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執掌武唐 > 650.第650章 敵國破,將軍掛冠去(下)
    下朝之后,裴行儉摘掉了頭上戴著的官帽,白發蒼蒼面色沉重,獨自一人孤獨行走在龍首道上,嘴角不知不覺浮現出了一絲嘲諷的笑容。

    他知道,天皇天后要行那狡兔死走狗煮,敵國破謀臣亡的把戲了。

    從古到今的歷史證明,歷來功勛卓著,戰功斐然的大將均被國君所忌,特別是皇權交替之時更是如此。

    昔日太宗年間,衛國公李靖擊滅東~突厥,遠征吐谷渾,安定大唐江山,可謂絕世名將。

    然而在班師凱旋歸朝之后,李靖卻被部屬高甑生誣告造反,雖然后來太宗皇帝下令調查此事,弄清楚事實真相,并判定高甑生以誣罔罪減死,流放邊疆,不過李靖卻從這些細枝末節當中感覺到了太宗皇帝的懷疑忌憚之心,故而從此盡交兵權,闔門自守,杜絕賓客拜訪,雖親戚不得妄進其門,表示自己毫無異心,最后才得以善終。

    如今到了他裴行儉挾戰功班師回朝,天皇雖然沒有打壓他之意,但是善于權謀爭斗的天后不會看不明白,特別他還是堅定的反對天后攝政一黨,借著斬殺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溫傅打壓他裴行儉,似乎也在情理當中了。

    正在苦笑當兒,裴行儉突聞身后腳步聲響,一聲“裴公”的清朗招呼聲已是傳來。

    裴行儉霍然轉身望去,當看見來者乃是陸瑾的時候,老臉上不禁露出了喜悅的微笑,捋須言道:“呵呵,原來是七郎來了,說起來老朽還沒恭祝你雙喜臨門啊!”

    陸瑾走上前來對著裴行儉畢恭畢敬一禮,啞然失笑道:“雙喜臨門?裴公此話何意?”

    裴行儉意味深長的笑道:“這第一喜么自然恭祝七郎成為公主駙馬,第二喜則是恭喜七郎你大仇得報,將謝睿淵等人明正典刑。”

    陸瑾這才明白了過來,有些尷尬的言道:“不瞞裴公,其實在審理謝太辰等人的案件中,在下并沒有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似乎有違規距。”

    裴行儉細長的白眉猛然一挑,正容言道:“七郎啊,只要謝太辰等人乃是罪有應得,不管你是何身份,是否與他認識,都不怎么重要,也能夠問心無愧,何必糾結于細末之處,徒增苦惱了。”

    陸瑾豁然醒悟,臉上頓時出現了絲絲愧色,連忙作揖道:“裴公此言甚是,倒是陸瑾迂闊了。”

    見他這么快就醒悟了過來,裴行儉不禁欣慰頷首,露出了滿意之色。

    看裴行儉的模樣似乎并沒有因剛才的朝議爭執而生氣,陸瑾這才放心大膽的說道:“裴公,其實我覺得剛才你說得很對,若大唐對兩個投降酋長也要背信殺害,的確非常不妥。”

    裴行儉嘆息一聲點了點頭,顯然也有些郁悶。

    陸瑾斟酌了一下,這才言道:“我曾聽人言及,裴公你與裴炎均是出生于河東裴氏,且在朝堂上關系向來不錯,也不知道今日為何裴炎會這般毫不留情的指責?且言語中還有謀奪裴公功績之意?”

    若是他人,陸瑾絕對不會這般直言不諱的詢問,因為他相信裴行儉是一個能夠信任的長者,才會 ,才會說出心頭的疑問。

    若是他人問這個問題,裴行儉也不會回答,但是現在他回答了,且也是直言不諱,因為他相信陸瑾是一個可堪造就于信賴的后輩。

    “七郎,朝堂之上爾虞我詐,朋黨爭斗不知幾多,圣人首要之責在于維持朝堂平穩,防止一家獨大威脅皇權,特別是提防出現如昔日長孫無忌那般的權臣。”

    聞言,陸瑾登時明白了過來,點頭嘆道:“原來如此,倒是裴公你受委屈了。”

    “區區委屈何足掛齒。”裴行儉卻是渾不在意的一笑,繼而又收斂笑容正色言道,“不過今日裴炎此舉卻是操之過急,方法也太過卑劣無恥,竟要以違背大唐的信義為代價來打壓老夫,實在令人大感不恥,西晉之時王渾忌妒王浚平定吳國功勞,從古至今人們認為其心可恥,從今日來看,裴炎實在與王渾一般無二,老朽個人屈辱算不得甚,只是擔心殺掉降將以后就沒有再愿歸順的人了!”說完,又是忍不住沉重嘆息。

    陸瑾默然以對,望著裴行儉雪白的須發以及蒼老的容顏,心內騰升出了淡淡的哀愁。

    臨走之前,裴行儉伸出大手用力一拍陸瑾的肩頭,微笑言道:“七郎,老朽還是以前那句話,十年之后能安我大唐者,必定為七郎你。記住,不要讓老夫失望。”

    陸瑾神情大震,心內有些惶恐,連忙擺手道:“裴公此話嚴重了,陸瑾實在何德何能……”

    裴行儉搖手打斷了他的話,輕嘆道:“茫茫中國代有賢才,前浪未退,后浪已涌,滔滔不竭無窮無盡,七郎又何必妄自菲薄?光陰如白駒過隙,我輩不覺老去,風云不在矣!未來的疆土戰場,將是屬于你們的,還望七郎認真鉆研老朽送給你的兵書,守候這一片江山社稷。”

    說完之后,裴行儉對著陸瑾慈祥的笑了笑,轉身踽踽而去,歷來挺拔如同蒼松的身軀竟已是出現了佝僂之態,直看的陸瑾愣怔不已。

    陸瑾久久的站在龍首道上望著裴行儉遠去的背影,體會到了他最后話語中的意思,感覺到一代傳奇行將謝幕,猶如那東流之水一去不復返,登時悵然所失。

    翌日,一則驚人的消息傳遍了朝野內外:定襄道行軍大總管、中書侍郎、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賜紫金魚袋、上柱國、開國縣男裴行儉上表玄自以年老,乞骸骨歸鄉,圣人封裴行儉為聞喜縣公之爵,允諾其掛冠致仕。

    消息傳出,舉國嘩然,不過一想到裴行儉業已六十二歲高齡,加之這次驅馳數千里遠征苦寒的漠北,致使其老寒腿發作,倒也為之釋然。

    一時間,向來賓客盈門的裴府陡然冷清了許多,不僅僅是因為裴行儉閉門謝客謝絕門生故吏來訪,更還有那人走茶涼宦海浮沉的官場慣例。

    總之一句話,高宗末期最偉大的將領裴行儉,華麗謝幕了。

    而在這一天,朝廷正式頒下詔書,為慶賀平定東~突厥叛亂之功,將永隆二年改為開耀元年,二圣似乎對更改年號一直樂此不疲,抓住機會便改年號如同玩耍,倒是忙壞了一干史官。

    歷史終于又翻開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