。

  考慮到千里補給不易,孫成巖再次提起了內地和蒙古各部的通商事宜。

  通過貿易建立經濟聯系,不僅可以進一步拉攏當地的蒙古部落,還能極大的減少朝廷的財政壓力。

  “孫成巖曾是朕的親衛,雖說是個能做事情的,終究沒有這份眼光,還是魏國公識人呀……”

  孫成巖不可能弄出這么具備現實意義的“戰略規劃”,這東西極有可能是出自趙深的手筆然后署了孫成巖的名字,因為奏章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趙深。

  想當初,就是魏國公徐增壽極力舉薦了這個趙深,讓他和陳長生一起陪伴著徐靜昌“刷了一回履歷”,最終的結果卻是陳長生和徐靜昌回到了京城,趙深卻留在了荒僻偏遠的阿巴哈爾。

  自從徐靜昌和陳長生離開以后,趙深連一刻都沒有閑下來,在這半年的時光當中,趙深用盡了懷柔、打壓等等手段,終于將大漠邊緣地帶的幾個蒙古部落聯合起來,組建了一個親近大明朝的“漠東聯盟”。

  若是沒有趙深組建的這個聯盟,一切的一切都只不過是空談而已。

  “這個趙深確實是有本事的。”說起這個自己舉薦的年輕俊彥,徐增壽就忍不住的面帶微笑:“三月的時候,趙深曾經給微臣通過書信,他希望微臣能向朝廷提議,一來是讓朝廷和他實際掌控的漠東聯盟通商,而來是希望朝廷厚加賞賜,給那些部落首領一個名號,也好方便他做事……”

  “微臣以為,作為首附我大明的蒙古部落,萬歲應不吝賞賜,就算是封公封侯又有何妨?”

  公、侯是非常高的爵位,即便是開國元勛能夠封侯的也不多。

  大明朝對于蒙古各部的態度,從來就是賞罰分明,尤其是那些“主動接近”大明的蒙古部族,總是給出很高的封號。

  “封賞公侯不算什么,就算是封王封汗亦有先例可循……”

  在洪武年間,朱元璋不僅封過五個“蒙古王”,還封了一大堆五花八門的“汗”。

  當然,那僅僅只是一種榮譽稱號性質的封號而已……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