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們是文官集團 > 032【執禮猶謙的王恭妃】
  萬歷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九,

  巳時,劉綎在小西行長離開順天倭城后,便率西路軍進入城內。找到了之前小西行長按照約定留下的首級,又將其留下的六名人質殺了以充首級,同樣那些散落在山谷里,被倭軍俘虜來的朝鮮人也一并斬殺充作首級。

  處理完這些,劉綎便以金字大書‘西路大捷’四字,飛報經略刑玠。而后又在南原尋找鐵匠,讓他們打造倭軍的刀槍,并厚著臉皮向朝鮮都元帥權栗討要倭寇首級和倭衣。一番花樣玩盡,劉綎上報的西路軍斬首數目也不過160級。

  盡管劉綎是小西行長走后才入據順天倭城,但刑玠還是將這功勞歸給劉綎。并在戰報里寫道:劉綎督兵大戰,擒獲數名倭將。及夜,攻破行長住城,行長逃遁。

  麻貴統率東路軍自加藤清正從蔚山撤離之后,就領兵進駐。十一月十七日夜,西生浦的加藤清正放火燒營,隨后遁去。接著,麻貴進軍西生浦,一路追擊倭軍,直至他們在朝鮮的大本營—釜山浦。

  在釜山,麻貴與倭軍短暫交手幾次,但戰果卻微乎其微,幾乎沒有重創敵人。二十二日,加藤清正故布迷陣,拖住麻貴,自己則發船盡逃。

  到了二十四日,加藤、鍋島、黑田長政、毛利吉成、高橋元種、相良賴房、筑紫廣門等,殘留在慶尚道東南的諸位大名,集結在釜山浦。遵照豐臣五大老下達的退兵命令,于上午放火焚燒了釜山倭城,隨后就乘船離開朝鮮,回到日本。

  二十七日,島津義宏父子、小西行長、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寺澤正成、宇都宮國綱、松浦鎮信、宗義智等殘留在慶尚道西南的諸大名逃回釜山浦,之后也從這里出發,渡海撤回日本。

  釜山撤兵之后,麻貴與給事中、御史、按察使等人,登上倭城高處,眺望釜山東、西兩邊的倭寇營寨。

  麻貴看后神情復雜,只覺千言萬語不知怎么表達,他又想起第一次蔚山之戰時的島上倭城,若強攻真的只有白白犧牲人命。

  “此處外寨可破,內城天難討矣,薄城則人命可惜。賊之退去,是乃天意也!”

  沒錯,是天意!麻貴眼底還是流露出一絲悲觀,釜山城修的堅固,就算多年征戰的他,也并無破城的法子,要不是豐臣秀吉的死,這場仗最終誰贏都還沒有定數。

  但若將來……不,倭賊早晚還會再來,其肆毒必甚矣!

  二十九日,麻貴又帶兵進剿釜山浦西南面的多大浦,擒獲一名倭兵,到十二月五日,又在多大浦擒獲兩名倭兵,至此,也基本斷定陸地的倭軍已經撤光。

  唯一取得大捷的是陳璘的水師,露梁海戰之后的二十一日,陳璘繼續進攻南海島,倭寇艦船已空;二十九日,陳璘繼續進剿南海島的錦山,十二月十日,又進剿乙川山,斬級十枚。十一日再進,又擒獲九十余枚首級。

  經過幾次進剿,再無余孽。自七月以來,陳璘總共獲倭寇首級1100余枚。

  十二月十五,刑玠遣快馬向朝廷兵部回報,隨后又上報露梁大捷。

  加藤清正回到九州肥后,趁小西行長未歸,滿世界嘲笑一向與他關系不和的小西行長,說他怯懦。待小西行長歸來聽說后,很不服氣,反擊道:“加藤還沒等帶回朝鮮王子作質,就燒了營寨撤退,所以議和功敗垂成。我與島津至少還帶了幾個明國人質,從容殿后回得日本,到底誰更怯懦?”

  而島津義宏因露梁海戰中小西行長的不援和逃走,一直憤怒不已。

  不久之后,對馬島島主宗義智寫信給朝鮮王廷,信中責備明國不講信用,沒有按照之前約定,將朝鮮王子送來日本。這本是劉綎隨口一說,并不當真,但日本卻是當了真,為此,五大老之一的毛利輝元還埋冤加藤清正。而加藤一派的人更是因戰爭中,小西多次與朝鮮暗通款曲,愈發對他看不順眼,自此兩人的矛盾越發不可調和。

  朝鮮自李舜臣去后,三軍同悲,為祭奠他,明朝水師亦是投肉而不食。盡管刑玠一再催促陳璘速赴漢城,但他依然親至長山縣,李舜臣家里。

  當見到李舜臣長子李薈時,不禁悲從中來,摻著李薈的手就痛哭起來。

  眾人趕緊勸慰,好半天,陳璘才平復好心情。而后又問李薈:“如今可有做官?”

