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山河故宋 > 第449.1章 番外 東方世界軍事史(4)
  爆發于建炎二年冬天的第二次汴京會戰堪稱改變整個東方世界文明進程的戰爭。它的戰場囊括了幾乎整個京畿路、與大半個京東西路,東西跨度達到了驚人的九百二十里!在這片廣闊戰場上,宋、金雙方共投入超過三十萬的戰兵,圍繞著一系列戰略節點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血腥廝殺。

  兩個月后,宋軍在汴京城下將金軍最為精華的一支軍團幾乎整建制地殲滅,而這樣的結果,似乎也預示了宋金戰爭的最終結局……

  要想了解這場戰役的全貌,還得從建炎元年由顧淵發起的那場軍事改革說起。靖康那一場滅國之災深刻地改變了這個國家精致風雅的氣質,也將它們骨子里的血性和善戰釋放出來。

  事實上,自1127年起,軍事技術就開始呈現出爆發式的發展,攻、守天平也在不經意之間開始搖擺。淮水之戰中宋軍將巨型配重投石機投入使用,這種貌似只是對原本砲石車進行了有限的改良,可卻大大提高了軍隊攻破城墻的效率。

  靖康年間,金軍因為缺乏足夠的破城手段讓太原之圍持續半年,可在建炎年間,城池所能夠為防御方提供的優勢正被迅速拉平,更遑論火藥武器的出現也進一步增加了軍隊對于固定目標的遠程投射能力。而這些改變,都是兩軍將帥制定戰略的基礎。

  對于此時已然有著濃重部族遺風的金軍來說,對于南方的侵略不過是他們獲得財富的手段。那個時候的金帝國已經觸摸到了他擴張的極限,過于稀少的本族人口事實上不足以支撐他們對于迅速膨脹的國家體量的有效統治。

  他們的腳下,那個剛剛為他們所擊滅的鑌鐵之國的尸骨還橫陳著,等待著他們緩緩消化,所以從戰略決心上,即使是對于滅宋最為積極的完顏宗翰也不過只想著再復刻一次靖康南下的戰略——兩路金軍,自太原與燕京分別南下,趕在冬日來臨前會師汴京,重演靖康舊事。

  這一戰略簡潔、成熟、符合金軍上下的戰爭理解,唯一的問題是完全忽視了他們對手在兩年多來的驚人進步。

  在青州與淮水的兩次碰撞后,宋軍——至少是接受了改編的御營部隊對于金軍的那點心理恐懼終于蕩然無存……

  尤其建炎軍改之后,這支顧淵傾半壁江山之力打造出來的野戰精銳,其實已經獲得了同金軍野戰爭鋒的實力。

  對于這些嫡系兵馬,顧淵在經濟上以軍功授田、在政治上立參政制度、在軍事上組建參謀總部,讓這支軍隊在許多地方處處體現出超然于時代的一面。

  這位在兩宋之交最閃耀的亂世將星,以他超出時代的眼光,打造出了一支具有初步民族信仰的軍隊,并且將他們投入到了宋金之戰最具決定性的一場戰役上。除了延續華夏文明正統之外,也點亮了新時代的第一縷光。

  著名軍史學家J.F.C.富勒少將在自己的著作《東洋世界軍事史》中直接指出:“……那支總兵力大約在十二至十四萬人的軍團,本身就是近代民族國家公民軍隊的濫觴。當時還只是位帝國侯爵的顧淵為此搭建的軍事組織制度,也給幾百年后漸漸從中世紀泥潭中掙扎脫身的西方列國提供了一個學習與模仿的對象。

  只不過,富勒少將沒有延伸下去的是,那時的顧宋帝國,已然化作了一條呲著獠牙的戰爭怪物。西方軍事理論的奠基人,《戰爭論》的作者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則在與其恩師沙恩霍斯特的一次通信中以充滿羨艷、卻又帶著莫大遺憾的語氣描述了那個國勢巔峰時期的東方帝國——“按劍四顧,整個世界都臣服于‘宋的和平’之下,那是一個比羅馬還要強大的世界帝國……

  它的武力無可匹敵、它的文化舉世無雙,在它的國土之上——太陽永不落下。在這只巨龍自我腐朽倒前,誰也無從挑戰它的兵威……我知道這樣的帝國注定腐朽,卻不知自己有生之年,是否還能看到他轟然倒下的那一刻……”

  當然,拋開那些對于社會和軍隊改革的深層影響不與探討,僅僅是第二次汴京會戰中,宋軍參謀總部在戰略上所呈現出的戰爭藝術也足以讓后世的軍史學家們為之驚嘆。

  顧淵以其創造性的戰略決斷,誘導著當時這顆星球上最為強大的野戰集團,金帝國的完顏宗翰軍團一步步走向他們的末日。

  讓我們將目光收回這場戰役本身。

  ……此時的宋軍之中,那些京東、河北、西北諸路出身的老兵大約占據三成左右,剩下的都是由原本廂軍改編過來,或者干脆是在一年時間內急速擴張而來。戰場之上,這支宋軍在單兵作戰技巧上稍顯稚嫩,可拋開單兵戰斗力來看,此時的宋軍無論是組織度、紀律性還有基層指揮官的戰術創造力都已經超越了同時期的金軍!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