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們是文官集團 > 015【功虧一簣】
  楊鎬面對水陸兩方皆處被動的局面,他選擇了繼續進攻,首先傳令各營造火炬備夜戰,而后又重新調整了兵力部署。

  右協繼續圍困島山并預備攻城事宜,同時加派李時吉和成允文增援箭灘的擺塞、頗貴,這樣就能在北岸由西向東形成三個防守區域:擺塞、頗貴應對箭灘南山的援軍;李如梅、解生在箭灘和倭城之間防范倭寇由江上登陸;吳惟忠、茅國器在島山城下的太和江北岸與東川西岸設防。

  至于祖承訓和南岸明軍,自倭寇船只封江伊始,這部分明軍只有聽天由命了,否則只能是棄子。同樣還有西江口的盧繼忠,東面四里是倭寇鹽浦據點,距西面慶州撤退方向有二十二里之遙,但隨時都能被江上水師登陸所截斷。封江之后,盧部同樣也與島山城下的聯軍本部失去了聯系,沒人知道西江口到底發生了什么。

  島山城內的‘餓殍’們,大概知道再過一兩天,他們就能得救,強大的求生意志支撐著每個人。而且圍城圍到現在,明軍的防守早就松懈下來,‘使節’能每日自由進出城內城外,不斷給城內傳遞著消息。

  明軍的防守就像個篩子,處處都是漏洞,卻無人在意。

  四日零時,一切準備就緒的右協在楊鎬指揮下,最后一次對島山發起了大規模進攻,戰斗一直持續到黎明,其慘烈程度如同二十五日的那場戰斗。

  但氣勢卻相差萬里,明軍苦于艱苦的野外條件,圍城十多日,士氣早就一落再落,反之城內的加藤部眾,因為強大的求生欲望支撐反而越戰越勇。他們不惜耗盡所有的儲備彈藥,彈丸如雨一般射到城下,聯軍傷亡慘重,即便這樣,也依然沒能登城成功。

  楊鎬也急了,揮刀先斬退縮的士兵,而后又把畏戰的保定游擊李化龍綁于軍前以正軍法。諸兵營見此,只能冒死進攻。

  交戰之際,城中又傳出偽書,假稱會有幾萬大軍前來救援,右協得其書后報與楊鎬和麻貴。兩人見四周情景,江面、陸上倭寇的旗幟四處飄揚,竟深信不疑。再看他們手下的將士,饑餓疲憊,士氣低落……若再不退兵,恐真的要被包夾。

  此時尚未決出勝負,但楊鎬知道,明軍已經敗了,而且還是一敗涂地。最終他決定撤兵,接伴使李德馨還努力勸說楊鎬放棄撤兵想法,但打臉的是,早在聯軍還在戰場上占盡優勢的時候,朝方趁亂逃走者就已過半,如今李德馨還慷慨激昂的勸說明軍留下……楊鎬豈會聽他慷慨激昂的廢話?

  到了正月初四,楊鎬下令攻城部隊全部撤出戰斗,準備撤軍事宜。巳時初,命令正式下達下去,全軍開始漸次撤退。傷病先由東路向慶州先行撤退,同時還要設法將才運至蔚山的軍糧全部轉運回慶州,實在帶不走的要全部燒掉。

  此外,楊鎬還安排箭灘北岸的擺塞、頗貴,城西的李如梅、解生領騎兵準備殿軍,還加派楊登山的游騎協助擺塞。同時,箭灘南岸的祖承訓部、吳惟忠部、西江口的盧繼忠部已成棄子,根本無力救援。

  城上的加藤部眾首先發現了城下圍城的明軍向北面山中撤去,這一刻,他們內心應該狂喜不已,終于僥幸活了下來。

  未時末,鶴城山的明軍本部撤下,包括島山城下的吳惟忠、茅國器部兵均已依令撤下,唯獨箭灘南岸的明軍,楊鎬連傳令都未傳。

  撤退的同時,楊鎬還一再查看余糧是否已燒盡,盔甲輜重等物是否已焚燒,待打掃完戰場,殿后的騎兵也追上時,已是申時。

  而駐足于南岸的倭寇援軍先前并未發現明軍已撤,直到察覺鶴城山上的明軍本部已撤,焚燒的煙霧四起,才恍然醒悟,這才開始救援戰斗。

  而在箭灘南岸的明軍,在祖承訓帶領下,竟出乎意料的搶先向南山上的倭軍發起攻勢。即便他們已淪為棄子,仍然在忠于使命與敵搏殺。一番廝殺下來,南山二、三番隊援軍就這樣生生被已成棄子的明軍拖住而無法渡江。

  在倭城對岸一番隊的黑田長政,蜂須賀作為先鋒,本應渡江開始救援,然而兩人卻十分畏懼明軍,遲遲不敢行動。黑田兩人的畏戰,讓在后方立陣的吉川有些看不下去,想自己做先鋒,不料卻被同行的安國寺責備不依軍令。吉川立馬反駁,之后他便率部渡河先登。

  有了帶頭的,一番隊終于行動起來,在船隊配合下北渡太和江,與他們幾乎同時渡江的還有在東川西岸的船隊。島山城內的‘餓殍’們苦苦支撐了十數日,終于見著了黎明前的一絲曙光。

  用盡最后一絲力氣打開城門,然后嘶吼著,像瘋子一樣沖出城,對滯后的明軍展開最后的生死一擊——要么死,要么活!