  李薈答道:“父喪未葬,非得官之時。”

  陳璘又道:“中國則雖在初喪,不廢賞功之典,你國緩矣,不過我會將此事言于國王……”

  此次陳璘專程前來,除了看完李舜臣家人,自然還要祭奠英靈,為表達哀思,陳璘亦是寫下祭文:

  ——嗚呼統制!遠藩…邦家…,安危之智。提一旅之殘疲…絕敵西窺,修我內備。枕戈浴鐵,終日或不暇給;繕艘制器,卒歲無少已……露梁之戰,統制前鋒,舳艫幾陷,我且汝衛,而既脫于虎口,賊由是失銳。徐且戰以且卻,遂禽獫而草雉……顧今凈土即歸,大仇已復,緣何猶踐夫素厲!嗚呼統制,該國凋敝,誰為與理?兵戎狼狽,誰為振起!豈惟失析父之爪牙,且喪令鮮之百雉!緬懷及此,詎不流涕!靈魂不昧,鑒是泥沚。

  ————

  冬月,京城

  這兩年,紫禁城里蕭條不少,三殿還尚未修葺,一片殘垣斷壁。若是下雪還好點,至少純凈的白雪能覆蓋住那一片瓦礫。如今的瓦礫,曾經可是象征著帝國威嚴,最至高無上的地方。

  月初,御史劉景辰奏言:山東益都知縣吳宗堯訐奏內官陳增貪殘,陛下卻置陳增不問,反而切責吳宗堯,后陳增再上疏以致吳宗堯被逮至法司。陛下待外臣至此極乎?臣以為大凡內外之勢得其平則相安而可久,偏重則反受重之害。吳宗堯與陳增交訐,虛實未判,供職則皆供職,逮問則皆從逮,懇請可否先放吳宗堯回籍,而陳增還京以待查勘?

  疏入內廷,朱翊鈞看過之后便將奏疏放在一邊,不報。

  不久,皇后即命女官,將留中不報的奏疏收攏了去,然后整理存放。留中的奏疏王皇后都會翻一翻,腦子里有個大概印象,以便將來皇帝問起某事,也好及時找到相關的奏疏。

  看完了奏疏,王皇后命女官收好。心中惦量一下,便擺駕去了前殿。

  對皇后的到來,朱翊鈞倒是沒有不耐,皇后端謹,凡有事定會先向他稟明,若無事,她自是不會來叨擾。

  “皇后坐吧,”行禮之后,朱翊鈞命內侍端來杌子。

  皇后謝過便坐了下來,而后笑著道:“臣妾想,千秋令節就只讓百官朝賀,命婦還是免了吧。一來兩宮還尚未竣工,可能多有不便;這二來,臣妾看陛下近來國事操勞,沒必要再為一些后宮瑣事瀆擾;三來,母后的圣壽都免了命婦朝賀,臣妾又怎么能僭越。”

  朱翊鈞想了片刻,道:“皇后溫惠,后宮的事也勞你操心了。”

  王皇后笑容可掬,欠身道:“后宮本是臣妾本分,自是要為陛下分憂……”說罷停頓稍稍,繼續道:“對了,前日臣妾在母后那里,聽聞母后提及五月間,陛下有說常洛行冠禮及選婚一事,是想待二宮落成之日行之……臣妾琢磨,母后的意思,恐是想先替常洛挑選淑女。”

  朱翊鈞聞言臉色微沉:“果真是母后的意思?”

  王皇后笑了笑,顯得一臉從容:“就算是臣妾妄猜的吧,不過,母后到底年紀大了,愈發喜歡熱鬧,喜歡兒孫繞膝,孫兒哪有孫媳婦那么會體貼人?再說,這兩年宮里的慶典也少了許多,見到淑女的機會自然也少了。”

  朱翊鈞神色復雜,若有所思的盯著皇后看了老半天,末了打鼻子里哼出一聲:“嗯…朕知道了。”

  王皇后見目的達到,無意久留,便起身告退回了后殿。

  十一月二十七日,

  朱翊鈞傳諭禮部:朕惟冊立分封東宮及親王,乃祖訓大典。嫡庶長幼一定,自有秩序。緣因皇長子稟質清弱……故不得已緩少俟耳,非有別意。昨者,大行皇妣之服已滿,雖無三殿,其二宮不日落成。皇長子齡已過期,體已充足耳。該部便具選婚舊儀來看。其冊立并加冠禮,少俟一宮落成之日行。朕又思皇三子、皇五子、皇六子、皇七子,俱已長成,若再少待,恐又費一番事,不若亦于二宮完日,一并加冠分封……

  禮部接到圣諭,隨即告知了其他官員。沈一貫得知后,不由欣喜,拖了經年的立儲,總算看到了希望。于是又進揭貼談及此事,而且言辭極為婉轉,并按照慣例,撰擬了一道敕諭以進。

  到了十二月十三,皇長子定下選婚,朱翊鈞祭告奉先殿,之后又命內臣于京城內外及里八府刷選淑女。

  消息傳到了景陽宮——如今景陽宮的蕭瑟堪比外廷的三大殿。

  恭妃王氏便居于此。

  “老娘娘…老娘娘…”一侍女打扮的女子從門外奔了進來,又沿著西配殿一路向后殿跑去,這后殿明間開門,當侍女跑到后殿院子里,才敢大聲呼喊。

  恭妃早聽見了,侍女如此放肆,但她只笑了笑,臉上沒有絲毫責怪的意思。

  “老娘娘,奴婢打聽到了!”很快,門簾一掀,一女子一個旋身就進了殿內,然后又象一陣風刮進西邊暖閣。

  王恭妃正坐在榻上,整理著朱常洛的日常用品,“采蓮,打聽到了什么?”她抬頭,笑著問道。

  侍女臉上猶有興奮之色,“娘娘,陛下要給大哥兒選淑女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