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狼諜趙顯徽上官苑 > 第三百零二章:一百七十余載
    

    就著剩菜,兩壺酒很快就飲盡。離開酒樓之后,寇白娘和苗正被支開去逛街,看到什么盡管買,一切花銷由趙公子買單。

    等到只剩杜樊川和趙顯徽后,兩人在街上悠悠然而行。趙顯徽將與四位家主的交易全盤告知,杜樊川聽后,陷入了沉思。

    四位家主只要在此次茂州動蕩中堅定不移的支持杜樊川,就能各自獲得一份錦繡前程。不過仔細一想就能發現,四位家主以后就任的官位,都是不同州。茂州官場畢竟已經抱團忠心于大公子多年,誰都不能保證是否會死灰復燃。四大家主領頭羊的位置,必須換成忠心秦王府的心腹勢力。

    而四人的分官也是有講究的。若是四大家主都被調走,茂州官場就少了定心石,屆時難免人心反復。而盧家有秦軍兩大支柱的盧老爺子,最適合留下當定海神針。

    最擅經商的唐家到了漢州,一方面能安撫隴右兩百萬流民造成的積弊,另一方面漢州也更適合通商,更利于唐家發展。

    至于李家和袁家,兩人所得官位,其實早已成為定數。梁州別駕必然屬于袁家,一方面袁家的忠心程度要高于李家,另一方面益州是獻媚派聚集地,李家到了益州,翻不起什么浪花。袁家若是無法對秦王府做出什么有用的貢獻,袁海生就只能一輩子老死在別駕這個位置上。了解這一點的袁家,必然竭盡全力為秦王府辦事。

    杜樊川思考良久,顯然對這樣的安排沒有異議。

    “你讓李則君去益州,徐懷陽去哪?”杜樊川突然發問,可不等趙顯徽回答,他又繼續說道,“梁州刺史一開始就是給我留的,徐懷陽不可能貶官,高于一州刺史的官位,就只有一道經略使和節度使,想必圣旨已經在來秦王府的路上了吧?”

    為山南道開設置經略使和節度使的圣旨,是趙顯徽單獨給趙武傳信要來的,哪怕百農架也不知道,所以杜樊川需要自己揣度。

    趙顯徽略感頭疼,“你們這些讀書人真是可怕,我說一句,你們就能想到十句,半點秘密都沒有。”

    尋常人聽到一位權勢藩王這般抱怨,只怕早就被嚇得半死了,杜樊川非但不怕,還坦然問道:“你打算讓我當什么?經略使還是節度使?”

    趙顯徽微微一笑,“這可就不是由我決定的了。”

    杜樊川點點頭,不再多問。

    之后兩人又商討了一番對茂州的改治,多是杜樊川說一些茂州的形勢,自己的看法,以及解決的辦法。趙顯徽聽得頻頻點頭,對于這位貧寒出聲的謀士非常滿意。

    當年秦王府暗有邢玄邃執掌一切,明有陰陽謀士智冠天下。如今的秦王府,有老一輩謀士杜司濤坐鎮大局,又有杜樊川,徐懷陽兩位后起之秀,興許以后會成為新的陰陽謀士。

    兩人商討完畢后,寇白娘和苗正很恰巧的回來了。兩人買了不少東西,金銀首飾,奇巧玩物,糕點吃食,都快拿不住了。

    趙顯徽看得眼皮直跳,那整個人都被精致禮盒擋住的孩子探出頭來,笑嘻嘻道:“師父,沒給你丟人吧?”

    既然趙顯徽已經說了要買單,出手就不能太寒磣,否則就是給秦王,給秦王府丟臉。苗正認為自己做的很好。

    趙顯徽走上前,彈了一下小家伙的額頭,“我可沒說收你做徒弟了。”

    于是杜樊川三人帶著大盒小盒的物件,離開桐山縣,去往茂州州城,趙顯徽則徑直走向衙門。

    ......

    大中午的,桐山縣衙門來了個怪人,是個須發皆白的佩劍老人,往衙門口一坐就不走了。

    衙役們看老人這般歲數,都不敢強行驅趕,生怕一動手就出事,到時候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老人坐了足足三個多時辰,衙役和胥吏都紛紛離去,最后一個走的是主薄朱幕。

    年輕主薄剛想去詢問老人家住何方,老人卻突然抬起頭,直勾勾看向朱幕,然后又看向遠方,撒腿跑了。

    并未習過武,只是文諜子的朱幕一頭霧水,卻也懶得深究。

    衙門周邊有不少小巷,泥子巷就是其中之一。只不過泥子巷距離衙門隔了兩條街,已經算遠的了。

    距離衙門最近的小巷是桃花巷,住的大多是平常富庶人家。桃花巷因家家戶戶種桃樹而得名,每逢桃花盛開的時節,滿巷落花繽紛,美輪美奐。

    趙顯徽要來衙門,首先就得經過桃花巷。當他來到兩座院子之間的狹小過道時,另一端卻站著那位白發老劍客。

    這位名叫溫良恭的劍客,原先在江湖上寂寂無名,世人根本不知其存在。老人以前除了練劍,就只會偶爾幫白留疑做些殺人的勾當,以此換取報酬。

    隨著上次武榜重評,無數武道宗師被揪出水面,二十七人同時登榜,江湖呈現前所未有的恢宏景象。老人被打動了,想著練劍一百七十余載,是不是也該讓江湖認識認識了?

    所以今天老人出現在了這里,佩上了那把與自己同齡的劍。

    老人腰間佩劍材質其實很差,起初是老人的父親打造給自家孩子的玩具。不曾想那個孩子從出生起就會握劍,三歲便可舞劍,六歲小鎮上已經沒有能與之匹敵的劍客。

    孩子慢慢成長,遇上許多厲害的劍客,從無一敗績。他也曾想過要不要換一把更好的佩劍,可嘗試了許多次,都不如這把鐵劍趁手。

    后來他知道了,這就是自己的本命劍。于是他就不再想著換劍,專心于劍道,專情于此劍,以百年劍道,養本命劍。

    老人緩緩抽出佩劍,兩百年過去,鐵劍之上滿是銹斑,很難想象這是一位武道宗師的佩劍。

    這時,有女子從泥子巷急奔而來,攜帶一柄秦戰刀。

    女子看到狹小過道對峙的兩人后,將戰刀丟給趙顯徽,然后默默退后,打定主意不參合兩人之間的對決。

    老人咧嘴一笑,“小子,既然得了呂道陽的氣機,修復了傷勢,老夫就不算乘人之危了吧?”

    趙顯徽默不作聲,只是抽出戰刀,刀身明亮,正好反射一縷光亮在老人眉心位置。

    這便是趙顯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