  其實這時明軍的大部已經撤離,對于城下太和江岸的守備更是松懈,殿后明軍本來面對的就是三面夾擊,這刻也只是稍作抵抗就被突破了防線。

  吉川率先在太和江北岸站穩腳跟,并未就此停下,而是繼續向東北方的兵營城迂回,隨即又進駐此地,切斷了聯軍向東的退路。

  由此也逼得楊鎬改變路線,他本想從兵營城渡過東川向慶州撤退。如此一來,就只能選擇西退,但江面上的倭寇船隊又趁機登陸,持鐵炮向明軍追擊。

  好在后面趕到的擺塞、楊登山帶著騎兵反沖鋒,先射殺了幾名,這才讓倭寇的追擊停止,擺塞又連斬八枚首級,余眾頓時慌亂不已,被擺塞等人一路驅趕著重新回到船上。

  又幸得南岸的棄子明軍殊死一戰,拖住了二、三番隊不能渡江,才讓楊鎬率部順利逃過倭軍的兩面夾擊,繼續西退。即便已經渡江的倭軍也不敢過分緊逼,只能等待島山周邊兵力集結,遂眼睜睜看著明軍西撤,不敢窮追。

  但援軍也趁機將補給運至島山城下,明軍一撤,島山之圍隨即解除。城內的‘餓殍’們見到糧食無不兩眼冒著綠光,后喜極而泣……

  有了米立即煮米成粥,只不過,饑不擇食者多有活活撐死,只有那些少食者,最后才活了下來。

  在九死一生的戰場都僥幸活了下來,最終卻死在飽食一頓粥水之后……加藤見此,根本不知還能說什么。

  楊鎬西撤時,其實駐扎彥陽的島津豐久部正朝著蔚山進軍,截斷了蔚山通往彥陽的道路。楊鎬不得不再次改變路線,沿中部山路向慶州撤。

  在南岸的明軍,最終還是傷亡慘重,吳惟忠部冒死強渡太和江,祖承訓見北退艱難,收攏家丁朝南奮力突圍,終究是殺出了重圍,直至當天夜半,又趁倭軍在全力救援而后方空虛的檔,率敢死之士潛入西生浦,帶隊成功繞回了后方。

  西江口的盧繼忠在減員七百人之后,也成功突圍撤回了后方。

  倭寇二、三番隊,在擊潰明軍后始才渡江,占據箭灘北岸高地,并由三番的毛利秀元部駐守,二番隊卻并未向西追擊,而是朝東面的蔚山倭城進發,打算與一番匯合。后占據了已經空無一人鶴城山。

  明軍沿中部山路一路退至含月山脈白楊寺后峰附近,此處距蔚山倭城不超十里,倭寇追擊部隊還是很快追了上來,楊鎬再傳令李如梅和解生二人帶隊阻擊。

  李如梅斬追兵數級,后倭軍不敵小退,又待騎兵回陣后遠遠吊著,不敢貿然上前。隨行七八里路,時有持白旗的倭軍抵近后軍,麻貴標下的麻云、王高怒而旋馬回斬,得首級二枚后方才回報。

  倭軍一路追擊,見始終無機可乘,這才終止追擊掉頭回了蔚山。

  擺脫倭軍追擊的明軍于四日回到了慶州,楊鎬率本部退駐安東。正月初五,柳成龍以‘天兵糧餉輸到慶州者尚多,恐為賊所資’為由,將已運至慶州的明軍糧餉分給了朝鮮軍。

  楊鎬怒不可遏,島山陣前糧餉不敷,將士們餓著肚子上陣殺敵,而后方糧餉卻多被朝軍瓜分。由此可見柳成龍所謂什么‘竭心盡力’之語全是狗屁。

  更甚者,柳、權二人還將臨陣逃跑的朝鮮散兵收攏后,除駐守慶州的,其余各自退返,并未施以任何懲戒。

  楊鎬退駐安東之后,最后一次調遣兵力部署:李芳春、牛伯英、盧德功、盧繼忠、李化龍駐守安東;葉邦榮分駐龍宮;吳惟忠分駐忠州;游擊陳愚聞分駐水原;藍芳威分駐稷山;李寧分駐公州;董正宜、柴登科、秦德貴分駐全州;擺塞分駐安城;其余則相繼回師王京。

  蔚山之戰后,倭寇諸將在慶尚道的安骨浦又一次舉行軍事會議,一致決定撤守順天、蔚山,并派遣使者渡海,給豐臣秀吉送信,說明撤軍計劃。

  在順天倭城的小西行長早就準備好了退路,除了他自己將大量物資裝上船,隨時準備逃走外,還有他的女婿宗義智,已經在南海島將物資裝運上船,同樣準備隨時走人。

  加藤清正棄蔚山撤至西生浦,小西行長棄順天,撤至熊川,再至泗川,中路的島津義宏也命其晉州城的島津家將三原重種、蓑輪治右衛門撤退到后方的泗川,后又轉至固城,原先駐守梁山的,撤到了龜浦。

  蔚山之戰,看似倭寇贏了,事實上卻被明軍打崩了防線,不僅是戰略意義的防線,還是心里上的防線。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