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執掌武唐 > 59.第59章 常樂觀
    “七郎哪里的話!”謝太辰陡然一句高聲,不悅道,“君子知恥而后勇,正因為前番敗給了崔挹,所以我才會發奮苦讀鉆研詩文,爭取在中秋雅集上一洗前恥,放心,謝氏的名望,我謝太辰自然會維護。”

    “但是我擔心堂兄你又會令謝氏丟臉。”

    “謝瑾……你……這是什么意思!”謝太辰終于忍不住板起了臉。

    見謝瑾此言似乎令二房之人有些下不了臺,陸三娘想要息事寧人,便出言埋怨道:“七郎啊,在這謝氏之中也只有太辰文才尚佳,參加中秋雅集舍他其誰,你就不要再過多言了。”

    “是,母親。”謝瑾微微一笑,在二房之人有些憤然的眼神中悠哉悠哉地吃起飯來。

    吃罷餔食,陸三娘將謝瑾拉入房中,這才出言埋怨道:“不是讓你少去招惹二房么?為何總是不聽,若非阿娘剛才替你解圍,說不定二房中人便要當場發作。”

    謝瑾有些委屈地說道:“阿娘,我說的可是實話啊!”

    陸三娘好氣又好笑道:“實話傷人,你難道就不懂得婉轉一點么?而且說不定太辰真的能為謝氏增光添彩,拋去其他事不提,這也算作一件好事啊。”

    謝瑾悶悶點頭,沉默不語。

    “對了,”陸三娘似乎想起了什么,笑道:“明日阿娘欲到橫望山常樂觀祈福,你也一并前去吧。”

    謝瑾心知陸三娘每隔數月便會前去佛廟道觀為阿爺祈福,點頭笑道:“好,那我明日就早一些起來。”

    陸三娘微笑頷首,嘴角微翹卻是忍不住笑了。

    ※

    橫望山位于江寧西南,乃是江東一帶久負盛名的道家圣地,道家圣賢陶弘景、葛洪都曾煉丹修道隱居于此,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佳話。

    仙山聚仙,因此橫望山上的道觀極多,在佛教極為昌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江東,也算是一處道家寶地。

    道教作為中原大地自然產生的本土宗教,是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在佛教未傳入中土之前,在民間信仰上幾乎是無可替代的。

    不過南北朝時期佛教大為發展,特別是南朝梁武帝以佛法治國,大肆建造寺廟后,道家在民間的影響力便就逐年下降。

    不過幸運的是,突然出現了李唐王朝這個變數,出生鮮卑大野氏的李唐皇室為了粉飾血統高貴,竟厚著臉皮認老子李耳作了祖先。

    李耳乃道教創始人,自然而然李唐王朝也認定道教作為國教,這才與佛教勉勉強強平分天下和睦共處。

    因此而已,在唐朝之時,信仰佛教的多為黔首百姓,而皇室貴胄和高門望族,還是以信仰道教為主,陸三娘盡管也信仰道教,不過病急亂投醫,為了失蹤不歸的謝懷玉,也沒少前去抱一抱佛祖的佛腳。

    橫望山離江寧縣足足有二十來里路程,天剛蒙蒙亮,謝瑾母子便乘坐牛車出發,吱呀慢行直至正午,雄峻挺拔的連綿群山才展現在眼前。

    橫望山山道崎嶇,一級級石階繞山而上不下數千,謝瑾 ,謝瑾精力旺盛走得倒是不累,陸三娘乃嬌滴滴的弱女子,自然須得邊走邊歇,及至登上橫望山來到常樂觀前,日頭早已經明顯偏西了。

    這座常樂觀修建于漢朝光武帝年間,歷史頗為久遠,雄偉高聳的山門當道屹立,上懸“道法自然”四個金光燦燦的大字,進得山門行得十來丈,則是一片開闊的廣場,重殿歇山的殿閣巍巍然壯麗,在夕陽的余暉下,兩尊高大的銅鼎踞于龍尾道兩端,鼎上攜刻著用小篆寫成的《道德經》,古樸森嚴。

    陸三娘已是常樂觀的常客,這些年貢獻的香油錢自然不在少數,迎客道人見她到來,自然熟識,立即上前慈眉善目地單手為禮:“無上天尊,謝氏娘子安好。”

    “道長萬福。”陸三娘也是行得一個揖禮,嫣然笑道,“奴前來貴觀,欲參拜三清天尊祈求夫君平安,還望道長替奴準備一間客房。”

    迎客道人肅然開口道:“娘子誠信問道,實乃精神可嘉,三清天尊一定會聆聽娘子心聲,客房早就已經準備妥當,娘子這邊請。”說罷,伸手作請。

    陸三娘點點頭,拉著正在東張西望的謝瑾,跟隨迎客道人向著里間而去。

    一夜無話,不過道觀的餔食吃起來卻是別有一番滋味,特別是那嫩滑清香的青菜豆腐,讓吃慣了油膩葷食的謝瑾忍不住一陣贊不絕口,竟破天荒地吃了三碗白米飯方才罷休。

    翌日清晨,陸三娘早早前去正殿參拜三清,謝瑾閑來無事,獨自一人出門溜達,不知不覺中穿廊過院走了許久,竟不知到了何處。

    一路行來,倒也遇見了幾個道人,謝瑾上前詢問路徑,不知是對方指點有誤,還是謝瑾本身有些路癡,竟是始終找不到方向,待到穿過一座月門走進一片偌大的庭院,看到一片更為陌生之地,謝瑾這才有些茫茫然了。

    庭院三面臨著陡峭的崖壁,草木叢生古樹虬結,看似從未打理開墾,一條勉強算作山道的小路蜿蜒其中,也不知通向何處。

    正在他裹足不前當兒,突然聽見不遠處傳來一聲嬉笑,有人無不得意地言道:“四面圍定了無出路,哈哈,孔老兒,只怕這局你又是要輸了。”

    一言方落,立即有人冷哼回答道:“還未到最后一刻,老夫仍有一戰之力,裴道子安敢猖狂!還不快快走棋。”

    話音就此落點便了無聲息,謝瑾心里不禁大是奇怪,順著小道循聲走去,想看看究竟是何人躲在其中。

    走得沒幾步,視線霍然開朗,一處臨風的鷹嘴巖上,置著石案石墩,兩顆白花花的頭顱正湊在石案棋枰前手談不休,隱隱有棋子落在案上的啪啪聲傳來。

    這兩位老者看似都已經上了年紀,其中一人道髻道袍,白發白須,腰間掛著一個臟兮兮的酒葫蘆,不修邊幅模樣有些邋遢,看似為云游天下居無定所的方外道人。

    而另一人則為衣著整潔的翩翩文士,穿著一身散淡灑脫的寬袍大袖,發鬢未梳長發散亂披肩,蒼老古樸的臉上盡管滿是皺紋,卻是清瘦矍鑠,其瀟灑之姿恍然如古之太公望。

    見那老年文士的模樣,謝瑾不由微微一怔,暗忖道:是他?他怎么在這里。

    眼前這位老年文士,正是當日在陳夫子家中,對謝瑾有指點之恩的孔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