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諸天大唐,從玄武門開始 > 第13章 德比堯舜的楊榮義
  植樹造林的速度是很慢的,要把種植下去的樹林成長起來,那是需要幾十年時間的,可是大家并沒有那幾十年的時間來等這些事情。

  “誰能告訴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黃河沿岸的所有樹木都要砍掉?”

  楊榮義對于這件事非常的不理解,他想不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做。

  “這個是當初軍事方面的問題,我們在面對契丹的時候,就決定把北方的樹木給砍了,也不讓人進行耕種,這是為了制造一個真空地帶,還有是三易回河的事情。”

  三易回河,那是宋仁宗年間黃河決堤之后,宋仁宗派人去上馬黃河改道工程,讓黃河改道的事情,只不過這個工程一連進行了三次,而且每次都失敗了,甚至還造成了三次大洪水。

  當然,在進行第一次工程的時候,當時的宰相文博彥想出了一個天才的想法,他要讓黃河水從六塔河經過。

  可問題是,六塔河本來就是一條小支流,河道狹窄,根本就容納不了黃河水,結果就是工程剛完成,六塔河就決堤了,然后數十萬勞工以及周邊的城市鄉村全被洪水吞沒。

  當時宋史有記載,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夕復決,溺兵夫,漂芻藁不可勝計。

  而這才只是第一次治理黃河,隨后到了宋神宗年間,就出現了第二次回河,也就是影響最大的一次,而這一次之所以說是影響最大,完全就是因為在這一次之后,黃河奪淮入海了!

  也就是說黃河走了淮河的河道,淮河地區水網極其復雜但是卻很穩定,可是在黃河匯入其中后帶來大量的泥沙,然后整個水網系統全部崩潰了。

  本來黃河入淮河是自古就有的,但通常黃河入淮的時間都很短,根本就來不及造成什么影響。

  但這次無數支流堵塞,潰堤,改道,然后再堵塞,這樣的局面就算在二十一世紀的技術條件下用超算模擬能不能挽救那都難說,甚至都有可能要把超算給崩了。

  所以可想而知,這到底會是一個什么局面了,在以前黃河也就隔三岔五改道泛濫下,而現在整個淮河流域天天發洪水,這就是誰也受不了的一件事了。

  對于這件事也就是李瑛手里有大量的資料,也有的從宋朝一直到清朝所有的治理黃河的資料,大家都是按照這些步驟一樣一樣走過去的,要不然也真的是沒有辦法修。

  可是在修這個的時候,卻發現了這些問題,那就是植樹造林玩不了,本來這個問題其實不大,但關鍵是這個問題可以用來對那些文臣下手,所以楊榮義就把這些問題拿出來了。

  目的就是為了對那些北宋的所謂的名臣下手,那些名臣確實都各有各的能力,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們對于對遼國的防御是沒有任何貢獻的。

  甚至他們的貢獻大部分都是反面的,就像是把宋遼邊境的林地全都砍伐,莊稼全都焚毀,這就是他們所造成的貢獻,而目的是為了讓遼國不至于對他們發動攻擊。可是這件事做完以后,遼國變得更好發動攻擊。

  所以在場的文人都知道這些事情是不能說的。

  他們都很清楚,有些事情一旦說開了,那就真的沒救了。

  楊榮義咱也知道這些事情是不能隨便說的,因為一旦說開了,那很多事情就沒法再繼續下去了,因此他也是不再繼續說了,而是回到了后宮,見了那幾位比自己還要年輕的“母親們”。

  “哎呀,義榮公主回來了,你這在前朝可真的是威風八面呢,我當年在江湖上的威風要大多了。”

  南宮鐵心看到回來的楊義榮,就是一臉的笑容,對于自己這個便宜女兒,她還是挺喜歡。

  不光是南宮鐵心喜歡,其他幾個人也都挺喜歡的,畢竟這個小姑娘不比她們難看多少年紀,也不比她們小多少,可是見了面卻要她們一聲娘,這種便宜不占,她們是心中不快呀。

  “鐵心姐姐,你這話說的,你現在也是一位皇妃了,再怎么說也不能拿江湖上的事情來說了。”

  楊榮義對于自己這些所謂的母親,那也是沒有什么可說的,畢竟年紀相差太小了。

  所以他一直把對方當姐妹來看的。

  “怎么樣,你來治理一個國家沒有什么問題吧?”

  楊玉環這個時候也站出來了,作為弘農楊氏的人,還是想要有那么一些作為的,所以就進行了一下詢問。

  “治理國家是很難,我確實也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但是我也不需要去治理國家呀,我只需要管住內閣就好了,治理國家有內閣負責,內閣有文臣,武將在其中,他們自然知道到底該怎么辦的,所以我只是一個蓋章的吉祥物而已。”

  楊榮義非常清楚自己到底該干什么,就像是自己父親一樣,把一切事情交給內閣處理就好了,如果內閣處理不好,再去處理內閣就是了。

  反正他又不是天子,他只是一個太后,作為太后,他不需要對很多事情來負責的,而他把這些權利交給了內閣,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要稱楊榮義一句德才兼備。

  當然,這個德和才,也確實是有的,而這個德和才的來源則是因為放權,內閣的建立讓更多的人分享了相權,這對于那些沒有成為宰相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為內閣人數不限。

  所以楊榮義直接安排了40多人成為了內閣的班底,他們每個人都分管一攤事務或者兩人分管一攤事務,這樣也算是有一個監督,而這么多的內閣成員更是直接把朝堂上的那些有能力的官員全都攏到了一起。

  這就直接讓所有人都覺得楊榮義乃是當世堯舜吶,所以對于他的垂簾聽政,大家都是沒有絲毫意見的,再說了,他們本來也就沒有意見,因為對于宋朝來說,太后的垂簾聽政,那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而且這個人又放權了,那對他們來說就更加的有德有才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