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們是文官集團 > 089【青島口】
  魏進忠似乎忘了出發,賈艾一直在看天時,但見他們仍在東拉西扯,不免提醒道:“魏爺,咱該走了,別耽誤了時辰,晚了天黑前可到不了下一地。”

  “哦……”魏進忠這才想起來,想了想,于是對徐光啟說:“徐書生,你既然想跟著俺們一起去膠州也行……”

  “多謝魏爺!”徐光啟立馬接過話來,笑瞇瞇道。然后又朝幾人拱手,“再介紹一遍吧,在下徐光啟,字子先,松江府上海縣人士。”

  魏進忠只得止住話,也還了一禮:“俺叫魏進忠,字完吾,宮里人。”

  劉時敏同樣拱手還禮:“在下劉時敏,字若愚。”

  “濟南復成信掌柜。”

  “賈艾。”

  徐光啟望著這幾人,眼中透出好奇,不過他也沒有多嘴問,只是說:“魏爺,這就出發?在下跟在后面就好。”

  魏進忠點點頭,“出發吧。”

  隨后幾人上馬,很快出了驛站上了大路,就往濰縣方向行去。

  青州府到萊州府掖縣大約三百五十里路,但濰縣靠近青州府,只有三分之一的路程,要是騎馬就很快,也就花個半天時間就能到達。

  五人騎馬到了濰縣并未多做停留,補充了一些干糧和水,就又出發向下一目的地,高密。期間經過了坊子,岞山,到達高密。

  這一路又是一百多里地,花去半天時間,到達高密已近半夜。入城時賈艾出示了關防,之后五人順利入城,找到縣衙,投宿在寅賓館。

  休息一晚于第二天又準備出發。高密縣令一大早就聽說了宮里來了人,嚇得一激靈,連忙從床上跳下來,然后迅速更衣,跌跌撞撞地就從后宅往縣衙大門跑去。嘴里還不停埋怨道:“混賬東西,怎的不早點來報!”

  寅賓館在大門左側,土地詞之前,后宅在縣衙最里面,高密縣令這一路動作十分迅捷,跑到一半路程,突然發現身后又多了些人,帶路的是縣丞主簿典史三人,后面又跟著一群胥吏。想來都收到消息了。

  高密縣令氣喘吁吁,也顧不得身后跟了一大幫人,當到了寅賓館,魏進忠他們都上了馬準備出發。

  突然間縣衙里就沖出一大幫人,給他嚇了一跳,定睛一看,原來都穿著官服。

  想也不用想就知是誰,不過魏進忠急著趕路,并不想把時間浪費在寒暄上。他騎在馬上,阻止了高密縣令的進一步動作,說道:“你們無需多禮,俺有要事,就不在此耽擱了。待回頭再來道擾,到時說不定還有事找你們。”

  說罷,也不等他們回話,就命道:“咱們走!”隨后打馬揚鞭,馬蹄奮起,帶出陣陣塵煙,絕塵而去。

  高密縣令當場愣了半天,才回過味來,“他不會就是……”

  “就是,就是!”

  “但他們這是去哪里啊?”

  眾人莫不搖頭,一臉茫然。

  出了高密縣城,重新走上大路,五人快馬加鞭,馬蹄翻飛帶出滾滾黃煙。這還是仲夏時節,可周遭景色卻異常荒蕪,雖然都一晃而過,不曾細看,但一想到持續已久的旱情,心中不免存了些悲涼之感。

  到膠州也就半天路程。

  膠州在膠水河西,以前叫膠西縣,由縣升州,仍轄高密、即墨二縣。城池東南西各有一門,東門迎陽門,南門鎮海門,西門用成門。

  到了城門外,五人在路邊下馬歇息,喝碗茶水,再商量一下是進城還是繼續往麻灣去。

  徐光啟忽然開口說道:“原來你們果然是為了探膠萊運道。”

  魏進忠不由看著他,笑笑道:“書生說的有趣,何以稱果然?不過是來看看而已,并非為了探什么膠萊運河。”

  “嘿嘿,”徐光啟狡黠一笑:“否認?那要不就讓我猜猜,不是為了探膠萊運道,想必是為了……”

  話音拖的老長,幾人都不禁被他吸引過來,看著他,似乎是想聽他往下說。

  徐光啟卻故意賣起了關子:“不過說起這膠萊運道,看似是為了解決海運,因為由麻灣至海倉只有三百多里嘛,完全可以避大洋二千里之險。但是呢,據在下所查閱以往史料來看,并非是人們想象那樣,膠萊運道的幾興幾廢無不跟黃河泛濫相關,而黃河泛濫直接影響的是漕運。”

  王掌柜一聽急問道:“此話怎講?”

  “本朝從萬歷三年起,黃河泛濫愈發頻繁,三年,河決口于豐縣;四年,決口于泗縣,秋天又決口于曹、豐、沛三縣;五年,秦溝淤塞,崔家鎮大決……哎呀太多了,我就不一一舉例。河患頻繁,漕河就淤阻嚴重,所以本朝初,議復開膠萊河以行海運的聲音最多。但當河患輕的時候,幾乎就沒人議了。”

  “現在呢?今年漕河可是淤阻的不輕啊,”王掌柜繼續問道。

  “呵呵,你若問我現在?那我告訴你,無用。就算此時朝中有人提出復開,必遭反對。為何?因為漕河的問題好解決啊,只要避開徐州,直接走臺莊、夏鎮,河患問題基本無虞,也就疏通一條泇河而已,可比復開膠萊運道輕省多了。”

  “膠萊運道又不是我朝才有的,為啥元朝修了后不久就被棄之不用?修這條河太難,而且始終無法解決泥沙問題,嘉靖朝那次復開沒多久,也是這個問題再次被廢棄。縮短行程又能怎樣?不能用啊。”

  “那……照你意思,海運就沒法開了?”王掌柜忍不住又問道。

  徐光啟哈哈一笑:“你們不會是為了開海運而來這里的吧?”

  劉時敏接過話,大大方方承認道:“是又怎樣?不如你說說你的高見?”

  “你要問我,我自然贊成。別忘我家鄉可是松江府,盛產天下最好的棉布,只要布能多多的賣到北方,飛我都愿意,何況海運。”

  “哼,胡說八道了你!還飛呢。”劉時敏撇了撇嘴。

  “雖然我不知道你們的目的……這么說吧,假如一條船走海運,從安東衛算起,那么會過石臼所、夏河所、靈山所,到膠州瞭頭營,又至麻灣三口,這一路循海壖而行,共二百八十里。但是呢,麻灣海口處有各種小島,石砑林立,會阻礙船只進麻灣入膠萊河。當初元人為了避開石砑,故放洋走成山正東,逾登抵萊,然后再出直沽。”

  “哦,原來是這樣才會舍近求遠的?”劉時敏點點頭,覺得長見識了。

  “所以后來才開鑿了馬濠運河,馬濠這地方挺特殊,北麓就麻灣,南麓是連大洋的唐島灣,打通的話船就能直接進麻灣。嘉靖十六年開鑿,用了三個月就鑿通了馬濠。”

  “那現在這條河還在嗎?”

  徐光啟搖搖頭:““廢了,膠萊運道一堵,這條河就沒用了。”

  許久不出聲的魏進忠抬頭看了看天時,忽然說道:“即這樣,反正天色尚早,不如就去這馬濠看看,諸位意見怎樣?”

  “好啊,我沒意見,”徐光啟先出聲同意。

  “好,那就去看看吧。”

  都一致贊同,五人隨后起身去牽馬,補充了一些吃食飲水,又向當地人問清了道路,然后上馬,打西門進,南門出。一出南門,就往薛島方向駛去。

  鄉間的道路不及官路好,只是往來的人少沒有阻礙,出了膠州城走的新莊、楊河涯、王臺、泥溝泊一線,到小珠山,小珠山再下去便是靈山衛。

  路上花了一些時間,好在順利,五人抵達小珠山時,天色依然亮著,但已近傍晚。魏進忠尋思,回去恐是來不及,不過這山腳倒是有座寺廟可以落腳。

  于是五人進了寺廟,找到主持說明來意,又給了些銀兩,很快就得了五間齋房,各自安頓。

  等安頓好了再出來,天色已經完全黑掉。寺廟外倒挺熱鬧,不過他們可沒心思亂逛,只找了間食鋪填肚子。待酒足飯飽,這才慢悠悠回了寺廟歇息。

  翌日,又早早起來,收拾妥當,把行囊馬匹都暫時留在廟里,然后五個人一身輕松的去爬山。

  這小珠山山勢聳立,雄峙海濱,登高望遠,方圓數百里正好一覽無余。

  徐光啟也是頭一次登此地觀膠州灣口,他一臉躍躍欲試,伸手指著前方道:“看東南方!那里很長一溜的就是薛島,后方的灣就是唐島灣,曾經馬濠運河的南口。”

  魏進忠順著手指望去,前方水天一色,海中果然有島,像是一片海上仙山。

  “再往北,就是麻灣,馬濠運河北口。過去海船就從靈山灣過來,通過馬濠運河進入麻灣,然后到膠萊河口。”

  魏進忠眼力極好,先觀察了一圈,然后又盯著灣口處,發現對岸似乎還有一片島嶼。

  他又問道:“灣口那邊是哪里?”

  徐光啟也朝哪邊望去,想了想了,似乎并不確定,“應該是青島口吧?”

  “青島口?”魏進忠重復了一遍,又問:“那邊歸哪個縣管啊?”

  “即墨吧,”徐光啟說道,“記得《地方事宜海防》一書上有提過,說那是中國東界,望之了無津涯,唯島嶼羅峙其間。”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